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搞笑的是,西人自己都开始转向换调,承认【中国文化能够孕育伟大的科技实力】,还有人在那里浑然不觉,看看进本帖来踢版的几个,张嘴闭嘴都是什么西方有科技,西方有蒸汽机发电机电脑互联网,中国不行,中国人不行……思路和李约瑟设的套,仍然是一样一样的。

所以说,智商很关键……

补一句:为什么说李约瑟难题的隐含前提是贬低中华文明呢?

因为如果承认中华文明的灿烂先进,则这就是个白痴问题:你见过哪个马拉松冠军是一直领先从来不排在第二名以后的?承认中华文明先进,那么近代以来就只不过是短暂落后,必然全面复兴,还用问?

当然,事实胜于雄辩,更胜过诡辩,历史会以事实告诉你,哪个文明是真正王者,哪些势力不过是匆匆过客……

近年来,连不那么傻的洋人都看懂了,所以李约瑟研究所的所长同志,才会以实际行动承认:“李约瑟难题”就是个无稽之谈。

蜘蛛国王路易十一,在他执政期间,法兰西的一些城市逐步发展了起来,尽管这些产能,现在看起来简直不值一提,然而在那时,一堆小人国里拔大个,这些地方就算不错了。

路十一称呼资本家是他的“朋友”,推出很多政策扶持,而资本家们也很给力,关键时刻总是拿出大笔金钱资助——资本与王权联手,遭到绞杀的,是封建小领主。

可千万别看到“封建小领主”几个字,就以为是些“小地主”,在路十一掀起的风暴里,被干掉的“贵族”不要太多哦,那年月,吃不上饭的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一堆一堆的。

话说,为啥要把duke、marquis、earl、viscount、baron这些词翻译成xx爵?

就像英语叫“cat”,中文叫“猫”一样,同样的事物,不同的语言,这种直接对应翻译是最省事的。

如果“这种语言有而那种语言没有”,就麻烦了,学外语,最痛苦的事情之一就是学这个“从无到有”,中国熊孩子学用“the”,必定是个难点,因为中文里没有“定冠词”这玩意;而外国人学“量词”,什么“一头牛”、“两匹马”、“三只小鸡”、“四颗菜”,那也是跌进五里雾的迷魂阵,能冲出来的,那中文水平一定到了相当不错的地步。

因此,翻译duke等等这些词,如果和中华文明里现有的概念对应,简直是再好没有。

有趣的是,历史的节点再次穿越:欧洲【中世纪】的“封建社会”,和中国【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分封制,几乎一模一样,直接抓来对应,简直是严丝合缝。

封爵的“爵”,夏朝就有了,商周青铜爵,出土得更多。

这是著名的青铜礼器和酒器,所以,“爵”、“爵位”,自然就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而且不多不少,西人的“爵位”分五层,西周的爵位也是五层,举几个栗子:

《尚书·周书·武成》记载:“列爵惟五,分土惟三”;

《周礼·大司徒》:“凡建邦国,以土圭土其地而制其域。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参之一;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

西周建立,“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僖公》),第一个获封的【齐侯】,就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

后来周室东迁,是为东周,此时中央衰微、诸侯坐大,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霸主,包括: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等等;

春秋末年,三家分晋,之前的晋国一分为三,成为赵、魏、韩,而赵氏家族还是晋国封臣时,爵位多半是“子”,如“赵简子”、“赵襄子”,说明这时候还够不上是独立的侯国。等到赵国独立,开国之君才有“赵烈侯”这样的称呼,丝毫不乱。

当然,从西周末年起,“礼崩乐坏”,楚庄王“问鼎”并且自称“王”,就标志着诸侯已经不再把“周王”放在眼里,要自己独立,和周王平起平坐了——至此,分封制已被消解,等到秦始皇统一全国,力推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完全就是顺理成章。

再说欧洲,史学界一般认为,普遍采纳封建制度的“中世纪”是【公元5-15世纪】,然而,这些所谓公爵伯爵的封号,在欧洲,却一直持续到……现在。

比如英国,不但有超长待机的老太太女王,还有一堆封建爵位哦,老太太的儿子叫“康沃尔公爵”,老太太的孙子是“剑桥公爵”……听起来很高大上是不是,但在中国,这制度最迟到秦始皇就给废了。

秦始皇的时代:公元前3世纪;超长待机的老太太女王,生活在公元21世纪。

历史不相信假设,只会朝前走,不会开倒车,慕洋犬跳上房顶也无法改变的事实就是:分封制在中国,就是个早过了气的制度。

抱着“分封制”梦呓的白痴,更看不见也想不到的是:在欧洲封建社会末期,各个国家拼命在做的,无一例外,都是加强中央集权,绞杀封建领主阶级,法兰西的万能蜘蛛路易十一,就是做得卓有成效的一个。

在那年代,路十一算是跑得快的,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和资本家联手。和他相比,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的脑子,仍然停留在上个年代。

勃艮第从来都不是工业重镇,至今仍以葡萄酒驰名嘛,最大卖点都是“传统工艺”、“手工酿制”、“田园情怀”……

还是那本《贝里公爵的豪华时祷书》,有一幅插图,画的是葡萄收获的场景,看去似乎和前篇贴的现状也没啥区别:人工收割葡萄串,然后统一装车运到酿酒作坊,只不过那时用提篮,现在用塑料桶,那时用牛车,现在用卡车……

前篇讲过,查大胆的老爸“好人”菲利普圈占了列日地区(下图蓝圈处),然而激起了当地人的反抗,1466-1468年,短短三年爆发了三次起义,史称“列日之战”(warsofliège)。

列日之战没打完,1467年,“好人”挂了。之后,他的儿子查大胆继位,毫不留情地镇压了当地的起义。

当时流行的一种镇压方式是:把原住民统统流放,再把其它地段的顺民迁入该地。查大胆也不例外。

后果其实很严重。在列日地区的乡村,煤的使用原本已经非常广泛,这在当时是领先欧洲的。然而这么一闹之后,后来者对煤的价值一无所知,对地形地貌更是完全陌生,于是对煤的开采和利用就直接中断,浪费了经济发展的最好资源。

而且,这些后来者,也未必对查大胆就那么惟命是从。大批人口从故土被生生迁离,本来就容易产生不满,如果在新的安置地又生活不顺,怨声载道甚至再次造反都是可能的。

【西风乱吹500年】从殖民主义到普世价值,剖析欧美崛起的真相!》小说在线阅读_第3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五星出东方ABC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西风乱吹500年】从殖民主义到普世价值,剖析欧美崛起的真相!第3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