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总之,姬轩辕的聚族迁徙,不但找到了新的家园,还有意无意地卷入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战,并且改变了中国史前文化的发展走向,改写了中国的历史。

小观点:

(一)黄帝部落与红山文化的关系:黄帝部落作为“外乡人”,进入了红山文化区,可能通过军事或联姻的手段,取得了红山文化区先民的一定程度上的归附或者说帮助,而且黄帝部落代表的仰韶文化也和红山文化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从而使得黄帝部落及其入主中原后的所作所为带有浓厚的红山文化色彩。甚至有学者认为,黄帝部落即起源于红山文化。不管怎样,黄帝部落与红山文化关系紧密,两者共同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第二节�6�1涿鹿之战(二)——激斗,炎黄vs蚩尤

备战!备战!

面对来势汹汹、骁勇善战的良渚侵略军,大汶口文化先民的“边防部队”——苏北部落群几乎全军覆没,良渚侵略军杀进了中原,把战火直接烧到了神农氏的地盘。

神农氏的统治已经腐朽不堪了,当时的炎帝恐怕还搞不清楚这良渚人是哪里来的,是人还是鬼,只听说良渚人非常凶悍,个个如修罗一般,尤其是他们的老大蚩尤,铜皮铁骨、刀枪不入,吃砂石,喝人血……越听越可怕,越想越发怵……

但怕归怕,这仗还是要打的,谁都知道这仗要打,但是具体要怎么打,一时还没有达成共识。前方的失利也许是偶然,但是一路溃败而且良渚人毫无强弩之末的征兆,这可如何让人乐观起来?很明显,单凭仰韶—大汶口文化区部落联盟的力量,是难以抵挡良渚侵略军的步伐的,然而要找外援,又不知道四海之内,诺大个中国,有谁可以和良渚侵略军一较高下。

时间不是静止的,战争不会等人。你想你的办法,我不会因为配合你思考而停下征伐的脚步。

就在神农氏手足无措之时,蚩尤已经挥师杀向神农氏统治的心脏地带,并且大败隶属神农氏的武装力量,神农氏在忠诚卫士们的死命拼杀下侥幸逃脱,而蚩尤则宣布成为新一任的“炎帝”,一时间,中原变色。

就在神农氏政权几近颠覆的时候,恰巧已经进入冀北的黄帝部落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而正在南下。黄帝也算是挺“背”的,他的南下正好赶上良渚侵略军气势如虹的时候。但是,这又何尝不是一个机会呢?黄帝是一个有着政治抱负和战略眼光的杰出领袖,他嗅到了潜在的巨大政治利益,一个大胆的想法悄然产生:联合神农氏炎帝,一同击溃蚩尤为首的良渚侵略军,然后图谋中原之地,进而取得天下。

说干就干,黄帝马上和炎帝(神农氏,下同)取得了联系,双方就良渚侵略军问题互相交换了意见,对“能不能和他对着干”这一关键议题取得了共识,认为“良渚侵略军虽然厉害,但也是人,咱们一斧头下去,他们照样人头落地,老子就不信凭我们‘仰韶-大汶口文化区部落联盟’和‘仰韶-红山文化区部落联盟’团结起来的力量都搞不掂他!干!必须干!”

在达成这无比自信和热血沸腾的共识之后,黄帝和炎帝向世人宣告结成“反蚩尤(良渚)同盟”(炎黄同盟),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场称得上全国范围的内战——涿鹿之战的对战双方的名单正式确定,良渚集团正在消化扩张成果和准备更大规模的进攻,而炎黄同盟则在紧张备战。风云变色、鸟兽出逃,一场划时代的战争,即将到来!

小观点:

(一)炎黄同盟得以结成的原因及实质:炎帝希望重新夺回中原地区部落联盟的领导权,黄帝则想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图谋中原、进取天下,但是在当时的现实情况下,炎、黄双方都清楚认识到蚩尤为首的良渚文化先民的强大战力,明白单独对抗没有胜算,唯有联合起来尚有一定的取胜把握,因而结成了暂时的“反蚩尤(良渚)同盟”。因此,这次结盟是一个各怀心思的结盟,其针对的对手相同,但是目的不同,这也为后来战胜良渚文化先民后,炎帝、黄帝迅速反目埋下了伏笔。

(二)炎帝称号的易手:笔者认为,蚩尤击败神农氏炎帝后,自立为炎帝,取得了一定的政治号召力,但是原本的炎帝还保有大多数该地区部落联盟所属部落的支持,因此虽然一度被驱逐,但是实力仍然不容小觑,这也是其能和黄帝平等结盟的政治资本。

开打开打!

东风吹,战鼓擂,玩起命来谁怕谁?战争终于到来,两军严阵以待!

蚩尤带领大军首先发难。传说蚩尤有兄弟81人,个个凶悍无比、能征善战,后世有人认为实际上是81个与蚩尤部落亲近的大小不一的九黎部落,我部分赞成这种观点,即这些所谓兄弟其实都是跟蚩尤有着血缘关系的部落,但我认为81只是虚数,作为个位上最大的数——9,九九八十一,让我觉得这是代指蚩尤手下的部落非常多。

面对来势汹汹的良渚大军,炎黄同盟虽然已经做好了准备,仍然免不了会惊颤,尤其是跟良渚大军作战过、幸存下来的老兵,更是“谈良色变”。

两大阵营都不愧是雄踞一方的大集团,一上来,并不是直接互相出重拳狠揍,而是互相试试对方的实力,就好像有经验的搏击运动员,主动去试对手的拳重一样。

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炎黄同盟的惊颤果然有其道理和必要:双方接战数次,炎黄同盟无一胜绩,次次被打得狼狈逃窜。

双方实力对比似乎很鲜明啊!谁胜谁负似乎已经可以看出来了,想必先前还满腔热血的炎黄二帝也有点坐不住了。

但是,黄帝毕竟是黄帝,即使是心里没底,他也要镇定,要想出制敌之策。针对己方连战连败(良渚人自入侵以来,几乎就没有被打败过),黄帝认为可以利用这一颓势,转危为机。

说到这里,估计已经有人猜出原因和对策了。反正咱们的部队老是打败仗,都已经习惯性失败、退却了,再打输几场也不碍事,关键是要看怎么个输法。他蚩尤不是很能打仗吗?他们良渚人不是逢战必胜吗?他们良渚侵略军不是很嚣张、一路挺进吗?那就让他们嘚瑟好了,那就让他们来好了,等他们嚣张够了,就一口气收拾掉他们!

具体怎么做呢?黄帝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

黄帝收缩了主力,先“退居幕后”,“躲”到河北境内去了,而派一些杂牌军,层层设防,层层阻击,一来迟滞蚩尤军的进攻,争取准备决战的时间;二来是要消耗蚩尤军主力的有生力量,为决战创造优势;三来是要让蚩尤军日益骄傲轻敌,利于决战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四来是要吸引蚩尤军北上,让其战线拉长,加大补给难度,使其成强弩之末。

就这样,蚩尤军在北上的过程中一直没遇到炎黄联盟的主力,每一道防线,蚩尤军团都好像是拳打窗户纸一样,一捅就破,久而久之,蚩尤军团开始弥漫着一股盲目乐观情绪,越打越忘乎所以,不觉已经进入了冀南地区,已经离其大本营千里之遥。

影响中国历史的20场战争,一部另类的“中国通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史海求索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影响中国历史的20场战争,一部另类的“中国通史”第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