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宇文护迎母
大冢宰宇文护是周文帝宇文泰的侄子,他曾经在北周朝廷称霸一时,为人也是心狠手辣,先后杀掉了孝闵帝宇文觉和明帝宇文毓。但是如此工于心计的人也有弱点。那就是他的妈妈阎氏。
东西魏分裂之时,正是北方战乱最多的时候,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在战乱之中都难免遭受苦难。宇文一家也在逃难。可是宇文护虽然回到了周国境内,但是他的妈妈却被东魏俘虏,到这时已经是北齐的俘虏了。
这件事说来话长,那时北周经常联合突厥的部队,夹击北齐。齐国的长城防线已经失守,这之后,突厥就年年都要和周来这么一次联合作战,攻击齐国。最成功的一次,已经打到了齐国重镇晋州。这样下去不行啊,高氏一族害怕的不得了,于是就想和北周通和。可是通和也要有筹码不是,现在周强盛,想跟人家谈人家也不见得会理。正巧发现宇文护的妈妈阎氏居然还活着,之前在中山宫为奴婢,现在已经八十岁了。这下好了,北周当时虽然是宇文邕当皇帝,可是实际朝政都控制在宇文护的手里。他的妈妈那是极好的筹码。
北齐就将阎氏还活着的消息告知了北周,宇文护这时已经和妈妈失散了三十五年,根本就想不到妈妈居然还活着,听到消息,喜出望外,宇文护可是个大孝子。但是关于这件事其实也是众说纷纭,我是向着北周说话的,为什么这么说,还是等我慢慢分析。
为了使宇文护能够更加体会到母子情深,进而暂缓攻击齐国,高氏还专门以阎氏的口气给宇文护写了一封信,这信的内容情词恳切,然后带上了阎氏一直珍藏的宇文护小的时候穿过的锦袍一件。宇文护时隔三十五年,再次收到母亲的来信,感激非常,他捧着锦袍,哭的像个孩子。
不管怎样,他对母亲的感情是真挚的。后来他也给北齐回了信,希望能够很快的见到母亲。可是北齐这时的态度是很不真诚的,他们把宇文护的姑姑先期放了回来,偏偏不放阎氏。对于这件事情,北齐是有不同的解释的。
高澄拿着宇文护的回信,询问大将军段韶的意见,段韶认为,周国一直是反复无常,没有信誉。他们和突厥联合,侵扰我国,我们不能这么轻易的放了他的妈妈。这也没错,可是既然不想放,就不要勾引人家嘛。于是几次三番的书信之下,北周这边宇文护也着急了,毕竟姑姑已经早就回来了,期盼的妈妈却还是没到,他和朝野商议,再不行,就打到齐国去。商议还没结束,齐国就送还了阎氏。你们看,总的来说,北齐还是比较怂的。
宇文护和母亲失散了这么久,一时之间简直是什么好东西都想给她。她的居所极尽奢华,每到逢年过节,宇文邕都要带着宗亲到她家拜访,阎氏过生日,宇文邕会亲自给她敬酒祝寿。可以说,很多事情都是宇文邕在忍耐,这些在古代都不应该是皇帝会做的事情。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次大的战役,也许现在提到他,大家还会觉得我污蔑人呢。
109.这古人好酒有的时候也是毫无节制,劝起酒来真是让人难以消受。北齐有个高季式,高澄非常宠信他。他自己有一大爱好,那就是喝酒,因为喝酒还闹出过不少笑话。
话说,高季式有酒友光州刺史李元忠,他们经常在一起豪饮。可是自从李元忠到了光州做官,这种机会就越来越少了。一天夜里,高季式又纵情豪饮,忽然想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李元忠居然不能同饮,心中不免遗憾。不过他向来是个不拘小节,豪放不羁的人。这点小事难不倒他。他让随从取出一壶好酒,从自己的封地济州飞奔到光州劝酒,这个济州和光州的距离究竟有多远呢,基本上就是现在的济南到潍坊的距离,离得这么远,他居然能让侍卫去劝酒,不由得想到此人脑洞真的是向黑洞一般。如此荒唐事,朝廷知道了,居然也没有处理他,可见对他确实是很宽容。
不过,高季式的劝酒之旅还没有结束,更可笑的在后面,黄门侍郎司马消难,正是左仆射司马子如之子,也是当朝的贵公子。一天吃多了,正想找个地方消食,就找到了高季式让他跟自己喝两盅。高季式估计心里都乐开了花,平时真是寻寻觅觅都没人陪他喝酒,今天居然有主动找上门的,这还能让他溜走。这高季式就没玩没了的给司马消难倒酒,喝了一杯,再来一杯,真是一杯一杯又一杯,眼看着天就黑了。
司马消难心想再不走,这城门就要关了。于是就向高季式请辞,没想到高季式好不容易盼来了个酒友,怎么可能轻易放走呢,他是死活不肯。这一下就惹怒了司马消难,他说:“我是黄门侍郎,天子侍臣,我怎么能够不上朝呢,这且不说,我已经是一宿不归了,我爹一定记着找我,今天你还要留我在这里喝酒,小心我挨骂,也少不了你的!”说着还摆出了愤怒威胁的表情。
可是你高爷爷是谁呀,他能让你吓唬了。高季式早就知道这小子心里想的是什么,他说:“你一口一个黄门郎,又说回去晚了,父亲要责怪,你是不是想要拿权势压我一头啊,我高季式自是能够死得其所,才不害怕。”你们说他这人讲理不讲理啊,人家就是想回家而已,你不让还扯到什么死不死的,思维太跳跃了吧,真能曲解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