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帝国152、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咬掉母亲耳朵的死刑犯(上)
虽然我们是大人了不经常接触校园暴力、黑帮、黑恶势力了。但是我们滴小孩很在意,小孩子很容易在学校受欺负(可以想一下自己小时候),新闻还时不时爆料那个小孩被同学挤进宿舍,衣服扒光打的死去活来啥的。
——这是真事儿,可不是屏幕中“毫无感情的新闻”。
相对于肉体,这种动情的经历对小孩子心理的伤害更为巨大。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影响他(她)一生。我们在第一集《1、我在买卫生纸的时候》说过要解决“黑帮”问题,虽然我是一个学渣,可我至少说话算数。
现在,开始~
小孩子出生的时候就是一株天真烂漫的小树苗,每天都在自由欢快成长。当然,由于非常的自由,她(他)连自己啥时候侵犯了影响个别小树苗成长都不知道,例如把对方枝丫掰断,例如一脚把邻居小孩踢到臭水沟。
这个时候如果纯真善良的爸爸妈妈知道事情原委,就会制止孩子这种侵犯行为,
告诉他“这样做会对别人造成伤害,你不喜欢被别人伤害所以也不能伤害别人”。禹的妈妈就是这么做的,她毫不客气的扇了小禹一巴掌让小禹记了一辈子。
但是大部分爸爸妈妈是不清楚事情原委的,也没法告诉孩子“啥是对的,啥是错的”,在自己不清楚的情况下,是么法教孩子的,所以最常见的做法就是——无视。
随便闹,只要不出人命对方父母不打上门来,你爱咋着咋着。
当然,其中不乏依赖“帝王之术”上位(体制型公司)和巧取豪夺(例如公司的股权战争)的人,他们就是靠着自己强壮、占有了别人股份、财产、赢得的权位(靠“尽职”晋升)才得到现有地位的,所以当然认为自家小孩强壮,欺负别人是应该的,所以认为自家小孩“非常有出息”。
——这就是校园暴力的起源了。
爸爸妈妈都这样,爷爷奶奶更是“小孩说啥就是啥”,把小孩宠上了天。这就出现了很多新闻里常有的“孙子骂爷爷,爷爷也逆来顺受”的事情。
无法无天。
爸爸妈妈不说啥,那自己做的就是对的,小孩子一般都会这么想。在没有外力告诉自己“这样做不对”,没有外力让自己为“不对的做法”付出代价时,小孩会保持他原有的看法一直欢快的跑下去。
直到摔了一跤。
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小禹在被妈妈扇了一巴掌前就一直以为自己做的么啥问题,在家里没有对错观念的小孩子就这么天真烂漫的进啦学校,然后开始欺负同学甚至群殴老师——他们认为自己是对的。
这时候的小孩就和有“菜鸟逻辑”青年小禹一样。
和小禹一样,小孩子碰到了硬茬。被欺负了,就会被记恨,“平等”这种自然法则的一种表述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参见《88、有仇报仇有怨报怨》)。被欺负的小孩积极强身健体长出肌肉,然后一脚把他踹进臭水沟,别个情绪激动的还敲断胳膊敲断腿儿啥的。
大夏帝国152、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咬掉母亲耳朵的死刑犯(下)
自打出生以来,这个小孩第一次收到这种挫折,他也有了和以前被自己欺负的小孩的感受。虽然不是很明白,也多多少少理解“自己以前的做法会招来报复”这种事,所以平时收敛多了不会是不是侵入别人屏障欺负别人了。
——就像被共工三苗群殴了一顿的禹一样。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无间道》
爸爸妈妈不教给小孩的东西,学校会交给他(她),学校不教给孩子的东西,社会会教给(她)他。不同的是,学校比爸爸妈妈残忍,社会比学校残忍。该有的教训该受的伤害一点都不能少,没有这些,小孩子就分不清对错就不会成长。在家里不忍心交给孩子的东西,学校和社会会用自己的方式教会他(她)怎么做人,不过到了那个时候可不是“一句话”“一巴掌”这么简单了。
儿子冷冷地看着她,忽然肝肠寸断地哭了,儿子俯身跪地说:“母亲,我是对不起你。可我恨你啊,要是当初我偷了铅笔给你的时候,你打我一顿,让我去还给人家的话,我也不会走到这一步,年纪轻轻就要被处死了。”——《咬掉母亲耳朵的死刑犯》
当然,“校园暴力”“黑帮”这种问题有很多要说的了,不局限于“欺负”,今天只是随机挑一个话题说了,以后有机会再慢聊啦~
禹先生在东方治水的时候,最大的难题就是“难以让别人和自己齐心协力”。
当然,遇到讲理的部落,好说,可是,遇到不讲理的呢?总不能每次都让部下挥着锄头上吧?
——还不一定能打过。
禹先生不出意外的想到了先辈们的经验(财富~)——联姻。
娶个东夷有威望的首领女孩,自己成了东夷女婿算半个东夷人,在这里也就有了说话的份儿。
东夷人天性就反感听从禹先生。
人和小树苗一样有自由成长不受束缚的天性,因为这样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小树苗天生不喜欢外力挡在上面、或者把自己塞进一些稀奇古怪的盒子里面。现在好啦禹先生也算自己人了不算“外力”了,小树苗喜欢砖木鸟帮自己捉虫子,虫子是洪水,啄木鸟是禹先生,啄木鸟生长在小树苗身上,禹先生生活在东夷。
禹先生思来想去觉得没有比这个办法更简单易行的主意了,就抱着找媳妇的心态在东方转来转去。这是正好碰到女娇,禹先生顿时心花怒放把事儿办了,结果办出个启。
也许是一时激情感情淡薄,也许是为了治水,总之禹先生很多年都没回过涂山氏的家。
不管原因咋样,事实对女娇不公平。禹先生的生活里,事业占一大部分,女娇占一小部分。女娇的生活里,大禹占一大部分,启占了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