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聪明人斯大林就这样凭借他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对所有这些情报全部加以否定,他坚持认为希特勒在不解决英国之前,一定不会进攻苏联。

直到1941年5月中旬,一些彼此有关联的事情接连发生,才促使斯大林的观点逐渐转变。

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谈论德国即将进攻苏联这件事,这在莫斯科的外交圈里也是每日必谈的话题。

俗话说,谎言重复一千遍也就成了真理,既然所有人都众口一词的说德国即将进攻苏联,那么此时斯大林多少也信了几分。

几乎也就是在斯大林内心有所松动的同时,驻留在苏联的德国人的一系列行为更加重了斯大林的疑虑。

德国驻苏联大使馆的那拨人,对希特勒的企图一清二楚,他们对很怕一旦战争爆发,苏联人会对他们这些驻留在苏联的德国人下毒手。

也许这些使馆工作人员可以为了德国的事业而献身,但是他们的家人并非政府工作人员,无需为了国家的事情而丧命。

所以,这些德国驻苏联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为了他们家人的安全,还在5月中旬的时候,就托人把他们所有的贵重物品以及他们的妻儿送回德国。

时任德国驻苏联武官克斯特林对德国大使馆工作人员的表现非常不满,因为这不就明摆着告诉苏联人,德国十有八九是要进攻苏联了,因为这些知道内情的德国人正在逃离是非之地!

克斯特林为了此事,特别写就一封长信给德国陆军情报局局长马屈茨,他在信中对德国使馆人员的做派大加讽刺,他表示使馆人员如此惊慌失措的表现必然会引起苏联人的怀疑,这样的话,“巴巴罗萨”计划还如何保密。

其实克斯特林大可不必如此认真,因为就算德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可以镇定如常,但是其他地方德国人还是会露出马脚。

比如,当时正在列宁格勒为苏联海军改装一艘巡洋舰的德国民用船舶建造师纷纷撤离。这些人的头头,业已退休的菲戈海军中将和他所有的女秘书也随之离开苏联。

除此之外,停留在苏联港口的所有德国船只都已返回德国,且不再有新的船只进入苏联,而苏联前往德国的所有船只却全部被扣留。

新年快乐,兄弟,感谢您一直以来的支持!

新年快乐,所有兄弟们,感谢您们一直以来的支持!

我会努力更新的!

克斯特林指责德国政府的这些做派,因为这简直就是战争的前奏曲,肯定会引起苏联人的注意。

不得不说,克斯特林所料分毫不差,德国人如此露骨的行为的确引起了斯大林的高度怀疑,他意识到德国有很大的可能性要进攻苏联,但他实在是不知道这种可能性有多大?

所以,他决定派遣莫洛托夫去试探一下德国大使舒伦堡,他将通过德国大使的态度来判断德国的意图。

莫洛托夫即将拜访的德国驻苏联大使舒伦堡,是一个典型的老派德国贵族,他刻板、不苟言笑、看待问题直来直去,向来不知脑筋急转弯为何物,属于那种说一句谎话就面红耳赤的实在人。

正是因为舒伦堡有如此显著的特点,希特勒才没有把德国即将进攻苏联的事情告诉后者。

元首这么做的目的,是防止这位正直的德国人因为从事带有欺骗性质的外交活动,就此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在苏联人面前露出破绽,从而被苏联人看出问题来。

1941年5月22日,莫洛托夫带着斯大林的疑问,询问舒伦堡,如何看待传的沸沸扬扬的,所谓德国即将进攻苏联这件事。

舒伦堡对“巴巴罗萨”计划一无所知,他真的以为德国的确是非常认真地想跟苏联保持盟友关系,所以他按照柏林的指示,以一副极为诚恳的表情回答说,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他信誓旦旦地表示,德军正在把8个师的部队从东线调往西线,如果德国真的要进攻苏联,为何要削减东线的兵力呢?

莫洛托夫听了这番话,心中大定,他对舒伦堡强调,苏联一定会恪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一切条款,努力维持苏德之间的友谊。

舒伦堡连连称是,莫洛托夫便起身告辞而去,他要马上把德国人其实无意进攻苏联的消息告诉斯大林。

斯大林听了莫洛托夫的汇报后,想必也许会高兴那么几天,但很快他就被新的不利消息所困扰。

1941年6月11日,随着“巴巴罗萨”计划中攻击日期的日渐临近,战争恐惧症在整个德国大使馆散播开来,很多大使馆的工作人员离职而去。

发生在德国大使馆的离奇事件肯定会引起苏联谍报部门的注意,因为苏联和德国是盟国,德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犯得着如此着急地逃离苏联吗?这肯定是德国即将发动战争的预兆。

斯大林此时已经不再指望从舒伦堡那里探明德国的意图,他打算让苏联的宣传部门发表声明,把苏德战争的传闻摆到台面上来,迫使德国政府公开表态是否确有此事,他将从德国政府是否回应这个声明,来判断德国人是否真的要打一场战争。

打定主意之后,斯大林便于6月13日,将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国防人民委员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副国防人民委员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元帅,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米哈伊尔.伊万洛维奇.加里宁等军政高层人员召至克林姆林宫,商讨如何应付目前的苏德局势。

斯大林首先向众人宣称,种种迹象表明,苏联采取的各种措施并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苏联与法西斯德国极有可能爆发军事冲突(请注意这个词汇)。他表示敢战方能言和,如果德国法西斯真的想挑起事端,苏联红军也应该适当作出反应,准备打一场日苏战争那样的边境战争,教育一下德国人,打消他们侵略苏联的想法。

不过,斯大林还是希望最好是不要与德国开仗,所以他随后又说:“莫洛托夫同志同时再采取外交手段。我想,我们同意这种做法。我们公开发表一个不长的声明。这么做的目的呢,一是为了让希特勒明白,我们已经知道他的计划。二是为了向全世界宣布,希特勒准备挑起战争,而这场战争将会波及世界各大洲,将会有几百万人死于这场战火之中,三是为了迫使希特勒公开表态。”

铁木辛哥心知斯大林主意已决,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他只是提醒斯大林:“他(希特勒)特可能避而不答。”

不待斯大林有所表示,加里宁便抢先道:“但是沉默本身就是最有说服力的回答。”

斯大林对加里宁的话深以为然,他马上便命令莫洛托夫先去造访舒伦堡,将此事先告知德国人,然后他又吩咐塔斯社在6月14日晚上播出这项声明。

1941年6月14日,莫洛托夫再次召见舒伦堡,他将塔斯社即将广播的那项声明的全文交给后者。莫洛托夫说,这项声明将在当天晚上广播,并将于第2天早上刊登在报纸上。

苏联政府的这项声明把英国和外国报纸上普遍出现的关于“苏德之间即将发生战争”的谣言,归咎于英国大使克里普斯。苏联人斥责这些“谣言”显然是荒谬的,是经不起推敲的,是反苏反德力量的笨拙的宣传伎俩。

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小说在线阅读_第14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修武兴国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第14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