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上述的场面话,我们并不陌生,但实际上,苏联并不像它自己所宣传的那样是个热爱和平的国家,而且它也并不是遭到了德军的突然袭击。

斯大林早就知道希特勒意欲进攻苏联,但是他毫不慌张,因为,他早已成竹在胸,深信他手底下的军队不仅可以挡住德军所谓的突然袭击,而且还可以迅速反攻德国,笑傲欧洲。

你若问我,斯大林同志何以如此自信,他凭什么?

斯大林同志凭借的是早就拟定好的进攻德国的计划,名曰“大雷雨”计划。关于这个计划,说起来话就长了!

在叙述“大雷雨”计划之前,我打算先说说斯大林和苏联,我们知道苏德战争是一次大场面、大制作的全景史诗级战争。

关于德国的战争准备,我们比较清楚,但是苏联方面,我们却了解不多,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苏联在二战爆发前干了什么,这有助于我们理解苏德战争。

提到苏联这个国家,以及斯大林这个人,我对他们的感情无疑是复杂的!斯大林曾经夺走了中国的外蒙和唐努乌梁海,但是也给新中国带来了工业化。总的来说,斯大林这个人让我又爱又恨!但我还是不得不说,斯大林是个人物。

由于斯大林是苏德战争中的绝对主角儿,我还是先来简略介绍一下斯大林发家致富史,并顺便说一下苏联的历史。

1917年,列宁发动“十月革命”,一举掀翻孟什维克政府的统治,并随即成立苏俄政权。

在列宁主政时期,苏俄的政治氛围还算不错,虽然是一党专政,但是好歹做决策的时候,讲究一个民主集中制。

列宁同志允许中央政治委员们发言,并且还原因听取和采纳别人的意见,他甚至还愿意放弃沙皇俄国在华的全部特权,并且允诺将沙俄从清朝手里割占的144万平方公里领土归还给中国。

在列宁主政时期,他主张苏联境内的一切民族平等,并且努力做到苏联人人都有饭吃。

可以说,列宁主政时期,苏联人民还是很拥护布尔什维克党的,他们的幸福指数还不错。

1925年,斯大林上台之后,一切都改变了,此君是个有理想、有野心、有手段,有办法的政治家。

斯大林是一个披着布尔什维克主义外衣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者,他明面上的偶像是马克思和列宁,但是他内心深处敬仰的人物却是彼得大帝。

这就意味着,斯大林实际上想干的事情就是俄国历代沙皇干过的事情。那么俄国历代沙皇都干了什么呢?

这个问题,我们中国人深有体会!俄国历代沙皇干的事情,说白了就是抢别人的地盘,以及夺取所有大洋的出海口。

斯大林既然继承了沙皇的衣钵,当然也想扩大苏联的地盘,他打算高举输出“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这面旗帜,去干拓展“生存空间”的事情。

鉴于斯大林有如此远大的志向,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斯大林和元首是同一种型号的人,而且他们甚至连人生轨迹都很相似。

元首是奥地利人,却认为自己是个纯种日耳曼人,他为了德国而努力奋斗,偶像是德国名人俾斯麦。

斯大林是格鲁吉亚人,却认为自己是纯种俄罗斯人,他为了俄罗斯而努力奋斗,偶像是俄国名人彼得大帝。

元首和斯大林都想取得世界霸权,但是这两位继承的国家却很不一样。地球人都知道,德国是世界上数得着的工业大国,而苏联是一个弱不禁风的落后农业国。

在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年代,工业就是一个国家扩张的资本。没有强有力的工业支撑,要想取得世界霸权,基本等于做梦。

斯大林很清楚,要想走出国门,称霸世界,必须做到全国一盘棋,发展重工业。他曾经在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上提出这个问题,并进行讨论。结果,会上一些人提出反对意见。

反对的理由嘛!无外乎是,只发展重工业,会导致各个产业比例失调,引起广大苏联人民的不满。

斯大林当时位高权重,且意志极为坚定,他说要怎么干,就一定要干,他认为,既然有人反对他的政策,那他就把反对他的人,以及有可能反对他的人全部解决掉,然后,他再搞工业化,看谁还敢反对。

于是,一场“大清洗”发生了。“大清洗”的目的,在于“洗”掉苏联军政高层的元老派、旧沙俄时期的军政官民、民间那些不肯皈依共产主义的顽固知识分子,还有在苏联建国后利益受损,有可能成为“带路党”的那些富农、大小资本家等各色人士。

这场“大清洗”带来的良好效果是,斯大林在苏联说一不二,成了俄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沙皇”。

而斯大林大力推行的“集体农庄”,由于搞得是集体劳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并不高,结果粮食产量很低。要说粮食产量低倒还罢了,偏偏苏联政府还要把粮食收起来,从外国换取资本和技术。

最后,苏联农民手里就没有什么余粮了,他们手里的粮食仅能维持他们勉强活着,不至于饿死。

这么干的结果嘛,自然是农民很饥饿,但苏联的重工业却发展良好。也就是在这一时期,苏联几个“五年计划”搞下来,工业化程度还算不错,至少数字很让人惊喜。

那个时候,苏联的钢产量,武器弹药的产量很高,数字相当惊人。斯大林看了工业部门的生产报表之后,想当然的认为,数字就等于实力,他认为只要武器足够多,军队足够多,完全可以横扫世界。

斯大林的这个想法显然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工业产品的生产可不是割麦子那么简单,就算生产图纸完全一样,熟练的工人和技术差的工人装配出来的效果完全不一样。

比如,我们国家的国产汽车,为什么就是小问题不断呢?那是因为,工人们技术不太好,或者即便技术好,工资不高,出工不出力,结果产品质量很差。

同样的道理,苏联上马了那么多工业项目。及其设备可以从外国进口,工人可没办法进口,所以,进行生产的还是苏联工人。

那个时候,苏联人的受教育程度并不高,一般都是些初中生的水平,这些人只经过短暂的培训,就去玩儿精密度极高的工业生产这种细活儿。

技术不高的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比如坦克,开动它完全没有问题,只是故障率相当高。

这种问题,如果是在和平时期,倒也没什么,可问题是,要是打起仗来了,敌人会给苏军充分的时间去修理坦克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绝对不会,所以苏军在苏德战争中常常会驾驶着不知何时会熄火的坦克去作战,这就意味着苏军要跟德军和他们的人品作战。

要是苏军士兵人品好,碰到熟练的工人装配的坦克,那么他们的战斗力还可以得到保证,要是碰上质量差的坦克,他们就只有炸毁坦克,跑路开溜了。

我举出苏联坦克这个例子,想表达的是,苏联的工业尽管很有成就,但是跟德国比,完全就不是一个档次上的。德国的工业比苏联的工业强的多。

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小说在线阅读_第13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修武兴国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第13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