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四
苻坚能统一整个中国北方,建立不世功业,他自己的仁厚要占七分功劳。
在此前的五胡中,统治者大多表现得像是进化不完全的野人,刘渊、刘聪、刘曜、石勒等人年轻时浸润过汉文化,还懂得几分以仁治国的道理,时不时会发布一些劝农、治学的政策,但更多的时候是展现自己不管不顾的野蛮气质,想杀人就杀,想打仗就打,崇尚血火,想干就干,很少为别人考虑个一星半点的。
而在他们之后的胡人统治者,像野兽比像人更多一点。
但苻坚不一样,他温和得不像是一个胡人,对内一点也不暴虐,知道让民众休养生息,对外也经常宽恕敌人,对征服的敌人通常都提供很好的待遇,即使有人降而复叛,他也一次次的戴上原谅帽。
这在人人近乎禽兽的五胡时代,异常的显眼,也会吸引各方势力来投。前秦能建立伟业,苻坚的博大胸怀占七分,这已经是往少了说的了。
剩下的九十三分,主要是因为他得到了一个人。
此时的天下第一谋士,王猛。
在桓温那里试探出东晋朝廷的志向微小、只知道窝里斗之后,王猛选择了投奔前秦,作为自己实施一生志向的平台,而具体的投奔对象,就是苻坚。
苻坚给了他一个县令的官职,派他治理长安城外不远的始平县。
然后,苻坚就收到了始平县官吏的集体上书,说王猛暴虐无比,在始平实行严刑峻法,还当众活活鞭死一个下属,弄到当地民不潦生,大家都快活不下去了。
苻坚非常失望。
但是,他印象中的王猛,并不是一个只知道残暴御众的人,苻坚还是决定,再给王猛一次机会。
他命人将王猛逮捕回长安,亲自审问他,为什么不以德化治理地方,而要杀这么多人。
他很惊异的发现,虽然被指认成一个酷吏,但王猛没有丝毫的悔改之意,反而还表示,自己做得还不够:
“治安定之邦才用礼教,治混乱之邦只有用法律。”
接下来,王猛给苻坚详细讲述了他在始平县的每一条政策。
当地有许多跟着苻健从枋头过来的氐人,他们仗着自己氐人的身份,玩得异常的野,横行不法,抢劫偷盗,怎么开心怎么来。为了让这些人充分的感受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王猛制定了严苛的法律,来帮助他们收敛自己的言行,还为他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就是那个被他鞭死的下属,此人是当地一个有名的奸吏,树大根深,作恶多端,有了他的牺牲,当地的豪强们都老老实实的遵守国家律法了。
苻坚大为折服,立即把王猛从地方调回中央,升任尚书左丞、京兆尹。
在这个任上,王猛展示了自己无愧于这个名字,确实是奇猛无比,他治理长安的最大绝招就是一个字:杀。
他上任后的第一棒,就打向了著名外戚、强氏家族的强德。
强德名不符实,名字里虽然有个德字,但非常擅长抢男霸女、劫人财产这些无德的事。不过他是开国皇帝苻健的小舅子,论辈份是国舅爷,所以在长安城内当了很多年快乐的二世祖,没人敢动他。
王猛就敢。
他不仅敢,而且还快。
他一上任就收捕了强德,一抓人就马上砍头,等苻坚在强太后的哭诉下派使者持赦书赶来捞人时,强德的尸体已经挂在大街上任人观赏了。
但这还只是开始。
紧接着,王猛又和暴脾气的御史中丞邓羌搭成了班子,全面彻查长安城内的不法权贵,一口气杀了二十多个横行霸道的公卿。
长安城瞬间就干净了,干净到苻坚大为感叹:“我才知道天下是有法的。”
在此之前,胡人治国非常粗糙,往往给自己族人一堆的特权,让族人把国内搞得乌烟瘴气,而王猛则给前秦带来了汉人先进的治理技术,让前奏真正成了一个有气象的大国。
这也是苻坚所要的东西,他的志向不只是在关中这一陇地,而是在整个天下。而要有得到天下的实力,他就得让前秦强盛起来。
所以,他豁出一切的支持王猛,甚至为此大杀权贵也在所不惜。
姑臧侯樊世,是氐族豪强,资历非常雄厚,是辅佐苻健平定关中的那一批老臣。王猛的改革,动的是宗亲勋旧的利益,自然会让他们不满,而樊世这样又有胆、又有权、就是没有花哨肠子的老功臣,他不只敢在心里不满,他还敢在嘴上喊出来。
老人家表达自己愤怒的方式非常直率,他直接上门痛骂王猛:“老子耕的田,你端起碗来就吃吗?”
跟后世著名的“崽卖爷田不心疼”是一个意思。
王猛毫不退让:“哪能呢,我不只让你耕田,我还得让你帮我把饭做好。”
王猛的一生,就是这么战天斗地,遇强则强。
利益和尊严双重受损的樊世当场发出此生的最强音:“要是不能把你的脑袋砍下来挂在长安城门上,我就不活了!”
他成功的实现了自己的誓言。
他上朝议事,和王猛激烈的攻讦,说到激动处,甚至挽起袖子,准备动手跟王猛肉搏。苻坚毫不犹豫的当场命令砍了他。
群臣从此再不敢阻挡王猛。
来自皇帝的支持,让王猛无往而不利,一年内升官五次,权倾朝野。
前秦的起飞正式开始。
王猛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好权而不弄权,他把持权力的动机,在于他想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士人理想。因此,得到权力并不是他政治生涯的目标,这只是他的手段,接下来,他才将真正的开始施展自己的抱负。
他建立了全新的人才选拔制度。此时晋朝实行的仍然是九品中正制,士族垄断了政权,只要生得对,傻子能上位。而北方的胡族则只看军功,只要能砍人,就是大人才,两者都畸形无比。
王猛则建立了正常的选才机制,规定地方官必须举荐人才到中央,考核合格者授官职,考核不合格的话,举荐人也要跟着连坐受罚,以此来保证人才的源源不绝。
他努力发展生产,征调了富豪之家的三万仆人开凿泾水,浇灌关中的土地,而且开出优越的条件,招募流民,增加劳动力,前秦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
他废除了胡汉分治之法,要求诸族杂居,互相融合。匈奴人投降了前秦,边将贾雍对匈奴小娘子和草原牛羊异常眼馋,派兵大抢了一把。这是五胡时期的通行做法,但王猛并不认同,力劝苻坚罢了贾雍的官,把他赶回去做平头老百姓。
这些来自汉人千锤百炼的治国智慧,在混乱的北方堪称核武器,不到十年,前秦就成了北方一等一的强国。
北方的匈奴刘氏部、乌桓独孤部、鲜卑没奕干部和拓跋部的代国先后投降了。
西边的前凉张氏政权倒是不肯降,他们只认东晋为正统,但国家太小,当前秦内乱之时,前凉还可以苟且偷生,现在前秦越来越生猛,也不会允许身边还存在这么一个不听话的小弟。
376年,苻坚拿出大手笔,派兵十三万伐凉,一帆风顺的成功了,前凉国主张天锡投降,凉灭。
只剩东边的燕国和南边的晋国了。
不过,惊喜总是存在的。
就在苻坚和王猛想办法找由头伐燕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敌人冒了出来。
这次的敌人生于内部,从法理上来说,比燕国要凶险得多了。伐燕失败了就失败了,以前秦现在的国力,一次出兵失败的成本根本就是小意思。但面对这个内部的敌人,只要失败一次,皇位就得换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