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正在华谷的斛律光就像押错了考题的学生一样措手不及,只能眼睁睁看着宇文宪把自己新筑的城堡夷为平地。
面对宇文宪咄咄逼人的攻势,北齐方面毫不示弱,马上派出段韶、高长恭两大名将率军前来增援,很快就到了柏谷(今山西新绛西南)。
柏谷城全是用石头所筑,坚固异常又高达千仞,诸将都认为难以攻取。
然而段韶却微微一笑:头上长角的动物一般都是吃草的,看起来难办的事其实往往并不难办。此城地势虽高,面积却不大。只需用火弩射之,一天即可将其烧毁。
随后他下令攻击,果然如他所料,没费什么劲就攻下了柏谷,随后北齐军乘胜向定阳进军。
此时宇文宪早已在定阳的外围筑好了城堡,又挖了一道很长的战壕,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宇文宪亲自督战,北周军依靠这条壕沟顽强防守,段韶、高长恭率领的北齐大军虽然全力猛攻却依然无法突破,最后只得退军。
汾北战事暂时告一段落,河南一带却突然再起波澜。
趁着北齐军主力都被吸引在汾北、河南空虚之际,另一路北周军在陈国公宇文纯(宇文泰第九子)的率领下,在河南发动了凌厉的攻势,战果极为辉煌——一下子攻克了宜阳等九座城池。
北齐三杰对此岂能置之不理?
很快他们就做出了反应——斛律光率军五万前往宜阳,段韶和高长恭则再次兵出汾北。他们的意图非常明显:不仅要拿下宜阳,取回自己的本金,还要在汾北拿到日息五分的高利贷利息。让你偷鸡不成蚀把米,不,是偷鸡不成蚀头牛!
对北齐军的这一手,宇文护也不是没有防备。他早就让参军郭荣在姚襄城南、定阳城西筑起了一座新城,又挖出壕沟,重兵把守,阻截了段韶的前进道路。
没想到段韶却绕过了郭荣新城,兵锋直指河东重镇姚襄城。
姚襄城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羌族首领姚襄所筑,位于今山西吉县西南黄河壶口瀑布附近,西临黄河,地势险峻,易守难攻。
但所有的难都是相对的。
再好看的衣服穿在奇丑无比的人身上都不好看,再难攻的城池落到老谋深算的段韶手里都不难攻。
他派人偷偷潜入城内与守军联络,里应外合,没费吹灰之力就攻下了姚襄城。
随后段韶向西迂回,包围了定阳。
北周定阳守将是汾州刺史杨敷,他一面率军固守,一面向宇文宪求救。
宇文宪急忙前往援救,却遭到了北齐军的顽强阻击,无法前进。
定阳就这样成了一座孤城。
杨敷亲当矢石,拼命死守,然而毕竟众寡悬殊,一个月后,他还是陷入了绝境——外城被攻破,粮食也濒临断绝。
就在北齐军胜利在望的时候,总指挥段韶却病倒了。
在病床上,他强撑病体,对高长恭面授机宜:定阳守军里无粮草外无救兵,只有突围一条路可走。此城三面都被深涧环绕,要突围只有东面一条路可走。所以你只要在那里设下埋伏,必能活捉杨敷。
高长恭依计而行。
段韶的预测就像我对老婆许下的诺言一样——从不落空,当天夜里杨敷果然很配合地从东面这条路突围而出,钻进了北齐军设下的埋伏圈,杨敷全军覆没,自己也成了俘虏。
被押送到邺城的杨敷坚贞不屈,拒绝了北齐人的劝降,忧愤而死。
顺便说一句,杨敷出身于弘农杨氏,是杨愔的族侄,他的儿子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隋朝名将杨素。
在段韶高歌猛进的同时,南路的斛律光打得也很顺利,他与北周军在宜阳城外多次交战,连战连捷,连续攻取了北周军四个城堡,凯旋而归。
旷日持久的宜阳、汾北之战就此结束。
打网球时很管用的一条战术就是要利用球场的长度和宽度,一会打对方网前,一会拉对方底线,一会攻对方左边,一会吊对方右路,通过大范围的调度转移,让对方手忙脚乱,顾此失彼。
这一战周齐双方的战术也是这样,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在七百里的战线上,一会北齐趁北周军主力都在宜阳时攻汾北,一会北周趁北齐军齐聚汾北时打宜阳,双方大范围的来回扯动,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最终双方互有得失,北周军虽然取得了宜阳这一河南重镇,但却丢失了汾北的大片土地,两相比较,略居下风。
而北齐军的损失更多的是在战场外:北齐三杰中资历最老、处事最稳重的段韶在汾北前线得了重病,回到晋阳后不久就去世了。
段韶忠亮仁厚,智勇兼备,在长达四十年的戎马生涯里,历事高家三代七主,对国家一片忠心,对自己毫无野心,战场上让人放心,做事情本分小心,是北齐军界当之无愧的核心。
段韶的死,让风雨飘摇的北齐帝国失去了一个强有力的支撑,抵御外敌的所有压力全部压在了斛律光和高长恭两人的身上。
但斛律光和皇帝高纬之间却产生了裂痕。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斛律光率军从河南前线班师回朝,在距离首都邺城还有很远的时候,后主高纬就下达了圣旨,要求部队立即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