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我前面说过,德国与苏联之间签有经济互助条约。条约规定,苏联必须向德国输送粮食、石油和各种稀有金属等物资,而德国则必须用工业制成品、机床、甚至最新式的武器装备来回馈苏联。

双方的经济合作,在西线战役期间,还是比较融洽的。苏联和德国都在按照条约办事,双方的贸易大体上没有什么争议。

这种情况,直到希特勒决心进攻苏联之后,才逐渐改观。当时,希特勒授意经济部门对苏联方面百般刁难,不再按时发货给苏联方面。

苏联经济代表团对德国人的流氓行为很为恼火,他们将官司打至斯大林那里,希望总书记能为他们做主。

但斯大林在此时上的表现是息事宁人,他对德国方面的违规行为不置一词,他仍然要求苏联方面按照规定向德国输送物资,而不管德国方面是否同样也按照相应的规定条款向苏联输送产品。

除了这件事之外,还有一件事能够充分说明斯大林应付德国的时候,是多么的小心谨慎。

我们知道,打仗讲究一个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既然德国想要攻打苏联,那肯定就要对苏联进行相应的侦察,起码地图要搞几张,不然进攻的时候,连地方都找不着,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那么,德国人手里有没有苏联方面的确切情报呢?

答案是没有,因为希特勒以及德国军界并不认为苏联是一个劲敌,所以他们对苏联毫不重视。

这体现在当时德军的负责搜集西线情报的德国陆军情报局西线外军处,比负责东线情报的东线外军处要更受重视。我的意思是说,西线外军处得到的资金、设备和专业技术人才远远多于东线外军处。而东线外军处,不仅得到的资金和装备支持很少,甚至连技术人员也很稀缺。

比如,当时负责东线外军处的金策尔中将,原本只是一个步兵军官,根本就不是专业情报员,他对苏联一无所知,甚至还不会讲俄语。

金策尔中将的东线外军处所负责研究的国家,除了苏联之外,还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巴尔干半岛国家、还有中国和日本。这就使得金策尔只能拿出一部分精力来收集苏联的情报。

本来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与苏联的关系好到无极限,那个时候,搞到苏联的情报真可谓是易如反掌。

但是,当时老实巴交的德国人根本就没有想过要跟亲密的盟友翻脸,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利用这个有利时机来刺探苏军的情报,甚至连地图都没有搞一张。

后来,到了1933年,随着希特勒上台,苏德关系一度达到冰点,德国军方与苏联的联系也就断了。

由于希特勒一直想进攻苏联,所以从1934年开始,德国便通过波兰搞苏联的情报。

当时波兰境内有大量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因此它在边境地区多少还是有一些情报来源。

到了1939年春季,由于但泽问题,波、德之间交恶,这条获取苏联情报的线索又断了。

这下,德国对苏联的了解基本上为零。这体现在1939年9月份,当苏军派兵入侵波兰时,德军甚至连参战苏军的集团军番号都没搞清楚。

此后,德国获取苏联情报的途径改为从波罗的海国家和波兰东部难民中搜集,这些普通平民描述的情报有很大的局限性,德国情报部门能够获取的情报相当有限。

既然从外部获得苏联情报很困难,那么派人渗透到苏联内地,或者收买苏联人搞情报行不行呢?

答案是不行,因为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不答应,他们可不是吃素的!

首先,苏联的整个边境地区都被内务人民委员会的边防军牢牢控制着,这些边防军在警戒非法入境或者叛逃者偷越过境方面受过长期专门的训练。外国谍报人员很难进入苏联领土。

而即便有少量漏网之鱼能够进入苏联领土,也会因为苏联警察机关的搜捕、人口登记制度的限制,以及苏联公民必须携带身份证和工作证的规定而寸步难行。

其次,就算是能够合法进入苏联的外国公民,甚至是盟国的公民,比如外交人员和记者,都很难利用机会刺探情报。

苏联公民被要求不要跟外国人说话,或者不要跟外国公民说规定之外的话,如果哪个苏联公民胆敢说出哪怕一星半点儿苏联的事情,都会被投入劳动营,或者干脆被咔嚓掉。

无论什么身份的外国人,都很少获准在苏联境内旅行。而即便有少数几个幸运儿可以在苏联旅行,苏联方面也会派出专门人员贴身跟随,以便确保外国朋友只看该看的,不能看不该看的。

苏联人对外国人的防范程度,就跟我们的邻居朝鲜一样,这个大家可以体会一下。

当然,就算是在朝鲜如此严密的防卫下,仍然有所谓的“脱北者”,那么当然会有少量的苏联人可以偷越国境,进入德国,德国人可以通过这些偷越国境的人来更新他们的情报。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德国还通过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日本等渠道来获取与苏军战斗序列相关的情报。

这些情报有些是通过边境地区的观察得来的,有的则通过无线电侦听和无线电测向仪获得。

这可惜这种手段作用十分有限,这一方面是受到距离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因为苏军缺少技术性能可靠的电台,他们更喜欢使用电话和有线电报来进行联络。

如此,苏军在苏德边境地区的兵力配置情况,德军倒是搞得很清楚,但是德国人对苏联的内地,甚至对苏联的欧洲部分都一无所知。

自然的,希特勒当然不可能知道,乌拉尔地区、远东大铁路沿线、和中亚地区还有苏联的工业区,也不会知道苏联的兵力比他想象的要多得多。

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东线德军几乎打到了当时的俄国首都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基辅和罗斯托克,但是当时还并非机械化的德军对俄国糟糕的交通状况和地形基本无感,这就使得他们基本上没有认真考虑过在苏联这样一个交通不便,地形复杂的地方进行机械化作战会有哪些不便。

而作为进军最基本的参考依据,作战地图,德国人也没有搞到几张。或者说,他们即便搞到了几张地图,也是那种信息极不准确,且早已过时的旧货。

德国人无奈之下,只好冒险派飞机飞到苏联境内去拍航空照片,而且为了保证航拍照片的辨识度高,德军飞机又不得不在大白天低飞拍照,这样苏联人怎么可能不发现。

毫无疑问,苏联边防军肯定会发现德国飞机天天在他们头顶上飞来飞去,他们当然会把这些事情上报给国防人民委员会,且看领导们如何定夺。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飞机如果是罗马尼亚、芬兰、甚至日本等国的飞机,斯大林想都不想就会下令将其击落,但是,由于这些飞机是德国飞机,斯大林就不免要区别对待。

我说过,斯大林不想招惹德国,所以,他起初对这些德军飞机越境事件采取的措施是只当没看见。

作为一个实力还算强劲,刚刚打败亚洲强国日本的苏联来说,放任另一个国家的侦察机在自己的国土上飞来飞去。我只能说,斯大林当真是能忍。

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小说在线阅读_第13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修武兴国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第13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