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在“张自忠路”地铁站照片发布后长达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整个中国互联网宛如进入了乱世,到处都是以言论为刀枪杀红了眼珠子的暴民,要是威廉吉布森笔下的赛博朋克时代已经到来了的话,陈光祖此时都不知道已经被碎尸万段多少次了。

两点四十五,燕园派出所里大门洞开,一辆警用现代suv开道,后面跟着辆黑色奥迪a6,沉闷平稳地开了进来。孙警官带领一班干警在院子里肃穆迎接,那种压抑的画面看起来并不像欢迎领导莅临,更像是军统在半夜秘密处理尸体。

suv还没停正,车上就下来一个身穿警服的中年警官,孙警官上前敬礼,简单说了一两句话,而后一起走向后面挂着京a8牌子的奥迪a6。奥迪车副驾驶上下来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中年警官本想上前弯腰拉开后座车门,却被年轻人微微挡了一下,年轻人自己拉开了车门后,又伸手在车门框上虚迎了一下,神态谦和。

自建立起,燕园派出所还从来没来过这么大的领导。

一个带着九分雍气的身影慢慢从后座里出来,举手投足沉稳有力,从下车的那刻起,整个院子仿佛变成了一个力场,所有粒子瞬间找到了秩序。孙警官镇定上前,拼尽全力,小心引路。

燕园派出所里有一种杀神与大佛同时降临的氛围。

而远在北京城另一端的齐小白和老蔡好像已经忘记了远方,只深深地苟且于两个人眼前的学术问题大讨论中。

齐小白看了看表,对老蔡道:“还有十来分钟,你要是不痛快点说完,恐怕时辰一到,我也就没兴趣听了。”

“那我是先顺着‘乃抵尧罪’把事情串起来呢,还是先给你讲透刘肥?”老蔡问。

“我都挺想听的。”齐小白就像是面对一桌大餐时选择从哪吃起,稍作考虑,道,“还是先逐个说完吧,先讲刘肥。”

“其实,刘肥去长安,是有其明确目的的。”老蔡道,“这里面既有舍身尽忠的英勇,也有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

“这么复杂?”齐小白道。

“从《献郡书》里所透露出的那点信息看,刘邦对刘肥有所托。我说过,刘邦活着的时候,给了这个庶出的长子那么一大块封地,绝非是因为他对刘肥母亲曹氏的儿女情长。在我看来,那是一步伏笔千里的大棋。刘邦写《鸿鹄歌》是在高祖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95年,封刘肥为齐王,是公元前201年,而他第一次提出想要换太子的念头,则是在高祖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02年,单看这三个年份,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老蔡问。

齐小白一想便知,道:“先后顺序一排不就清楚了么,公元前202年,刘邦要废太子,肯定没成功。公元前201年,也就是第二年,刘邦封刘肥为齐王。公元前195年,刘邦作《鸿鹄歌》,表达了对改立太子之事无能为力的态度。如果非要说这里面有文章,那么无非就是第二年立即封刘肥为齐王这件事。”

老蔡点了点头:“刘邦对刘肥的所托是什么?”

“宝藏。”齐小白回答道。

“如果我让你说得再详细点呢?”老蔡又道。

齐小白不假思索道:“帮助如意,以宝藏为根基,造反称帝?”

老蔡没回应,怅然思考了会儿,慢慢道:“我们早就说过了,从保全刘家天下太平的角度去讲,刘邦是不太可能希望自己死后如意称帝的。所以,对于这个节骨眼上的猜测,我也十分矛盾,不知道怎样才是对的。我只能姑且说出我对刘邦封刘肥的看法。”

“那你别顾虑太多,先有什么说什么。”齐小白道。

老蔡道:“刘肥之所以去长安,是因为刘邦交给了他任务,刘邦封他为齐王,从父子关系的角度看,可谓宠爱备至。从这一层面上讲,刘肥不去长安不合适,他应当履行承诺。而如果从政治角度看,可能更说得过去了,其实,你不觉得刘邦对刘肥的恩宠,也是一种权术么?刘邦是故意让他匹夫怀璧,坐拥最大诸侯国,成为如意后第二个最有实力争夺帝位的人,我之前说过,有关宝藏的流言,必然在宫中有所传播,说不定这还是刘邦自己传出去的,那么此时再看,如意一死,吕后调转矛头所攻击的第二波人里,必有刘肥,可以说,由于刘邦的恩赐,刘肥此时已经骑虎难下了。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就导致了他必须去长安。”

“去送死?”

“去下决心。有时候,人性就是这么奇怪,你非得亲自去看看,才能下定决心。而幸亏你去看了,才没下决心。”老蔡又说得云里雾里。

“老蔡,我还是没懂。”齐小白道。

“你当然没懂。”老蔡道。

“因为你还是没说他究竟去长安干嘛。”齐小白道。

“他去长安,无非就一个目的。”老蔡掷地有声道,“试探刘盈。”

“刘盈?”齐小白不是很懂。

老蔡点头,道:“如意之死与刘邦之托,两件事加在一起,足以让刘肥起反念。但我分析刘肥虽有反念,却无反心。否则他就用不着去长安了,直接造反。当然,不造反跟他不知道宝藏在哪可能也有关系,但齐国好歹是最大的诸侯国,如果真是拼死了想造反,根本用不着那些宝藏。宝藏只能说让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了一点。就是在这种纠结的情况下,他才决定以身犯险,进一次长安。而他去长安的目的,当然就是观察与试探,你知道他在长安待了多久么?”

“多久?”

“两个月。”老蔡道,“这个信息如果不联系前因后果单独拿出来的话,我甚至都不能相信,因为它对于刘肥的身份与当时的局势来说,实在是太长了。我只能猜测,他是迟迟下不了决心,而他下不了决心的原因,除了我刚才说的那些之外,无非还有这么几点,第一,刘盈表现平庸。平庸就代表着没有什么太好的地方,但也没有什么太坏的地方,单看刘盈的话,不足以给刘肥提供任何心理上的动力,他下不了决心。第二,我曾说过,刘盈虽然弱势,但他在位期间,汉朝施行与民生息的政策,政治清明,国泰民安,我想,不管是死去的刘邦还是活着的刘肥,都不愿意看到此时天下生乱。尤其对于刘肥来说,前面几个异性王造反都没有成功,搞得家破人亡身败名裂,此时的他若造反,恐怕成功的可能性更小,且几乎没有任何舆论造势,就算是有,也不过是杜撰个‘为如意报仇’或者是‘如意本应是皇帝’的旗号,且不论能否说服百姓,首当其冲的,在朝大臣这一关就过不去。而如果不造反,吕后若挨个人清洗下去,自己可能会有危险,他正是犹豫在此。”

听到这里,齐小白道:“我好像懂了点,他最终决定不造反了,正是因为那次‘鸿门宴’?”

老蔡点头:“不错,正是吕后赐毒酒的事让刘肥死了造反的心,因为他并没有想到刘盈竟会救他,而我想,关于之前刘盈如何保护如意的消息,刘肥也必然有所耳闻,在长安待了那么久,他下不定决心,刘盈那夜在酒宴上的救命之恩,令其对自己的纠结豁然开朗,甚至不用过多解释,无非是两件事,第一,刘盈是明君,不该反他。第二,如意应当死,人既已死,为他再做什么,都没必要了。说到底,兄弟之情再加上当时大势,他终于明白自己根本不可能去造反,于是,他写了《献郡书》。”

“《献郡书》不是谋士让他写的么?”齐小白问。

“史家写史,还需要我给你解释么?”老蔡反问道。

帝王密码:刘邦的千年杀局》小说在线阅读_第7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谪狂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帝王密码:刘邦的千年杀局第7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