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而黄帝部落的到来,即仰韶—红山文化区势力的参战,改变了仰韶—大汶口文化区势力和良渚文化入侵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并且最终击败了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开始从扩张进攻阶段转入收缩防御阶段。

笔者此观点的依据,在此因篇幅所限,所以不会作过于详细的论证,仅作简单的说明。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都是龙山文化之前的文化,而三者之间相似的地方非常多,良渚文化更一度被误认为是属于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大概衰亡于龙山文化起始之时,良渚文化起于大汶口文化中期,鼎盛于大汶口文化末期,衰败于龙山文化初期,而龙山文化起始时间则大致与五帝开始时间吻合,这是笔者此观点的时间依据。据现代基因技术检测提供的数据,现代汉族人的基因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先民的基因相似度极高,这是笔者此观点的生物依据。五帝时期中国开始进一步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演进,出现了官吏,中央(帝王部落)和地方(从属部落)之间的明确臣属关系和监察体系开始建立,这是笔者此观点的政治依据。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有着较多的传承关系,并且与西北的齐家文化有着很多相似之处,而齐家文化又是马家窑文化后又一个西北主要文化,这是笔者此观点的文化依据。

在战争中,双方使用妖术或仙术,其实都是说明自然力的作用。对此主要有两种解读,其一,是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远古时期,人们对自然力产生了一种神灵崇拜;其二,是我国先民很早以前就已经了解自然力对战争胜负的重要影响,并已经有了利用自然力来达到军事斗争胜利的意识。

关于这里没有提及的,相关传说有记载的“旱魃(女魃)”、“应龙”滞留在民间,使得“北旱南涝”灾害频发,据前人考证,也是有一定的事实基础的。在距今四五千年前,我国的气候的确是旱涝频仍,而我们,也可以从气候因素,去分析、了解良渚人的扩张和失败问题。

涿鹿之战以炎黄联盟的胜利而告终,代表良渚文化势力的蚩尤部落自此战之后很快被清除出中原。同时,中原地区的炎黄联盟还趁势向原良渚文化的控制范围发动攻势,不断蚕食、挤压良渚文化的地盘,良渚文化的扩张阶段基本结束,良渚文化开始走向下坡路。

就在良渚文化走向下坡路的同时,中原地区的炎黄联盟也发生了内斗,最后黄帝战胜了炎帝,并且终于完全取代了神农氏在中原数百年的霸主地位,我国历史开始进入五帝时代,开始进一步从原始社会走向奴隶社会。

除了文化之间的优劣逆转和历史进程的加快转变外,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华夏族的形成。经此一战,华夏族之间开始统合成一个整体,并且不断地吸纳周边的部族,逐渐地发展壮大,同时也创造了华夏族的独特文化。而良渚先民扩张遭受严重挫折后,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融入了华夏族或南迁,成了现在我国南方很多少数民族的祖先。

可以说,此战的影响非常深远,至今仍清晰可见。

第三节�6�1涿鹿之战(三)——战后余波

开启龙山时代

一开始我们就讲到,涿鹿之战是一场“划时代”的战争,它不仅决定了两大集团的胜负和今后近千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国的政治走向,而且拉开了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变革时代——龙山时代。

龙山时代,其实就是龙山文化时代。传统的观点认为龙山文化直接来源于大汶口文化,但这显然不足以概全。笔者认为,从地域、类型、脉络来看,龙山文化都是来源复杂的。加上龙山文化刚好与我国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吻合,在其之前又赶上了一系列文化间的大迁徙、大碰撞,且龙山文化本身就带有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仰韶文化、红山文化的影子,其与西北的齐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十分接近的一个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也非常相似,所以笔者曾特意写过一篇论文进行论述。

在笔者的论文中,首次大胆提出、详细说明了自身的观点:良渚文化的入侵带来了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的联合,它们击败了良渚文化,但是也受到了良渚文化很大的影响。旧的文化受到良渚文化的冲击,新文化的萌芽随之产生,最终四大文化经过剧烈碰撞与交流,主要在原大汶口文化区和仰韶文化东部地区等发展出了龙山文化。

为什么我们会说龙山文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变革时代呢?因为这个时期生产力大发展,许多后世重要的农作物、牲畜都已经开始种植和饲养,农业生产技术也出现了飞跃式的提高。此外,还出现了民族大融合、大迁徙现象。同时原始宗教理论进一步发展,神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奴隶制雏形出现,早期的国家体系逐渐形成,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和组织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龙山文化可以说是形成了后世中国文明的雏形,而它的的后继者夏文化、商文化,更是把中国历史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是中国文明的童年和少年时期。

因此,可以说龙山文化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承前启后的文化,前面的积累在这一文化中勃发,这一文化的创造给了后世文化以基础。因此,龙山文化是中国原始社会瓦解并且向奴隶社会迈进的时期。

另外,虽然说涿鹿之战一声战鼓,给我们带来了龙山文化,但是龙山文化并非一帆风顺地产生,其中还爆发了一场大战,那将是我们要讲述的第二场战争,很快我们就会讲到。

小观点:

(一)人殉制度始于龙山文化时代:作为商代特色之一的人殉制度,有学者认为其早在夏代即已出现,而笔者认为这种有组织、大规模地人殉最早可追溯到龙山文化时代。

征战不休

炎黄联军虽然一口气击败了蚩尤军,并且追亡逐北,取得了几乎把良渚人赶出整个中原的辉煌战果,但他们并未能完全消灭良渚文化,而且,他们与良渚人之间的争斗一直绵延不断。

从黄帝时代开始,华夏集团(即炎黄联盟)便经常和良渚文化为主的“海岱集团”,即我们统称的“东夷”交战。这是涿鹿之战的延续,是两大集团之间世仇的表现。但是由于老大被杀、主力奔溃,所以海岱集团根本不是华夏集团的对手,连战连败,虽然也顽强抵抗了,但最终还是免不了要向黄帝称臣。

好汉不吃眼前亏,打不赢我就忍,忍够了我再报仇。在黄帝后期和高阳时期,海岱集团表现得还是比较温驯的,没有搞什么大动作。但是,从帝喾时期开始,海岱集团又开始蠢蠢欲动了,并且多次和华夏集团发生冲突,冲突还不断升级。

到了大禹在位的时候,由于常年与华夏集团作对的三苗集团终于被完全击灭,于是乎华夏集团得以腾出力量来对付不安分的海岱集团。虽然大禹对海岱集团发动了多次进攻,还举行了两次著名的会议:涂山之会和会稽之会,确立了其自身在华夏集团中的绝对优势地位和华夏集团对海岱集团的优势地位,但是华夏集团和海岱集团仍然没有停止争斗。

影响中国历史的20场战争,一部另类的“中国通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史海求索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影响中国历史的20场战争,一部另类的“中国通史”第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