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六
从打败冉闵、进军中原以来,燕国的发展,顺利到不可思议。
塞北不听话的敕勒族,被燕军杀到几乎绝种,匈奴族畏于燕军的声势,主动来降;
黄河以南的东晋汝、颍、谯、沛各郡,相继被燕军攻克,从此黄河不再成为天险,燕国对于东晋,有了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优势;
和前秦之间的模糊地带,原本存在着大量首鼠两端的势力,既臣服于秦,也对燕国上贡。慕容儁征、抚并用,几套连环拳打下来,十万余户胡人、三百多处堡垒从此归于燕国治下。
形势不是小好,不是大好,而是非常好。
慕容儁此时才四十多岁,正是野心和欲望最为膨胀的时候,一连串的开疆拓土刺激得他夜不能寐,他决定一次性搞定东晋和前秦,统一整个天下,不把这个历史问题遗留给下一代。
于是,他宣布了一条庞大到堪称丧心病狂的征兵计划:
他命令治下各个州郡,核查境内的成年男人数量,打算每户只留一个,其它全部征发到军队里。
以当年石虎的残暴,也是实行的三丁抽二、五丁抽三,从来没有人想过像慕容儁做得这么绝,他是要一次性全部抽光。通过这套灭绝式的征兵法,他计划集满150万步卒,用这种史无前例的数量来堆死前秦和东晋。
心急如焚的他,迫不及待的要得到这支大军,因此又下令,各州郡加快速度,明年春天他就要看到军队。
他下命令的时候,已经是十二月了,两三个月之内就要集齐150万军队,这种动员能力,要到工业革命之后,人类才能具备了。但慕容儁以磅礴的帝王霸气,他想提前一千多年就实现这一目标。
如果他真这么干了,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燕国估计等不到出兵的那一天,立刻就会崩溃。因为这违反了自然界的基本原理,人是要吃饭的,你把干活的人都征走了,没人生产粮食,难道喝着西北风帮你打仗吗?
当然,他不懂经济,还是有人懂的,武邑人刘贵上书,说这种征兵方法不符合古例,而且现在连年战乱,民力衰败,这么征下去,就算军队齐全了,也非常有可能一仗都打不了,就得土崩瓦解。
慕容儁只莽,他并不蠢,道理一说就懂,他知道这个上书的人说得有道理,天下不能不征服,但也不能先把自己就搞崩溃了,于是修订了命令,改为五丁抽三,。这种抽丁的比例,之前有许多人实践过,虽然大部分都没有好下场,但不至于在抽丁阶段就把国家抽散,算是有古例了。
为了展示下帝王的仁爱之心,慕容儁把大军到位的时间也改到来年冬天,多给了国民一年的准备时间,虽然他要让自己的雄心壮志再多煎熬一年,但为了国家,他是愿意忍受这份痛苦的。
不过,上天显然不愿意让他如此煎熬,很快就帮他解除了痛苦。
第二年正月,慕容儁在邺城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看着校场里满满当当的精兵锐卒,他雄心万丈,当场承诺,今年不会等到冬天,马上就会派他们去进攻东晋,让将士们都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然后,他就病了。
这场病来得汹涌澎湃,从发病开始,不到一个月,他突然就命在旦夕,眼看着活不了几天了。
太过嚣张的人,连老天都看不下去。
还有太多的地方没有征服,虽然有万般的不甘心,但慕容儁也只能打起精神,料理自己的后事了。
他病倒得太快,给自己的国家留下了太多的隐患,一旦他身死,只怕谈不到进攻敌人,国内立刻就会开始内乱。
因为,太子太小,而慕容恪太强。
慕容儁原本有个成年的太子,而且非常受他喜欢,不过十分不幸,这个太子在四年前就已经病死了,慕容儁每每想到这个早夭的长子,都是要流一泡眼泪以示哀伤的。
现在的太子是顶班上来的,叫慕容暐,这时候才十岁,刚刚换下开裆裤没几天。
而此时的慕容恪,年纪三十九岁,一向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燕国这几年急速扩张的版图,有一大半是他打下来的,而且他拥有体恤士卒的好名声,在军队当中声望非常高。
高到让人害怕。
石虎死的时候,他继位的儿子也是十岁吧。然后曾经统一了北方的后赵就亡了。
当年的棘城之战,慕容儁还不到二十,他是亲眼见过石虎的军威的,数十万后赵大军铺天盖地而来,占满了视野里的一切,看上去完全不可阻挡。
但石虎死后,几乎是在瞬间,权臣们就开始对他的幼帝下手了。再接着,就是强大的后赵突然开始衰落,直至灭亡。
现在,慕容儁遇到了和石虎当年几乎一模一样的情况,他不想重蹈石虎后辙的话,就一定要在闭眼之前,解决掉权臣的问题。
主要是慕容恪。
对于这样有名望、有实力的大臣,没办法下一道命令就拉出去砍头,那样的话,国中必乱。如果慕容儁不是病倒得这么快的话,他一定会在临死之前,慢慢处理好慕容恪这个潜在的隐患。不过可惜,他的病来得太过凶猛,让他根本就来不及一点点筹划了。
此时,他的身体和精力,已经让他没办法再用正常流程来敲掉慕容恪,于是,他决定不走寻常路,用一下非主流的方法。这个方法不一定奏效,但好歹要试一下。
他把慕容恪召进宫,就在自己的病榻之前,开始了一场“推心置腹”的对话:
“我的病是好不了了,如今太子年幼,还有秦、晋二国没有平定,国家需要一个年长的君王,我想把国家托付给你,你觉得怎么样?”
慕容恪如冬天兜头淋了一盆冷水,瞬间全身的每一个神经都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一般运转。
他一生打过无数次仗,但这一次,是最凶险的,甚至远远险过冉闵冲到他帅旗下的那次。
如果自己的回答不能够令病榻上的这个人满意,他只要轻声吩咐一句,自己马上就会万劫不复。
立即进入临战状态的慕容恪,开始以最大的谨慎,应战自己这一生最为强大的敌人。
“太子虽然年幼,但有圣人的资质,必定是有道明君。微臣这样的凡夫俗子,怎么敢干预天道正统!”
我愿意奉你儿子为主,不会动他的位子的。
“我们是兄弟,兄弟之间,哪里用得着说这种虚伪的话!”
你是真心的吗?
“陛下既然认为臣能承担天下重任,我怎么就不能辅佐幼主呢?”
我百分百是真心的。
“你既然打算做周公,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算你识相。
慕容恪就此逃过一劫,不用到阴曹地府里帮皇帝哥哥打前站了。
慕容儁这一招,就是刘备临死前试探诸葛亮的翻版,操作上完全一样。当然,这么做到底能有多少效果,慕容儁心里也是没底的,自己还没死透,所以弟弟才会这么诚惶诚恐,一旦自己真的咽下最后一口气,慕容恪到底会不会兑现他的承诺,只有鬼才知道了。
给自己这个天才弟弟上了一道紧箍咒之后,慕容儁带着壮志未酬的不甘愿、以及对身后局势巨大担忧,与世长辞。
他运气很好,刘备当年试探过诸葛亮之后,诸葛亮一生为了幼主鞠躬尽瘁,现在他这么试探慕容恪,而慕容恪的选择,居然也跟诸葛亮一模一样,为了他的继承人而操劳一生,终生未曾篡位,这在为了权力而自相残杀成性的五胡政权当中,简直就是个奇迹。
只不过,慕容恪只是个极少数的特例,不能代表主流。主流的胡人,还是唯恐天下不乱的。
想让天下更乱一些的胡人,在慕容儁死的瞬间就跳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