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今天的特诺奇蒂特兰,位于墨西哥城地下(红圈处),已被彻底掩埋,踪影全无。

在它东北处的特奥蒂华坎(teotihuacan,上图绿圈处),是当年阿兹特克人的宗教中心,teotihuacan一词的意思就是“众神诞生的地方”,而今还留有几处壮观的金字塔,依稀映射着当年的文明光辉,尽管周围的神庙建筑,早已损毁殆尽。

1524年,埃尔南·科尔特斯派出的佩德罗·德·阿尔瓦拉多(pedrodealvarado,1485-1541)及其随从,在危地马拉大开杀戒:“他们杀死了那么多印第安人,死者血流成河,形成后来的奥林特佩克河”,以至于“白昼也被印第安人的鲜血染红”。

在秘鲁,1533年,弗朗西斯科·皮萨罗(franciscopizarro,1471/1476-1541)踏平了印加帝国的首都库斯科(cusco),只有高大的城墙未被彻底摧毁,今天,仍能见到这些宏伟建筑的遗迹。

死于传染病

美洲大陆与亚非欧长久隔离,结果,欧洲司空见惯的病毒病菌,到美洲就成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印第安人对从未接触过的疾病毫无免疫力,更不用说欧洲人带来的疾病是如此之多:天花、伤寒、麻风、龋齿、沙眼、黄热病、破伤风、各种肺病、肠道疾病、性病……

如此造成的恐怖后果,是“印第安人像苍蝇一样成群死去”。

据巴西人类学家达西·里贝罗估计,在美洲、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岛屿等地,约有超过一半的土著居民,在首次接触白人之后染上疾病而丧生(《美洲大陆和文明第一卷》:《我们和西方文化,人民作证》)。

死于矿难

墨西哥与安第斯高原,都有丰富的白银矿藏,不仅储量惊人,矿石的成色也相当纯,大片矿脉索性直接就是纯银,墨西哥的萨卡特卡斯(zacatecas)、玻利维亚的波托西(potosí)银矿,一度撑起全世界60%的白银产量。

然而,这里越是富饶,对印第安人生命的威胁就越严重,一旦被殖民者盯上,就难逃被掠夺被屠杀的厄运。

据估计,1545-1824年近300年间,西班牙殖民者从玻利维亚的波托西银矿,攫取了超过4万公吨白银。

与此同时,矿山吞噬了超过800万印第安人的性命。

1550年,多明戈会的修士多明戈·德·圣托马斯向西印度委员会揭露说,波托西是一张“地狱之口”,贪婪的矿山主“就像对待无主野兽”那样对待印第安人。

波托西银矿的开采条件极其恶劣,当时采用的是最原始的“鼠洞开采法”:驱使矿工们深入竖井,经过长时间的挖掘,再把装在麻袋里的矿石绑在背上,爬上地面。一旦失足,几乎没有生还可能——印第安人活着进入矿井,“经常是死的被抬出来,或者头被打破,四肢摔断,每天都有伤亡”。

死于苛刻劳作

当时从矿石中提取白银,用的是“汞齐法”——

水银的一个特性是可以溶化金银,就像盐或者糖放到水里会溶化一样,金银放到水银里也会溶化。“汞齐”这个词,指的是溶化了其它金属的水银溶液,溶化了金的,被称作“金汞齐”,溶化了银的,就是“银汞齐”。

“汞齐法”的主要步骤:把银矿石打碎浸泡在水银里,使银溶化,取得银汞齐,然后撇掉不溶化的矿渣,加热汞齐,令水银蒸发并用冷却罩回收蒸发的水银,炼炉里剩下的,就是纯银。

1565年,也正在发现波托西银矿之后不久,秘鲁的万卡韦利卡发现了丰富的水银矿,为汞齐法提供了极大便利。

然而,地球人都知道,水银是有毒的,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奴工,很容易吸入过量的水银蒸气而发生中毒。

中毒者的牙齿和头发会松动脱落,全身控制不住地发抖,逐渐变得无法站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不得不匍匐在地沿街乞讨,最终痛苦万状地死去。

炼银炉喷出的烟,甚至使得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寸草不生,生灵灭绝,当矿脉衰竭,殖民者随即撤离,剩下的只有废弃的秃山,和依然在生死线上挣扎求生的贫民。

南美安第斯山区的低纬度、高海拔地带,气候跟西藏差不多,早晚温差大,晚上能到零度,中午有太阳的时候能到二三十度,一天可以过四季。但是下雨天或者没太阳的时候就冷得要命。

“他们干活儿的时候都是大汗淋漓,由于双脚站在冰冷的土地上、石头上或泡在水中,当他们休息或吃饭时,皮肤上的毛孔就会发冷收缩,很容易染上很多危险的疾病,诸如非常严重的肋膜炎、中风、抽搐、瘫痪、肺炎以及其他许多疾病”,而在印第安人看来,“疾病是上天的一种祝福,它使死亡很快降临”(《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与此同时,殖民者的魔爪还伸向了非洲,奴隶贸易一发不可收拾,白皮殖民者的黄金白银,又打上了黑奴血泪的斑斑印记。

尽管奴隶贩子在贩卖“西印度的货物”之前,都会给奴隶们测量身高体重,专门挑拣高大健壮的对象下手,然而远涉重洋的死亡率仍然高得惊人——每运到美洲1个奴隶,都有5个死在追捕和贩运途中。

能活着抵达美洲的黑人,死亡率仍然高得惊人,只有少数能存活下来。

从15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整个非洲大陆因奴隶贸易损失的人口超过1亿,相当于1800年非洲人口总数。

……

殖民者连自己的本土,欧洲,也不放过,一样是肆意掠夺与挥霍,到处都在爆发宗教战争,天主教与新教,一打就是几百年,无数欧洲百姓,成为毫无意义的炮灰。

帝国主义的本性,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果然是捣乱,全世界所到之处,就没有清静安稳的地方。

当印第安人遇见西方白皮,致命的文化劣势使他们毫无抵抗力,几个栗子可见一斑——

印加人不认识马、没有火药,偏偏还有所谓天神下凡惩罚世人的传说。结果,一见到欧洲骑兵的长枪短炮,立刻举国恐慌,没交手就已经败了——所以才有那么多奇葩战役,什么一百多人多人几十匹马,干掉五万印加人,之类,之类。

以常理论,别说五万人,就是五万头猪,要被一百多人砍死,恐怕都没那么容易。

其实是恐慌导致的溃不成军,几万人乱跑乱挤乱踩乱踏成一团,那是何等惨剧——这是如假包换的不打自灭,绝大多数人,完全就是死于自相残杀。

被收买的同谋者,心甘情愿为虎作伥,和抗战时期的汉奸没两样,不惜出卖同胞的性命,以换取殖民者那里的一点残羹剩饭。

没有足够的知识文化积淀,被抓去洗脑,几乎毫无反抗,就被洗成天主教徒。

美洲各处的奴隶,在矿山或种植园像牲口一样的劳作之外,还必须去教堂做弥撒,尽管他们被禁止进入教堂主庭,更不准坐在教堂的椅子上。

真tmd讽刺:贩卖奴隶的是基督徒白人,压榨奴隶的是基督徒白人,拯救奴隶的“基督”,还是白人……

【西风乱吹500年】从殖民主义到普世价值,剖析欧美崛起的真相!》小说在线阅读_第11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五星出东方ABC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西风乱吹500年】从殖民主义到普世价值,剖析欧美崛起的真相!第11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