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他的这个举动,惹出了他真正的对手,而这个对手,远不是石虎可以比拟的。

石勒来了。

五十七

石虎已败,帝国的第二军人已经在刘曜面前倒下,如果第一军人的招牌也倒掉,那局面就不可收拾了。所以关于要不要御驾亲征,石勒也左思右想,考虑了很久很久。

有多久呢?从八月一直到十一月。

刘曜倾国而来,如果石勒亲自出马的话,势必也要带上帝国的全部人马,这种级别的战役一旦爆发,那就绝不只是两个皇帝之间的荣誉之战,输了,是要亡国的。

这是最后的战争,但是,我要现在就打吗?

在石勒的计划之中,现在远远不是最终决战的时候,他已经扫清了四周的敌人,国力蒸蒸日上,而刘曜一直在跟前凉和关中氐族叛军纠缠不清,时间是站在他这边的,拖得越久,他取胜的把握就越大。

但是现在,显然还不够久。

双方的实力对比,还没有被时间磨出不可逾越的差距出来,更何况,刘曜刚刚大败石虎,士气上、心理上都有着无以伦比的巨大优势,与现在的刘曜作战,石勒没有足够的信心。

石勒并不是一个果断的人,当年在葛陂,他就优柔寡断的磨蹭了好几个月,把自己一步步磨进毁灭的深渊,幸好有张宾的横空出世,才给他指出了一条绝处逢生的路。现在,他又开始左右为难了,而且一为难就是四个月之久。

战场上瞬息万变,这么长的时间,已经足够让他死上好几回了。

幸运的是,石勒不可思议的好运气又发挥了作用,命运的转轮又开始向他倾斜。这一次,有两个人帮他撑过了这四个月的时间,让本来应该如同一锅沸汤的前线局势,居然硬生生的凝固下来,时间仿佛停止了四个月,没有一点变化。

其中一个人,是金墉城的守将石生,石勒的亲侄子。这个人极其的善守,如果论起守城,当世也许不做第二人想。

历史没有记下来他的人马数量,但以金墉城只有四分之一平方公里的面积,硬塞也塞不下几个,他的守城部队人数,应该不超过一千人。

他就以这不到一千的人,三年前硬扛住了刘岳的一万五千精锐,现在,又扛住了刘曜亲自率领的十余万大军,像一根钉子一样,死死的钉在前赵大军的洪流之中,不管受到的冲击如何猛烈,始终不曾动摇。

有将如此,石勒之幸。

另外一个人,则是刘曜。

刘曜,其实并不能算是一个有道明君,尤其是在他晚期的时候。

这几乎是五胡当权者的通病了,从苟晞到王浚,再到刘聪,在得到权力之前,无不是英明神武,所向披靡,而一旦掌握了权力,就开始迅速向愚蠢、自大的深渊里滑落。刘曜稍微好一点,在当上皇帝的前期,还略有几分贤明,对于大臣的进谏,能够虚心听取,也比较的体恤士卒,但在把石虎打得稀巴烂、重回人生巅峰之后,他再也无法抑制住内心的膨胀感了。

他要吃!要喝!要随心所欲!

金墉城还没有攻下来,但他觉得,在自己无可抵挡的兵锋之前,这座坚固的小城迟早是囊中之物,提早一些庆祝,也并无不可。

他开始日夜与太监饮酒赌博为戏,整天整天的不出自己的营帐大门,士兵们都见不到自己的统帅,身边的人有看不下去的,忍不住跑过去对他进谏。

他们还以为,自己的皇帝仍然是那个从善如流的统帅,但他们不知道,人是会变的。

在以掺杂了一点表演性质的激昂语调说完自己的谏语之后,这些人并没有听到龙颜大悦的应许,也没有听到温言抚慰的拒绝,这些都是刘曜往常对待进谏者的态度。但是这次,他们听到的是一个饱含着怒气与醉意的酒嗝:“斩!”

怎么回事?这跟以前的剧本不一样啊!

这些怀着忠心的臣子,莫名其妙的就被刘曜以妖言惑众之名斩首了,死得稀里糊涂。

一个人要改变,总是要有一些引子的,这些忠臣的血是一个引子,而另一个引子,则是酒。

刘曜好喝酒,这是他从少年时期就养成的一大爱好,功业未成之时,他还能克制几分,现在,他刚刚证明了自己无敌于天下的实力,于是开始肆无忌惮的享受这个爱好了。

一个整天醉熏熏的人,你是很难指望他干出什么正常一点的事情来的。

在酒精的麻丨醉丨和内心欲望的双重击打之下,刘曜一改往日爱惜部下的做法,从来不去军营里慰问士卒,只管下命令,让他们一波一波的去进攻金墉,拿人命来填这个坚固到令人绝望的小城。

依然攻不下来。

被酒精泡到五感发麻的刘曜,想出了一记损招:掘了洛阳城外的一道河堤,把河水引过来,灌进金墉城,淹死石生!

如果不考虑对平民的残害、以及由此而来的恶臭声名的话,掘堤水攻确实是一记非常狠毒的招数,在历史上曾经奏效过很多次,比如关羽水淹七军、韩信水淹项羽等等,这些用下游百万民众的性命换来的战果,也都让胜利者名留青史。不过刘曜显然失算了,他喝得太多,没考虑到金墉城的高度。

这座城高达二十多米。

金墉城的建设目的,就是给皇帝在紧急情况下难用的,目标客户是皇帝这样的超重量级人物,方方面面必然都要考虑到位,洛阳旁边这么显眼的一条河,造城的时候怎么可能不把水攻算进去?

所以当刘曜挖开河堤,志得意满的端着酒壶出帐打算看水淹石生的时候,却惊奇的发现,崩塌而来的水墙,离金墉城的墙头还远着呢,守军就站在城墙上,嘻嘻哈哈的欣赏水景。

对守军来说,确实值得开心,因为他们一点事没有,反而刘曜的士兵被大水卷走了不少。

而且水退之后,遍地泥泞不堪,走路都崴脚,还攻个毛线的城?

刘曜的主力,就这么在洛阳停了下来。石勒的迟疑确实是一个不小的破绽,但刘曜的发昏,让这个机会悄然溜走了。

石勒,确实是这个时代的天选之人,好不容易露个破绽,又被老天帮忙给蒙过去了。

十一月,石勒终于考虑好了,当年席卷天下的热血豪情再次在心里占了上风,他决定出兵,御驾亲征,这场大决战,提前打就提前打吧。

他在四个月里迟迟不动,除了下不了决心之外,未必不是存了用金墉城磨死刘曜的心思,金墉城里粮多,足够支撑很长的时间,而刘曜的十几万大军出境作战,拖得久了,粮食的供应肯定要出问题,到时候兵疲粮乏,再打他就要省事得多。

可是刘曜不傻,虽然他日夜泡在酒里,但是一生戎马养出来的经验,让他仅凭本能也知道该怎么扩大战果:在一边围困金墉城的同时,他一边派出了多路大军,攻打周围的后赵城池,荥阳、沁阳相继投降。

这些投降的城池,就成了刘曜的粮仓。

这下不妙了,要是让刘曜一直这么玩下去,别说饿死他了,他能反过来一步一步的把后赵吞进肚子里。

不能再等了!

石勒这人有个好处,就是一旦下定决心,执行力高得可怕。

他根本没有等待军队的集结,而是命令各地的散军到前线集合,他自己则第一时间亲率襄国的四万精锐主力,直扑金墉,准备直面这场和刘曜命里注定的战斗。

五胡灾:汉民族为什么可以躲过这次灭绝之乱》小说在线阅读_第6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胡不归0304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五胡灾:汉民族为什么可以躲过这次灭绝之乱第6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