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九十九

关中强国前秦,也算是中原一大bug,在强力暴君石虎的眼皮底下,没被敲打成碎块不说,居然还就这么越做越大。

此时前秦已经是第三代统治者了,初代目苻洪,原本是个不起眼的胡人首领,在石虎手下被呼来喝去。石虎疑心重,给中原各个非羯族势力大搬家,让他们远远的离开自己的生根之地,苻洪被迁移到了枋头,他乐呵呵的就去了。

谁也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对什么事情都没意见的胡人,心中藏着日月江河。

只不过,石虎就是一块遮天蔽日的浓重阴云。

石虎在世之时,苻洪没有什么作为,除了带着本族的战士为石虎打仗之外,一直非常的乖巧。

直到石虎死后,苻洪的野心才得以不加掩饰的释放出来,打出的一连串组合拳令人眼花缭乱,力道之猛,尺度之大,和他之前的安份人设完全不一样,简直要让他怀疑他脑壳底下是不是换了一团脑浆子。

他立即两面下注,一面继续向后赵称臣的同时,一面谴使向东晋投降,拿到了东晋的官爵—这个看起来没毛用,东晋除了虚名,给不了他任何实际的好处,但其实这东西非常不得了,在人心思晋的北方,他有了晋廷赐予的正式身份,就有了凝聚人心的工具。

他毫不犹豫的给自己改了姓,从“蒲洪”到“苻洪”,而且命令子子孙孙不得再改回来。原因并不是认了干爹,而是在中原流传的一条谶语:草付为王,草付,合起来就是个苻字,充分表达了他想当皇帝的纯朴愿望。

他开始抓住一切可能扩充自己的力量,大量收容流民,这种东西非常多,中原战乱,百姓流离,到处都有大大小小的流民团体四处流浪。一般的势力都会对流民极其的防范,因为他们什么都没有了,也就什么都干得出来,破坏力极强。但苻洪就敢收留他们—只要能变强,他不择手段。

他还收容后赵的降将,从老东家的身上挖肉,不择手段的扩充自己的势力。不过有些是真自己来降的,有些就是他创造条件让对方来降的—也就是打降的。

生活常识告诉我们,乱吃东西会伤胃,而乱侵吞各方势力,也是会没命的。

他接收的一个降将,要了他的命。

麻秋,石虎的心腹大将,本领非凡,曾经有资格代表后赵跟慕容恪在战场上交手,虽然被砍到稀里哗啦,但石虎能派他出战鲜卑人,也可以说明他的能力了。

这样一员顶级大将,苻洪在他回师都城的时候暗算了他,但并没有拧下他的脑袋,而是继续让他做将军,想以自己的王霸之气招降一个人才。

他失败了。

并不是他的霸气值不够,而是麻秋跟他一样,并不打算寄人篱下,他想把苻洪的兵变成自己的。

麻秋打败苻洪的方式很离奇,并不是用的刀兵,而是用的一杯毒酒。

他设宴请苻洪吃饭,而苻洪为了展示自己的胸襟气度,更好的让麻秋心服,于是毫不犹豫的就去了,去了就毫不犹豫的喝了,喝了就毫不犹豫的死了。

蒸蒸日上的枋头氐人政权,遇到了诞生以来的第一次危机。

乱世没有弱者的生存空间,一旦显示出丝毫的软弱,周围的势力必定会一拥而上,将苻氏集团咬死、撕碎、吞进肚子里,这是乱世的通行法则。

不过,苻氏集团没死,而是更加凶残的吞噬周围的其它势力,原因在于,苻洪的继承人,是一个比前任更猛的强者。

苻健,苻洪的第三个儿子,无可争议的继承了父亲的宝座。之所以能够继位的这么顺利,主要是石虎的帮忙:石虎也一直在防范苻洪,为了帮苻洪一门心思的为后赵工作,少一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来分心,所以石虎找机会把他的儿子杀得七七八八,而苻健之所以能活下来,主要是因为他会做人,深得石虎父子的喜爱。

可惜苻健登上皇位之后,就把这个救了自己一命的优良品质给抛弃了。

苻洪开创了氐人政权,而苻健则更加生猛,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氐人政权从小小的枋头发展到了整个关中。

继位之初,苻健通过一系列的战略欺骗和战术准备,麻痹了窃据长安的后赵将领杜洪,然后和自己的侄子苻菁、以及硕果仅存的弟弟苻雄一起,兵分三路,向关中进军—这两个苻家人也非常了不起,后来一个试图夺苻健的江山,一个则真的夺下了苻健的江山,不过所用的武器不是军队,而是自己的肚子。

老谋深算的苻洪所留下的晋廷官爵起了大作用,出兵之后,苻健打起晋朝的旗号,很快就无惊无险的赶走了杜洪,拿下了庞大的关中地区。

然后,苻健正式称帝,建立前秦,实现了父亲苻洪一生念念不忘的志愿。

既然当了皇帝,就要立太子,继承人是国本,不能大意。苻健的太子人选原本很明确,是他的儿子苻苌,不过这时候,千里之外的南方有个人做了个决定,这个决定让前秦的太子人选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这个人叫桓温,此时是东晋第一权臣,而他所做的决定,是北伐中原,目标就是新生的前秦帝国。

这种国家级别的战争面前,没有太多的商量空间,只有在战场上分出实际的高下了。于是,苻健尽起全国之兵,派太子苻苌率领,前去应战。

苻健自己也是一代名将,面对汹汹而来的晋军,亲自上阵才是最保险的,可以保证指挥的运转如意,无人敢不听从。不过五胡的皇帝们,大多在称帝之前都英勇善战,但只要一坐上那个位子,就开始枯坐深宫养育威严,很少再上战场了,除了刘曜和冉闵两个特例。

已经是皇帝之尊的苻健顺应潮流,没有亲自出马,这样也可以给太子留下建功立业的机会,胡人性子野,没有足够的军功,是震慑不住军队里的老兵油子的。

于是,太子苻苌率领着苻雄、苻菁等一众立下过赫赫战功的老将,前去抵御桓温,他们要让柔弱的晋人知道,汉人步兵只能凭借长江天险躲在安稳的南方,而在一马平川的北方平原地带,只有他们这样雄健的胡族骑兵才能生存。

打输了。

晋军仍然是以步兵和水军为主,在北方的山地和平原环境中,对骑兵有天然的劣势。但这次不一样的是,所来的晋军特别的生猛。

桓温多年盘踞荆州,已经将荆州经营成铁板一块。而荆州的特点,就是富裕—这里的富裕不是指钱多,论钱多不过淮扬,荆州多的是粮。

江汉平原一带,土肥水美的程度令人发指,在地上随便掏个坑就会慢慢泛出地下水,丢颗种子不用管,它自己就能生根发芽结果。而且荆州远离战乱的北方,这样的环境,决定了荆州的粮食多到吃不完。

生逢乱世,只要有粮,就不愁没兵。

桓温就以荆州的粮食,招募训练了一支顶级强军,并在八年之前,以这支军队平定了蜀地的成汉政权—蜀中的地势之险要,简直令人绝望,而桓温伐蜀因为并没有得到朝廷的支持,所以只带了七千荆州兵。这七千兵马,就把这件大事干成了。

此时在伐秦战场上,荆州兵再次大显神威,当者披靡,屡屡击溃前秦,一直前进到长安城外二三十里地的灞上,桓温才下令停了下来。

建国才三年的前秦,一脸衰相,看起来亡国在即。

但这个时候,桓温却不往前打了。

往前一步就能拿下长安,收复关中地带,建立不世奇功,但桓温就是固执而沉默的停在了这里,宣布要就地收麦,补充军粮,所以就此屯兵。

当地的百姓半个世纪不见王师,人心仍然向晋,纷纷牵牛提酒前来劳军。苻健顶着晋朝的旗号行独立建国之事,也能得到百姓的支持,更何况桓温是正品行货。

按理来说,有了当地百姓的支持,后勤就不是问题了,但桓温仍然不肯动。

往前提兵二十里,他就能收复河山,立下的功勋足以让整个民族供奉万年,可他就是呆呆的停在长安城外,呆到让城内拼命想办法的苻健都莫名其妙。

不过,还是有人知道桓温想干什么的。

晋军屯兵灞上一个月后,一个脏兮兮的年轻乞丐走进了桓温的军营,他懂桓温的想法,并为之十分不屑,这次来就是想看看,能不能改变他的这个想法。

五胡灾:汉民族为什么可以躲过这次灭绝之乱》小说在线阅读_第10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胡不归0304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五胡灾:汉民族为什么可以躲过这次灭绝之乱第10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