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看到高殷这个可怜样,娄昭君也不责骂他了,她随后把矛头指向了李祖娥:岂可使我们母子受到这个汉人老太婆的算计!

李祖娥慌了,她这人从来就没什么主见。她的人生信条是两个成语:随遇而安,随波逐流。

听到这句话后,她赶紧跪下谢罪。

她知道他们母子根本不是娄昭君和高演母子的对手,再不求饶,恐怕命都没了!

眼见气氛太过紧张,老道的娄昭君又把口气缓和下来,安慰李祖娥说:你放心,高演并无异心,他只是为了自保而已。

高演也叩头不止。

接着,娄昭君又给了高殷一个台阶:你为何不安慰自己的叔叔!

高殷这才结结巴巴地说出话来:即,即,即,即使是,天子之位,你拿去都行,何况,何况,是这些汉人!只要给侄儿留一条命就行,我马上,马上就离开这里,这些人任由叔父处理!

随后他就低着头,如释重负地逃离了这个让他几乎要窒息的地方。

既然皇帝表明了态度,高演也不再客气,他马上命高归彦杀掉娥永乐,并把宫中的侍卫全部换掉。

随后他又下令把杨愔、燕子献等人悉数处死。

几个人中,死得最惨的是郑颐,由于高湛以前曾和他有过矛盾,因此高湛借机报复——他先拔掉了郑颐的舌头,再砍去其手脚,折磨够了才将其杀死。

娄昭君参加了杨愔的葬礼,她让人用黄金打造了一只眼睛,亲自把它放到了杨愔的眼眶里。

哀乐凄切,对灵柩晚,骤雨初歇。丧事痛哭无绪,留恋处,棺材催发。

执手看着金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苍天阔……

娄昭君泣不成声,哽咽着对女婿作出了自己的评价:杨郎忠而获罪!

之后自然是高演大权独揽,他担任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集军政大权于一身;高湛则担任太傅、京畿大都督。

几个月后,高演在母亲娄昭君的支持下,废高殷为济南王,自己登上皇位,是为北齐孝昭帝。

娄昭君只对高演提了一个要求:必须保证济南王的生命安全!

第十章、史上第一屠龙刀

二十九、弑君帽子戏法

几乎在高演登基的同时,西面的北周也换了新的皇帝。

即位不到三年的北周明帝宇文毓死了。

宇文毓是在公元557年9月即天王位的,时年24岁。

史称宇文毓“宽明仁厚”,这也是宇文护之所以要拥立他的原因之一,因为所谓“仁厚”,换句说法就是“老实”,“老实”换句说法就是“软弱”,宇文护觉得这种性格的人应该是蛮适合做傀儡的。

然而,这次他失算了。

想不到宇文毓虽然外表看上去忠厚老实,却是个外柔内刚的人,只要他认为对的事情,他就会坚持到底。

刚上台没多久,他就在立后的问题上和宇文护产生了冲突。

宇文毓的正妻是独孤信的大女儿,照理是王后的天然人选,但宇文护却极力阻挠,因为独孤信是被他杀掉的,他觉得独孤氏母仪天下后会对自己不利,因而希望另立他人。

然而宇文毓却坚决不肯让步,和宇文护抗争了整整四个月。

由于宇文毓的要求不仅有理有据有节,而且合情合理合法,相比之下,宇文护的理由则根本无法放到桌面上,所以最后还是皇帝取得了胜利——把独孤氏扶上了王后的宝座。

可惜独孤氏红颜薄命,仅做了不到三个月的王后就撒手人寰——是正常死亡还是另有蹊跷(有人猜测她死于宇文护的暗杀),我们不得而知。

宇文毓这种强硬的个性让宇文护心里非常不安。

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也为了试探皇帝的态度,他想了个以退为进的办法。

公元559年正月,宇文护上表要求归政,把权力还给皇帝——但这个权力带有折扣,不包括军权,调动军队的权力仍控制在宇文护手中。

宇文毓毫不客气,照单全收。

他工作勤奋,思路清晰,把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很快获得了群臣和百姓的认可。

亲政不久,他就废掉天王制,正式改称皇帝,同时颁布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制度,随后又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人事任免,甚至开始插手军队将领的任命。

宇文护终于沉不住气了——宇文毓年龄越来越大,威望越来越高,自己也越来越没理由继续把持兵权,而一旦失去了兵权,自己不就任人宰割了么?自己树敌这么多,会不会有人向他反攻倒算?

他每日每夜地想,没日没夜地想。

越想,他越有危机感;

越想,他越没安全感。

经过再三考虑,他决定把宇文毓拉下马——我退一步你就进一步,宇文毓你实在是太不知趣!我可是佛挡杀佛的宇文护,不是扔哪是哪的破抹布!

但宇文毓深孚众望,很得人心,宇文护不可能像废掉宇文觉一样名正言顺地废掉宇文毓。

怎么办?

明的不行,就来暗的,他的办法是投毒。

他在御膳房里早就安插了自己的亲信——厨子李安。

公元560年4月,宇文毓吃了李安做的糖饼,很快就不行了,在弥留之际,他强撑着病体,传下遗诏:朕的儿子年幼,不堪重任。由鲁国公宇文邕继承帝位!

没过多久,他就溘然长逝。死后谥明帝,庙号世宗。

彪悍南北朝之铁血后三国》小说在线阅读_第6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云淡心远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彪悍南北朝之铁血后三国第6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