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在刚开始派遣飞机前往苏联时,多少有些担心苏联人把他们的飞机打下来,所以也还是比较克制。起初德国派遣的飞机数目并不多,次数也不密集,而且仅仅只在苏德边境地区活动。
后来,随着战争日期日益迫近,且苏联方面并未对德国侦察机采取任何措施,甚至连外交上的抗议都没有提起过,德国人的胆子就大了起来。
1941年5月份,德军侦察机频频飞入苏联境内,有时竟然深入160公里之多。直到一架飞到苏联境内的侦察机由于机械故障而紧急着陆,苏军从飞机上搜出相机,未曝光的胶卷和一张破烂不堪的苏联地图之后,斯大林终于无法忍受了。
斯大林授意外交人民委员会向柏林正式提出抗议,苏联人宣称自1941年3月底以来,德机入侵苏联领空的事件多达80起。
当然,鉴于斯大林不想惹怒德国,这些抗议的基调是温和的,使用的词语都是些什么我方严重关切、请你们多加注意之类的温和性的语言。
柏林方面的答复通常也是敷衍性质的,德国人会故作惊诧地说:“有这种事?我们一定会调查清楚,请你们放心!”
说完场面话,德军飞机照样飞进苏联拍风景照,一点儿也不含糊。而苏联边防军尽管很想把这些嚣张的德国飞机给打下来,但是斯大林不下命令,谁敢擅作主张。
于是,由于斯大林始终小心谨慎地应付德国,并且约束他的手下们不去招惹德军。私下里,不少苏联人都说斯大林畏惧希特勒。
我认为持有这种想法的苏联人必然不在少数,这就好像钓鱼岛之争,我们的外交部始终不敢把话说的太硬,以至于我们认为中国政府是汉奸政府一样。
其实,斯大林并不惧怕希特勒,因为斯大林又不欠希特勒的钱,或者希特勒又不是斯大林的顶头上司,斯大林为什么要怕希特勒。
斯大林这么做的目的是示弱于德国,求得暂时的发展时机,用我们中国的话来说就是卧薪尝胆,等待时机,再向德国发难。
同样的,我们目前实力不济,还没有与日本和美国周旋的本钱,所以,不得不暂时忍让,让日本右翼和美国反华分子那些宵小之徒先得意一下,等到我们积攒了的足够的实力,再跟那些家伙算总账。
好,扯一点儿题外话,我们接着看苏联为了应付德国可能的入侵而做的准备。
斯大林在想尽一切办法讨好德国之余,也没有忘记使用外交手段来为苏联创造有利的战略环境。这体现在苏联对日本的态度上!
我们知道,日本始终把苏联当做假想敌,所以鬼子的精锐大军关东军始终盘踞在东北,未曾与华中、华北和华南派遣军一道进攻山海关以内的中国。
而苏联为了限制日本发展,就非常积极地支援中国的抗战。后来,日本鬼子军部里的“北进派”为了压倒“南进派”,决定派兵打一下苏联,试试苏军的成色如何。
当时,不少参加过日俄战争的老鬼子还是在用老眼光看待苏联,他们还以为苏联会跟沙俄一样不经打,所以关东军就在诺门罕挑起了事端。
结果,大家都知道,苏军在朱可夫的率领下,凭借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坦克大部队,将落后的日本陆军打得一溃千里,数不清的日军“玉碎”。
认识到苏军强横实力的日本人立马转变方向,打算到太平洋去寻实力严重受损的英国,以及表面实力不强的美国的晦气。
日本政府为了放心“南进”,特地派遣外相松冈前往欧洲,与斯大林谈判,看看能不能签订一个《互不侵犯条约》,让日军“南进”时没有后顾之忧。
当日本外相还在柏林跟里宾特洛甫和希特勒会谈,向德国盟友表明他们“南进”的战略意图,以及希望同苏联签订友好条约时。斯大林又在巴尔干半岛浑水摸鱼,打算给德国制造一点儿小麻烦。
我前面说过,元首为了确保将巴尔干半岛掌控在自己手中,以便为“巴巴罗萨”计划提供一个安全的后方,曾打算把南斯拉夫拉进轴心国阵营。
但是,南斯拉夫人不愿意加入轴心国,当德国人附庸国或者保护国,所以西莫维奇将军才发动政变。
新的南斯拉夫政府并未马上就倒向英国,它极有可能还是同意加入轴心国,而斯大林为了让巴尔干国家拖住德国,马上就告知南斯拉夫人,苏联愿意跟南斯拉夫签订互助条约,这样,南斯拉夫也许会因为有苏联的支持,而跟德国死磕到底,那么德军就会被困在多山的巴尔干地区,苏联也就更加安全。
南斯拉夫人自恃有苏联做靠山,也就真的不加入轴心国,而是幻想保持中立。结果,德军悍然入侵南斯拉夫时,超级实用主义者斯大林明目张胆地表示,发生在南斯拉夫的事情与苏联无关。结果,被苏联摆了一道的南斯拉夫就此被德军占领。
日本外向松冈到达莫斯科之后,斯大林待之以贵宾礼。在签订《苏日互不侵犯条约》之后,斯大林公开表示高兴。
在克林姆林宫举行的庆祝宴会上,斯大林不顾大国领导人的体面,亲自端着盘子给日本的几个使者送菜。他拥抱日本人,亲吻他们,并且还在他们周围跑来跑去,一副极为激动的样子。
让斯大林如此高兴,以至于他甚至有些失态的主要原因,倒不是日本跟苏联签订了和平条约,而是他通过日本人的表现,推测希特勒必然不会在1941年进攻苏联。
这是因为如果希特勒真的想在1941年进攻苏联,又怎么会允许盟国日本与苏联签订和平条约呢?
在日本客人走的时候,斯大林亲自把日本代表团送到月台,醉醺醺地跟日本人道别。他拥抱了纳吉将军,还有个子矮小的松冈,他在拥抱松冈的过程中,还顺便狠狠地亲了对方几口,搞得松冈同志很不自然。
斯大林笑眯眯地松冈说:“在欧洲没有什么可怕的,因为日苏已经签订了中立条约!”
听到这个话的松冈肯定会以为斯大林喝多了,在说胡话,因为日苏条约分明保障的是苏联远东的安全嘛!
也许松冈可能不会猜到,斯大林是因为判断出德国不会攻击苏联而高兴,才会说出上面的话。
几分钟以后,也就是日本人乘坐的火车驶离站台以后,斯大林一手扶着德国大使冯.德.舒伦堡,一边对后者说:“我们一定要继续当朋友。你现在的工作都要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说完这番话,斯大林又看见一个上校,当他得知此人也是一个德国人时,他对其吼叫道:“我们会继续当你们的朋友,不管发生什么事情!”
斯大林这么说,显然意有所指。他想表达的是,即便苏联跟德国的敌人南斯拉夫签订了同盟条约,但苏联并没有站在南斯拉夫一边反对德国。
还有,尽管德军飞机频频入侵苏联领空,但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苏德之间的友谊,至少在苏联积蓄足够的力量,进攻德国以前,肯定会地久天长。
在想尽一切办法安抚德国人,并且与日本人签订中立条约以后,作为一个头脑清醒的实用主义者,斯大林知道他不惜一切代价稳住德国的政策只能暂时保障苏联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