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可是德军官兵找到苏军坦克时,他们却发现苏军坦克藏得十分有技巧,大部分车体埋在土里,少部分车体在外面,就算他们这些德军训练到位,技术好,也不可能保证在战争状态下准确击中苏军炮塔。

这种情况下,德军的训练优势无法发挥,而由于树林的遮挡,德军的装甲车无法排出恰当的阵型,这又使德军的坦克协同优势难以发挥。

待得德军坦克被埋地的苏军坦克消耗掉一部分之后,其它没有埋入地下的苏军坦克也除去伪装,加入战团。随着苏军生力军的加入,苏军坦克居然还能形成局部以多打少的场面。

仗打成这个样子,德军第25坦克团吃不住了,该团团长勒坦堡上校,曾经在闪击法兰西的战役中重创英国第1装甲旅的骑士铁十字勋章获得者,在提交给上级的作战报告中这样写道:“这是我坦克战生涯中所经历过的最残酷的战斗。”

德军第7装甲师的师长听说苏军的阻击部队极为扎手,立即点齐手下的部队,也进入树林厮杀。只要德军坦克一进入树林,顿时就优势尽失,他们不得不在树林里跟苏军玩捉迷藏。于是,第7装甲师一时间居然跟苏军第5坦克师打成了平手。

霍特听说苏军的一个装甲师居然挡住了自己部队的进攻,他首先觉得惊异,接着他又觉得在涅曼河附近耽误时间可不行,于是他命令其它部队跟进,利用数量优势,吃掉苏军。

待得德军的其它部队赶到战场附近,大伙儿合计了一下,觉得再派坦克加入战团不合适,因为树林这种地形不适合打大规模坦克战,用炮兵覆盖轰炸又怕炸到自己人。

商量来商量去,大伙儿一致决定让步兵去打苏军坦克,因为步兵可以利用树木的掩护,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苏军坦克旁边。只要步兵能够靠近坦克,坦克不过就是个毫无防备的爆破目标而已。

打定主意之后,德军所干就干,他们的步兵和工程兵分别拿着集束手榴弹和工程『炸』药,利用树木的掩护快速移动,逐步靠近苏军坦克。等他们抵达苏军坦克旁边,只需揭开盖子或者打开舱门,把『炸』弹扔进坦克,或者直接把『炸』药放到履带上,“嘭,嘭”几声,『炸』弹爆炸,苏军的坦克立马就会报销。

随着德军步兵的加入,胜利的天平逐渐向着德军倾斜。先前陷入苦战的德军装甲部队立即抓住苏军坦克被自己的步兵整的焦头烂额的机会,对着苏军坦克穷追猛打。

6月22日至23日,经过将近两天的激战,苏军第5坦克师有90多辆坦克被击毁,该师最终被德军击溃。

在击溃偶然遇到的苏军第5装甲师之后,德军第3装甲集群渡过涅曼何,一路攻下维尔纽斯,再折向东南进攻明斯克。

德军第3装甲集群行进在去往明斯克的路上时,并未遇到专门针对他们展开反击的苏军部队,他们只在逼近明斯克郊区的时候碰上了被巴甫洛夫安排去执行支援任务的苏军第21步兵军。

苏军第21步兵军碰上庞大的德军装甲集群,自然是要开战的,战斗的过程其实相当简单——苏军被德军狠揍,后果却相当严重——苏军第21步兵军溃败,在德军第3装甲集群和明斯克之间,再也没有一支成建制的部队,这就意味着德军可以直接进攻明斯克了!

6月25日,溃败的苏军第21步兵军将德军第3装甲集群出现在明斯克西北方向的消息传回明斯克,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所有的苏联西方方面军高层指挥官和政工人员全部震惊了。

这些人急忙对着地图,把霍特所部的进军路线看一看,接着又把古德里安所部的进军路线看一看,在分析一番,终于得出了一个令他们脊背发冷的结论——两路德军装甲部队打算在明斯克会师,以便消灭白俄罗斯境内的苏军部队。

为了防止西方方面军落入德军的包围圈,苏军统帅部派往西方方面军的代表(其实也就是监军),时任国防人民委员会副委员的沙波什尼科夫向苏军统帅部发出报告,极言德军势大,西方方面军的反击失败,突破苏军防线的德军极有可能设置一个大口袋,合围白俄罗斯的苏军。所以他希望莫斯科能够允许西方方面军撤出白俄罗斯,从而让德军的企图落空。

身在莫斯科的斯大林如果是在开战之初收到这等消息,说不定会下令把沙波什尼科夫给毙了,可是现在他却不会这么干,因为他被德军狠狠地教育了几顿之后,现实多了。

其实在苏德战阵爆发之初,斯大林同志还是很兴奋的,他当时挥斥方遒,指点江山,一度还在做着派兵攻入德国,解放西欧的美梦。

在6月22日那一天,斯大林同志的心情很不错,因为他在6月22日晚上收到一条好消息,该消息宣称前线苏军大败德军,苏军取得了巨大胜利。斯大林同志接到这条消息,他万分激动,他马上下令全军出击,反攻德国。

这个时候,斯大林同志并不知道,这个所谓的“好消息”是他那些害怕汇报坏消息会遭到惩罚的手下编造的虚假情报,苏德边境的战斗态势恰恰与这份情报所形容的完全相反。

6月23日,斯大林同志一直翘首期盼来自前线的战报,他本以为他接到的下一个消息必然是苏军攻克华沙,或者攻克东普鲁士首府柯尼斯堡之类的好消息。

可惜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从6月23日开始,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被放到斯大林的案头,这些消息总结一下,无外乎是德军屡战屡胜,苏军屡战屡败,德军大踏步前进,苏军慢吞吞地后退。

到了6月25日,被一系列的坏消息整的心情极度郁闷的斯大林同志早就已经把反攻德国,解放西欧之类的梦想抛到了九霄云外,他现在对前线的形式极度忧虑,这位生性多疑,多少有些脆弱的苏联最高领导人甚至又打起了跟德国和谈的心思。

就在这个时候,沙波什尼科夫的报告到了。斯大林同志看了沙波什尼科夫的报告,一点儿也不生气,因为这个时候再也不打算斥责前线的将士不肯卖力保卫苏联了,因为他通过这几天德军的表现,已然清醒地认识到了一个现实——德军战斗力比苏军强,苏军暂时打不赢军。所以为了保存苏联的有生力量,斯大林同志毅然决定同意西方方面军后撤。

西方方面军的高层得到莫斯科的回电,如蒙大赦,巴甫洛夫急忙派人坐飞机到前线各支部队去下发撤退的命令。

白俄罗斯境内的苏军听闻撤退的命令,都挺高兴的,可是他们随即又发现自己面临着一个非常巨大的难题——他们丢掉了绝大部分机动车辆,手里的弹药、粮秣和药品所剩无几,仓库又都在德国人手里,他们没办法获得补给。

反观德军这边,士气高昂,补给充足,光装甲集群就有两个,还有几千架飞机助阵。除了这些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苏军的绝大多数部队都在明斯克以西地区,而德军的装甲集群已然逼近明斯克,苏军撤退的速度未必赶得上德军占领明斯克,封死他们退路的速度。

这样来看,苏军西方方面军能否安然撤退的关键就集中到了苏军能否顶住德军的进攻,守住明斯克,为苏军撤退留下一条通道上了。

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小说在线阅读_第16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修武兴国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第16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