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五
这一年初夏,一个不起眼的骑士从东边而来,给苻坚和王猛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喜讯:
慕容恪死了!
当年人才济济、势不可挡的鲜卑慕容家,仿佛在短短十几年里,就用光了家族积攒下来的全部人杰,现在已经是名将凋零,就靠慕容恪一个人撑着局面了。另外一个才能不弱于他的慕容垂,已经年过四十,这一生却为两代燕皇所忌,从来没有得到过施展的机会。
眼下,唯一的擎天柱慕容恪也死了。
早就做好了准备工作的苻坚和王猛,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他们第一时间派出了已经暗地里投诚的一个匈奴小部落,假借进贡之名,去燕国摸个底。
结果喜人,侦察队回来报告,慕容恪死后,燕国朝纲混乱,很好打。
那就打吧。
古时候打仗,讲究师出有名,趁敌人国丧之际讨伐,虽然很爽,但有损仁义的名声,要出兵的话,怎么也得有一个说得过去的名义。苻坚和王猛为这个名义很是头疼了一阵,一直到了九月,他们才终于不用为这件事烦心了。
因为有更大的烦心事来了。
这个麻烦可以说是苻坚自己种下的因果,一年前他去北方巡视诸胡族的时候,先帝苻生的弟弟起兵造反,进攻长安,被苻坚母亲的表哥兼男朋友李威镇压住了,砍了他的脑袋。
当时,苻坚的亲弟弟苻双、苻生最小的弟弟苻柳也在这件事里留下了不干净的影子,只要苻坚愿意,他可以马上借题发飙,除掉这两个隐患。
可是,苻坚不愿意,他这一生,确实是不分时候的宽仁。
他假装不知道,就让这两个不成器的弟弟滑了过去。
但是,这两个人并没有为捡回了一条命而感到满意,作为苻氏一族的子孙,他们拥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不达目的,永远誓不罢休。
他们又反了,而且这次闹了个大的,联合了另外两个宗室:苻廋和苻武,四面开花,共同起兵作乱。
历史并没有记载他们造反的动机是什么,每次涉及到苻坚皇位合法性的时候,历史就会打个哈哈。
苻柳起兵还好理解,他是苻健一系的血脉,造反的目的可以说是夺回自家的大位,但苻双是苻坚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为什么要这么至死不渝的反对自己的亲哥哥,反了一次不行还来第二次,就很难让人想得通了。
掺和到这件事里,就算成功了,上位的也是苻柳,苻双不可能得到比现在更尊贵的地位了。
苻坚必定是有一些把同族人得罪惨了的举动,被史官们曲笔所隐去了的。
这些反叛的宗室们,自身力量并不强大,第二年就被全数剿灭了。但是,他们给苻坚留下了一笔让他心心念念的遗产:
一个名正言顺讨伐燕国的理由。
占据陕城反叛的苻廋知道自己肯定赢不了,所以在平叛军到来之前,试图给自己引入一个外援,于是投降了燕国,请求燕国派兵救他。
陕城是如今三门峡的陕县,位于关外进入关中的咽喉要道,如果被燕兵占据,慕容氏就可以畅通无阻的直入关中,前秦得有亡国之祸了。
所以苻坚大为恐慌,在西边的华阴派驻了重兵把守,防备可能乘虚而入的燕军。他见识过慕容恪的眼光和手段,只要燕军还保持着慕容恪时期的战斗力,他认为自己马上就得面临生死存亡。
不过,慕容恪死的时候,也带走了燕国的精气神。
苻坚一直等到彻底平定四公之乱,也没看到一个燕人进据陕城。
此时把持燕国朝政的慕容评,也是一个十分可怕的人物,不过他的可怕之处主要是向国内百姓展示的,对外则没什么威慑力:他的破坏力主要在于“贪”,把国家的民户和土地强占为私人所有,在他的带领下,国家的户口数竟然少于权贵名下的私户数。
一个蛀虫,是不会想着开疆拓土的,它想的只是怎么蛀空存身的大树。
所以,在接到苻廋的降表之后,慕容评十分大度的表示不要这笔横财,只想保全国境就够了,平定秦国不是他的事情。
但是苻坚拒绝理解他释放过来的这份善意。
这是一个多好的借口啊,我国中内乱的时候,你参与了,虽然没有正式出兵,但你接了叛军的降表,那我就要打你。
不过,苻坚这次没能出手,因为有一个更加心急的比他还快。
破鼓万人捶,桓温听说慕容恪死了,而掌权的慕容评胸无大志,根本不在他的视线之内,于是再次北伐,试图捞取一份功业回来。
这已经是桓温的第三次北伐了,这个人很专一,出兵从来都不是为了民族大义,而是为了政治斗争,每一次都是。
第一次北伐,他是为了斗倒对手殷浩,巩固权力。所以在功成之际,却出于养贼自重的考虑,放过了即将被消灭的前秦,结果养贼养出了一头巨型猛兽;
第二次北伐倒是取得不小的战果,他一路打到了洛阳,收复了大片失地。然后,他的权力欲再次发作,上书要求朝廷迁都回洛阳。这个举动当然不是为了弘扬民族气节,朝廷迁到洛阳,就是落进了他的掌控之中。北方四面环敌,洛阳根本就不是适当作首都的地方,当然被晋廷拒绝了。
现在是第三次。
这一次,他的志向更加宏大了。
他想篡位。
现在慕容恪已经死了,北方唯一令他忌惮的人物已经不存在。桓温精于权谋,也气吞天下,他认为只要慕容恪不在,整个北方他就可以横着打滚,这么好的机会,当然要伐一下。
而且这种事情收益奇高,只要北伐成功,他的权势将会更上一层楼,到时候回国,就有了改天换地的底气。
事实上,这个枭雄早就有了这种志向,他曾经跟亲信聊天,聊嗨了以后就情难自控,大吐心声:
“老夫现在碌碌无为,等死了以后,一定要被司马昭、司马师笑话!”
司马昭、司马师最大的成就,就是篡了曹家的天下。
桓温以他们两个自比,心里想什么就很明显了。
所以,奸雄再一次为了他的权力,发动了第三轮北伐。
同时,也借这一次机会扳掉朝中的异己分子,争斗从来不只在战场上,刀兵既可以对外敌,也是除掉内敌最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