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一、陆军(我批准呈报的计划):

在被普里皮亚特沼泽地分隔成的南、北两个战区中,应将主力用于北部。在这里计划投入两个集团军群。

在这两个集团军群中,南部集团军群——在整个战线的中央——的任务是,以特别强大的装甲兵团和摩托化兵团,从华沙周围及其北部地区实施突击,粉碎白俄罗斯境内的敌军。从而创造条件,使快速部队的强大兵力转而向北,协向从东普鲁士向列宁格勒总方向突击的北方集团军群,歼灭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敌军。只有在完成此项紧急任务并继而占领列宁格勒和喀琅施塔得之后,才可实施旨在攻占重要交通枢纽和军备工业中心莫斯科的进攻行动。

只有当俄国的抵抗力异常迅速地出现崩溃时,才有理由同时进攻两个目标。

在东方作战期间,第21集群的最重要任务依然是保卫挪威。其余兵力,在北部(山地军)首先应保卫佩萨莫地区及其矿井,以及北冰洋通道,以便尔后与芬军一起向摩尔曼斯克铁路实施突击,切断摩尔曼斯克地区的陆路补给线。

德军能否以较强兵力(2到3个师)从罗瓦尼埃米及其以南地区出发实施这一作战行动,取决于瑞典是否准许使用其铁路实施开进。

芬兰陆军主力的任务是,配合德军北翼的推进,在拉多加湖西侧或两侧实施进攻,以牵制尽可能多的俄军兵力,并占领汉科。

在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以南的集团军群,应力求在向心作战中,以强大的翼侧部队全歼尚在第聂伯河以西乌克兰境内的俄军兵力。为此,应从卢布林地区出发,向基辅总方向实施主要突击;而位于罗马尼亚的兵力则应跨过普鲁特河下游,形成一只远远向前伸出的用于包围敌人的“手臂”。罗马尼亚军队负责牵制在这中间的俄军兵力。

如果昔里皮亚特沼泽地南部或北部的会战取胜,就应在追击中力争:

在南方,提前攻占在国防经济方面占有重要地位的顿涅茨盆地,

在北方,迅速进抵莫斯科。攻占该城,意味着政治和经济上的一个决定性的胜利,此外,还意味着苏俄丧失了最重要的铁路枢纽。

二、空军;

任务是,尽可能削弱和排除俄国空军的作用,支援主要方向上的陆军特别是中央集团军群的作战行动和南方集团军群主要翼侧的作战行动。对于俄国的铁路,应视其对作战的重要程度或者予以切断,或者果断使用伞降和机降部队占领其附近的最重要目标(渡口!)。为能集中一切力量对付敌空军和直接支援陆军,在实施主要作战行动期间,对敌军备工业可不予以攻击。只有在机动作战结束之后,才考虑进行这种攻击——首先是针对乌拉尔地区。

三、海军:

在对苏俄的战争中,海军担负的任务是,在保障己方海岸安全的前提下,阻止敌海军逃出波罗的海。攻占列宁格勒后,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便失去了最后一个基地,随后就会陷入绝望的境地,因此,在此之前应避免较大的海战。

在消灭俄国舰队后,重要的是,应保障波罗的海海上交通畅通无阻,其中包括通过海上来保障对陆军北翼的补给(扫雷!)。

IV、各位总司令先生根据本指令而下达的所有命令必须基调一致,即现在的措施是为防备俄国改变其目前对我态度而采取的预防性措施。参加早期准备工作的军官的人数应尽可能少,其它有关人员则尽可能晚些时间参加,而且每个人的活动应仅限于其工作所需要的范围。否则,就有暴露我们准备活动—一其实施时间还根本没有确定———的危险,从而在政治和军事上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

V、我等候诸位总司令先生报告你们根据这一指令制定的具体计划。

国防军各军种应将各自的准备工作计划(包括时间安排)通过国防军统帅部向我报告。

(签字)阿道夫·希特勒

第十八章这次轮到了苏联

第一节德国向苏联摊牌

1941年6月22日凌晨3点过7分,苏联黑海舰队向莫斯科发来电报称,有大批来历不明的飞机正在接近,舰队已经进入一级戒备,请求指示。

3点30分,苏联整个西部国境都发来电报,声称很多地方遭到了密集轰炸,在天上扔炸弹的正是德国人。

苏联国防人民委员(相当于国防部长)与苏军总参谋长朱可夫意识到,苏德战争爆发了!

朱可夫立即接通了斯大林的电话,他将前线的情况和盘托出,他请求斯大林尽快拿出主意来,到底要不要立即采取措施应对德军的攻击?

电话那头的斯大林在沉默许久之后,才在朱可夫的连连催促下,下令苏联全军“猛烈还击,坚决歼灭来犯之敌”。然后,他又下令在克林姆林宫召开全体政治局委员会议。

4点30分,苏联的政治委员们匆匆赶到克林姆林宫,没多久,斯大林进入会场。大家发现他面色苍白,第一句话就是:“同德国大使联系”。

斯大林本来以为德国人的进攻将是一场双方都心照不宣的小规模冲突,他倒是很有信心教育一下德国人,让德国人不敢再打苏联的主意。

但是他万万没想到,德国人会在整个战线上发动全面的进攻,这已经远远超过了边境冲突的范畴,毫不夸张的说,这就是战争,是全面战争。

斯大林有信心打一场小范围的冲突战,却完全没有信心应付整个德国的全力进攻,他害怕了。

他此时最想做的事情是尽快了解德国人的意图,以便他作出相应的部署,他无论如何也不想就此与德国开战,他想不惜一切代价与德国取得谅解。

正当斯大林打算派人去寻舒伦堡说话时,舒伦堡却不请自来。有人报告说,舒伦堡正在克林姆林宫,要求会见苏联外长。

斯大林知道,德国人终于要对他们在边境地区采取的军事行动给出解释了,他急忙命令莫洛托夫去与舒伦堡相见,好歹先把德国人的意图搞明白再说。

莫洛托夫领命而去!

等候在会客室的德国大使舒伦堡的心情相当复杂,这位正派的德国贵族长期担任德国驻苏联大使的职务,一直致力于改善苏德关系,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亲苏派。

正是由于舒伦堡过分亲苏的态度,希特勒才特别命令无论如何不能让舒伦堡知道“巴巴罗萨”计划的存在。

舒伦堡直到1941年6月21日深夜,通过里宾特洛甫发来的电报才了解到德国即将入侵苏联这个事实。

那天晚上,他收到里宾特洛甫发来的电报时,发现这封电报与以往不同,它的封面标示有:“特急,国家机密,大使亲收”等字样。

在电报的开头,这样写到:“在接到这封电报以后,仍存在的一切密码文件都要统统销毁。无线电机要加以破坏。请您立即告知莫洛托夫先生,您有紧急的事情要通知他,然后向他发表下列声明。”

舒伦堡看了看那个声明,它是德国政府为了进攻苏联而寻找的理由,或者也可以说是借口。

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小说在线阅读_第14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修武兴国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第14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