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在一段时间内蒙蔽一个人不难,难的是在一段时间里蒙蔽所有的人,更难的是在很长的时间蒙蔽所有人。

但高洋做到了。

他的演技,他的心计,让人叹为观止。

小子我曾经在百度搜索“史上最能装的皇帝”,高洋的名字赫然出现在第一页。

他的确当得起这个称号。

此时高澄突然离世,几乎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在年轻的高洋身上。

高洋当机立断,让高岳、高隆之、司马子如、杨愔等人留守邺城,自己则立刻赶往晋阳(今山西太原)。因为邺城虽然是都城,但东魏真正的权力中心在晋阳,高家的嫡系部队也驻扎在晋阳一带,只有控制住了晋阳,才算是真正控制了国家。

临走前,按照惯例,高洋入宫向孝静帝辞行。

他率领八千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来到皇宫,两百名手按刀剑的武士簇拥着他进入宫内,进殿后,他看也不看皇帝,只是冷冷地说了八个字:臣有家事,须去晋阳!

随后他拜了两拜,不等孝静帝回答,便转身离去。

孝静帝呆若木鸡。

此前他也已经听说了高澄的死讯,忍不住欣喜若狂地对身边人说:大将军死了,这是天意啊,我可以重新掌权了!

然而在看到高洋的表现后,孝静帝却彻底焉了:此人似乎更加跋扈,朕不知死在何日!

孝静帝元善见人如其名,的确可谓善见——善于预见,他的预感非常正确,两年后他就将被高洋所毒死。

事实上,孝静帝文武双全,能力颇强,魏书上说他:好文学,美容仪。力能挟石狮子以逾墙,射无不中。从容沉雅,有孝文风。

但他生不逢时,始终有心无力,虽然他一直都很想发愤图强,然而在现实中他却只能发闷徒想。

小子我曾经在百度搜索“史上最屈辱的皇帝”,第一、第二、第三全是同一个名字——孝静帝元善见。

我为孝静帝感到悲哀。

再说高洋。

到晋阳后,高洋立即大会霸府文武,思维敏锐,神采飞扬,与先前判若两人——以前的高洋很沉默,现在的高洋很幽默;以前的高洋什么都不知道,现在的高洋什么都头头是道。

在场的所有人都对他心悦诚服。

为了争取人心,高洋对高澄留下的一些弊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改。

为了笼络权贵,高洋又把崔季舒、崔暹这两个树敌过多的高澄的爪牙发配到了边疆。

东魏的朝政很快就稳定下来了。

几个月后,高洋正式接班——他几乎继承了大哥的全部头衔——被晋封为齐王、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

但高洋并不满足,他的目标是当皇帝。

然而支持他的人很少很少,比当今社会爱看纯文学的人还少,仅有黄门侍郎高德政(出身于渤海高氏,高敖曹的族人)、散骑常侍徐之才、北平太守宋景业等少数几位心腹;反对他的人却很多很多,比当今社会爱打麻将的人还多。

最先表示反对的是其生母娄昭君,娄昭君把高洋叫去,把他臭骂了一顿:你父如龙,你兄如虎,尚且不敢妄据天位,你是什么东西,敢行禅代之事!

高洋感到很伤自尊,把老太太的话转告给了徐之才。

能言善辩的徐之才笑了:大王,正因为才能不如父兄,所以您才必须早登大位啊!

除了娄昭君,斛律金、司马子如、高隆之等元老重臣也都纷纷表示反对。

兹事体大,高洋也不敢随便决定,便召集群臣开会讨论此事。

长史杜弼坚决反对:不行啊。如果我们接受了魏帝的禅让,那么关西的宇文泰攻打我们就师出有名了。

徐之才反驳道:宇文泰的想法其实和大王是一样的。他看到大王称帝,正好借坡下驴,也代魏自立,怎么可能来打我们?

杜弼哑口无言。

不过看到反对的人实在太多,高洋也觉得不可操之过急,因此这事暂时搁置了下来。

但他不是那种轻言放弃的人,他想做的事就一定要做成,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没有机会就创造机会。

他与几名心腹反复商量,却始终想不出太好的办法。

正如喷嚏总是在不经意间打出来,灵感也总是在不经意间产生。

高洋突然有了主意。

你们不是迷信吗?那我就用天意来说服你们。

他先是铸造金像(当时盛行的一种占卜方法),结果一次成功。

接着他又请宋景业用筮草占卦,得到一个乾卦,一个鼎卦。

宋景业的解释是:乾,意为君,鼎,意为五月,应于五月受禅。

也有人有不同意见:这个不妥啊。算命书上说,五月上台的话,最终会死在官位上。

宋景业对此厉声驳斥:你有没有脑子?大王是去当天子的,天子当然是终身制。这不正是大吉大利的事情吗?

高洋心中大悦。

经过高德政等人大造舆论,宣扬高洋代魏称帝为天命所归,加上高洋本人的意志十分坚决,群臣的态度也逐步发生了变化。

大家逐渐想明白了一个道理:

再青春的萝莉,迟早会变成大妈;再强盛的王朝,也会有衰亡的时候。元氏当灭,高氏当兴,这也许真的是天意所在。如今的元魏早已名存实亡,天下本来就掌握在高家人手里,高洋称帝只不过是一个形式而已。

一个人脱下中山装换成西装,他还是那个人;朝廷由姓元的皇帝换成姓高的皇帝,它也还是那个朝廷。既然如此,何必一定要反对呢?

因此群臣反对的声音渐渐变小了。

高洋觉得时机已经成熟。

在他的授意下,在杨愔、高德政等人的悉心安排下,加九锡、劝进、推辞、再劝进、再推辞、再劝进、被迫接受……

禅代工作一步步进行得有条不紊,非常顺利。

公元550年5月10日,高洋在邺城南郊接受东魏孝静帝的禅让,正式登上帝位,改年号为天保,国号齐,史称北齐。追尊父亲高欢为献武皇帝,庙号高祖;大哥高澄为文襄皇帝,庙号世宗。

彪悍南北朝之铁血后三国》小说在线阅读_第3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云淡心远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彪悍南北朝之铁血后三国第3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