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身处在这样时时刻刻有人想害自己的环境中,按理来说,慕容垂要么满心愤懑,要么惶惶不可终日,把自己憋得英年早逝才对,但这个人没有,正如他老爸下的评语,这个人的优点就是豁达。

凭借这份豁达,慕容垂在前半生都被不断打压的情况下,依然过得好好的,而且还将继续健健康康的活下去,活得比可足浑氏还要久得多。而中国的命运,也因为他的长寿,拐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只是,单单活得好,并是他想要的。

这一年,他已经四十三岁了。

青春早已经逝去,曾经燃烧的雄心壮志已经被皇帝一家压灭成了灰烬,而且压在头上的巨手丝毫看不到松动的迹象,这一生,已经一眼看得到头,只能以一个闲散的王爷身份走到头了。

直到桓温的大军逼到邺城之外,小皇帝慕容暐和权臣慕容评在手忙脚乱的准备逃回东北老家,慕容垂已经僵化干枯的心思,才再一次活络起来。

机会!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只要我能力挽狂澜,我就仍然有站起来的可能。

而且抛却个人利益,燕国是慕容垂的母国,他也无法看着国家衰亡。燕军统帅一个接一个的被桓温打回来,要是拦不住晋人,大燕就只有亡国了。

于是,在举国上下一片惶恐的时候,慕容垂站了出来,向皇帝侄儿请命,而且一番自荐的话说得非常有意思:

“臣请求去阻击晋军,如果打不过,陛下再走也不迟。”

非常卑微,口气非常低调,为皇帝考虑得非常到位。

这是一个小心翼翼的臣子所说出来的话,而完全不是一代枭雄的口气。

多年的雪藏和打压之后,慕容垂的一腔锐气也已经不剩什么了,从这番话里也能看得出来,他的姿态很低,完全就是一幅卑躬屈膝、逆来顺受的样子,恐怕任谁也不会想到,这个脊梁已经被压弯的中年人,后来竟然会干出这么大的事。

慕容暐立刻就同意了。

不同意还能怎么办,整个燕国的将领已经被打破了胆,难得有一个敢主动站出来上前线的,虽然这个叔叔一向被皇太后所顾忌,但在这种时候,行不行也只能是他了。

于是,慕容暐命他率军五万,到前线去抵御桓温。慕容垂也没有客气,点名要了一大堆人,有左长史申胤、黄门侍郎封孚等等。

全是文官。

这很是解释不过去,战场是武人的天地,带一群文官上阵,得额外派人保护他们,还免不了要忍受这些外行的指指点点,慕容垂这么做,似乎没有丝毫道理。

其实非常有道理,他要这些人,根本就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让皇帝侄子宽心。

这五万大军,都是燕国的精锐,在把这样一支力量交到一个受压了几十年的人手里,万一他起了一点歪心怎么办?

所以慕容垂带上了大批的文官,自己给自己安上掣肘,目的就是为了让皇帝安心:我没有把这支军队握在自己手里的想法,有这些监军在,他们随时可以帮你监视我。

谨小慎微到这种程度,真的很难想像,前面几十年,慕容垂都受过二哥二嫂和侄子怎样的教育,才会自觉的把自己从一头雄狮变成一只温顺的猫咪。

当然,光带文官是不行的,文官打不了仗,还得带上一些真正的将才。

慕容垂选中了自己的亲弟弟,慕容德。

在此之前,慕容德表现得很有几分智谋,在朝堂上发表过很多极富远见的意见,但从未领过军。不过慕容垂相信这个弟弟,认为他不是光能动嘴,而是有真材实料的。

所以只有英雄才能识英雄,慕容垂非常有眼光,一眼就挑中了未来的一代开国皇帝。

慕容暐虽然年纪小,也知道“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珍贵道理,在同意慕容垂领军的同时,也上了另外一重保险:派使者向前秦求救,并且下了血本,许诺只要苻坚出兵,就割让虎牢关以西给他。

只是两国相隔千里,交通又不方便,使者一来一回,再加上前秦君臣的扯皮拉筋时间,这声救命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收到回应,眼下还得靠自己挡住晋军,起码要撑到前秦来救为止吧。

这是慕容暐的期望值,他对叔叔的想法,也仅仅只是希望这个不怕死的蔫吧男能够稍微挡一下桓温,让晋军没那么快推进过来,好给秦人来救腾出点时间。

不过,现实跟他的期望略微有一点偏差。

他确实得救了,不过救命的不是他一直念叨的前秦,而是这个温和得看起来像条老狗的叔叔。

慕容垂的表现,远远超出所有人的预料,从他一上任起,燕军忽然就变了。

在桓温看来,原本一打就变成没头苍蝇一样乱逃的敌人,突然变得敢战了。人还是那些人,只是他们不再一受挫就跑,而是敢和自己多来上几轮。

这个变化很要命。要知道,鲜卑人之勇,可是天下闻名的,早几十年,鲜卑人还在四处打工的时候,哪个中原军阀手里有一支鲜卑雇佣军,那是可以横着走的,西晋末年的幽州刺史王浚,就凭借手里的鲜卑外援,打败天下无敌手,甚至还动过自立的念头。

现在,因为上层的腐败,鲜卑人的战斗力下降得非常明显,但一旦有了个靠谱的领导,他们骨子里的彪悍立刻就激发了出来。只要他们不是遇挫就退,而是敢多扛一会儿,对面的敌人就会知道,西晋末年为什么会“得鲜卑骑兵者得天下”。

晋军原本顺畅的攻势突然被止住,自从北伐以来,原本是每战皆胜的,但忽然间就一连打了两场败仗:

投降的燕将段思,被生擒活捉了;

大将李述,兵败人亡。

晋军原本高昂的士气,因为这两仗,迅速塌了下去。

不过桓温顾不上士气问题了,因为慕容垂的出现,现在有一个更要命的因素横在了他面前,他必须马上搞定这个,否则的话,他就得全军覆没了!

五胡灾:汉民族为什么可以躲过这次灭绝之乱》小说在线阅读_第11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胡不归0304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五胡灾:汉民族为什么可以躲过这次灭绝之乱第11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