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藏青讲到这里,老蔡打断他道:“刘邦和周昌啰嗦的这一段可以略过,我之前给小白他们讲过,你就说赵尧的结果吧。”
胡藏青很讨厌被人这么指挥,却又无法不听,道:“后来周昌只能听命,被调任为赵国的相国。在周昌走了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人接替他的职位,《史记》中记载,有一回刘邦手拿着御史大夫的官印,抚弄着说,谁才是御史大夫最合适的人选?然后意味深长地看了看在一旁侍奉的赵尧,又自言自语道,没有人比赵尧更合适了。这样,赵尧就被认命为御史大夫,印证了当年方与同的预言。赵尧在之前也有军功和食邑,等到他后来以御史大夫的身份跟随军队去攻打陈豨立了功,就被封为了江邑侯。”
胡藏青讲完,老蔡道:“胡院长的学术造诣果然高于常人,故事说得滴水不漏,跟照着书念似的。”
也不知道老蔡是不是在说他照本宣科叙事无聊,胡藏青只当没听见。
老蔡道:“小白,从胡院长讲的这段里,你听出什么没有?”
按理说这故事里最显而易见的信息就是赵尧取代周昌成功上位,但齐小白知道喜欢剑走偏锋的老蔡所问的绝对不是这个,他想了想,道:“最关键之处,应该是赵尧成为了刘邦的亲近之臣?”
老蔡道:“不错。”
知道宝藏故事原委的董袭人能听得懂他们的意思,但其余人理解起来就有些吃力了,胡藏青和李臣隐隐约约听出了点头绪,却又无甚用处。
老蔡又道:“小白,我之前给你们讲过,周昌被调任为赵国相国这件事里,充分展现了刘邦的帝王智慧,现在听了这段故事以后,你觉得,这里面除了帝王智慧,还有什么?”
齐小白懂,这跟本就是个题外之问嘛,他配合着答道:“还有赵尧踩人上位的心机吧。”
老蔡笑道:“没错,看来中国自古就不乏小人啊。”
赵尧未必就真是小人,老蔡不过是在借题发挥罢了,谁都都听得出来。
胡藏青沉着脸,充耳不闻。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孙警官问道:“这个故事跟陈光祖究竟有什么联系?”
齐小白解释道:“联系就是,下一个人,应该是赵尧。”
孙警官听不懂。
齐小白问老蔡:“老蔡,赵尧知道宝藏?”
老蔡点头。
“证据在哪?”齐小白又问。
老蔡摇头不语。
齐小白不知道他又在玩什么把戏。
董袭人看了看手机,已经是十一点二十八了,她插话道:“既然能确定是赵尧,原委咱们待会儿说,蔡教授,您看,赵尧的封地代表的是哪一站,先让司机他们过去?”
老蔡道:“陈光祖能有你这么个秘书,真是福气,都这时候了,叫我早就撂挑子不干了。”
董袭人道:“我只是拿人薪水忠人之事。”
老蔡表示理解,问胡藏青道:“胡院长,你给说说,赵尧的这个江邑侯,封地在哪。”
胡藏青道:“汉代的江邑侯国,现为江邑坝自然村,在云南境内。”
“扎实。”老蔡道。
董袭人和齐小白听到“云南”二字,都立即明白了刚才老蔡为什么要让徐成他们往南开了,如果不出所料的话,赵尧所对应的地铁站应该就是在丰台或者房山一带了。
“房山线,稻田。”老蔡道。
“稻田?”董袭人没听懂。
作为老北京人的孙警官问道:“你说的是地铁房山线的稻田站?”
老蔡默认。
“还有这站名呢?我在北京待了这么多年都不知道。”齐小白平时不太往南边走,对这一站很陌生。
胡藏青倒是听过,也知道下一个答案应该是稻田站了,并且,他把稻田跟江邑侯国地址稍加联系,仿佛琢磨出了点什么。
北京以及其周边地区的地名很多都是元朝的统治者定的,蒙古人马上得天下,没什么文化,取名喜欢直来直去,稻田这地方,多半就是因为古代有稻田。董袭人立即打电话吩咐徐成去这一站拍照片。
老蔡提醒道:“可得让他们抓点紧,这地儿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
在董袭人打电话的时候,齐小白打开手机简单浏览了下,想看看网上有什么新动向,先在四张照片微博的留言区里转了一圈,发现了一个相当有趣的变化—留言区竟变得十分整齐,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不断复制粘贴着一句话,而这句话,正是之前他所注意到的。
“漆皮紧身衣的开口,绝对不止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