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轨是一个一心一意为了北周长远发展鞠躬尽瘁的人,宇文赟如此不成器,他心中忧愤。就找了小内史贺若弼诉说,皇太子照这样发展下去,必定不能担当大任。贺若弼也赞成他,劝他还是要向宇文邕建议。可是贺若大人做人也太不仗义了,王轨他听了贺若弼的激励,雄赳赳气昂昂的对宇文邕慷慨陈词:“皇太子天性凉薄,恐怕难成陛下大任。
这本是陛下的家事,微臣见识有限,不足以论是非。可是陛下也认同贺若弼有文武奇才,他也同样因为此事忧虑,若是我说的陛下还难以相信,不如听听贺若弼是怎么说的。”王大人把赌注都压在了贺若大人身上,可是贺若大人显然不是他那么直肠子的人。
周武帝召贺若弼进见,贺若大人进殿之后,就开始推脱责任:“皇太子在东宫一向表现良好,没听说有什么过失,陛下又是从什么地方听说了这样的话?”既然贺若弼不肯背书,这件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但是皇帝不追究了,不代表王大人不要讨个说法的。
两人退出大殿,王大人的风凉话就说上了,他讥讽贺若弼:“我平生为人,知无不言,今天是你反复无常,你这个骗子。”贺若弼也有话说:“今天的事情,全是你的过错。皇太子是什么人,那是国家的储君,岂是能够轻易指摘的。稍有不慎,就有灭门之祸。我本来是和你私底下评论人物,谁让你说出来的!”这倒也是,王轨听了他的话,也觉得有道理,他沉吟许久,说道:“我一心为了国家,从来没有为我个人考虑过。今天这样出来对质,确实不是一个好的方法。”
这件事也就这么算了,宇文邕是一个明白事理的君主,他也知道自己的儿子不成器,可是诸皇子之中,就宇文赟是最大的,其他的皇子都太小了。不让他做太子,其他的孩子更是指不上的。所以也没有怪罪王轨。
后来更是发生了一件乐事,武帝过生日,王轨上前祝寿,不知道他是平时就举止轻脱,还是喝多了管不住行为。他一把抓过了宇文赟的胡子,笑嘻嘻的说:“可爱好老公,但恨后嗣弱耳!”大家不要想歪,这个老公不是今天意义上的老公。宇文邕也深深赞同他的说法。可是还没等到他的儿子们长大,宇文邕也去世了。
这下就是瘸腿老公,也只能是扶上马了。宇文赟是为周宣帝,北周不靠谱的皇帝只有这么一个,可是就是他毁掉了北周的基业。北周灭掉了北齐,横扫中原,在对南陈的战役之中也是节节胜利,眼看就能够统一全国,可惜还没到四十岁的宇文邕就早早的辞世了。宇文赟的资质守成都困难,更别指望着能够一统江湖了,于是,孱弱又昏庸的宇文赟招来了早就羽翼丰满的杨坚,这只小黄雀就把北周的霸业吊在自己嘴里咯。
宇文赟登基之后,迅速把郑译招了回来,成为近臣。王轨呢,他也知道自己祸事临头了。他对亲友们说:“我在先朝之时,都是为了社稷着想,才会有那些行为。所以我今天的下场,是可以预料的。我现在所在的徐州,地控淮南,又能够联络强敌。若是为了自身计,搅动风云易如反掌。但是忠诚节义,不可违背。况且先帝与我有厚恩,我每每想要以死报答。怎么能够因为得罪了嗣主,就打算背叛先帝。我今天在这里坐以待毙,都是因为一个义字。希望千载之后,仍然有人能够了解我今日的苦心。”虽然,他的这份心意我可以体会,可是为了宇文赟,这一切真的值得吗。
大象元年,宇文赟派遣内史杜虔信到徐州杀害了王轨。御正中大夫颜之仪苦口婆心的劝说他不要陷害王轨,可是宇文赟早就记恨王轨,根本听不进去。他都没有找个适当的理由就赐死了王轨,王轨忠贞为国,且有大功,如今却无罪受死,天下之人无不惋惜。
138.北周大将军韦孝宽当时镇守在要塞玉璧,高欢率精英部队前来攻城,可是相持日久,韦孝宽居然也不投降,而高欢也不能获胜。于是双方就开始玩儿起了心理战,打起了嘴炮。不过既然是动嘴,那就不能自己亲自上阵,高欢让祖珽代为转达自己的意思:“我没听说你们有救兵过来,你怎么还不投降。”
韦孝宽对这种挑衅不屑一顾,他给祖珽回了一封信,信中讲到:“我城池坚固,粮食吃不完。这进攻的兵马总是最辛苦的,我们这些守城的就只是以逸待劳而已。岂有只打了一个月就要救援的道理。我看倒是你们小心到时候回不去吧。我韦孝宽乃是关西男子,顶天立地,定然不做投降将军,你放心好了!”
这祖珽最是擅长阴谋诡计,既然韦孝宽的意志不可动摇,就转而打起了军士们的注意。他在城中散播传闻:韦城主是受人恩惠,还能拼死效忠,你说你们这些普通士兵,有得不到什么赏赐,何必赴汤蹈火,傻不傻啊你们。不仅如此,他还向城内投射书信,悬赏能够斩了韦孝宽的壮士,许以高官厚禄。可拜太尉,封开国郡公。汤沐邑万户,锦缎万匹。
韦孝宽是京兆杜陵人,世代为三辅著姓,小的时候那也是博涉经史,很有才华的,只不过是身逢乱世,投笔从戎而已。要说打嘴炮,还说不好谁能占上风呢。韦孝宽防守严密,高欢苦战六个月,居然还是不能下城。将士死伤者十有四五,自己也是穷极生病,只能趁夜遁走。高欢身为一代雄主,这种趁夜跑路的行为想必他也是很窝火的。
韦孝宽战功赫赫,最后居然还是善终的,纵观南北朝历史,也是很不容易的。他不仅是擅长征战,还颇有些小计谋。韦孝宽有个参军名叫曲岩。此人颇知占卜,北周天和五年,经过他的一番测算,他大胆估计:明年东朝必大相杀戮。韦孝宽听说了他的占卜结果,立刻认识到这是一个相当难得的好机会,正是可以借来搅乱北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