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战争打到这个份儿上,希腊人已经完全丧失抵抗的能力,希腊中部的防守只能依靠英联邦军队。还好,威尔逊及时站了出来。

4月10日,威尔逊命令部分英联邦军队会同希腊军队,把守住弗洛里纳通向科扎尼的必经之路克里迪山口。德军部队被英国皇家空军和敌军炮兵所阻,进展缓慢。

与此同时,德国第2装甲师会同第6山地师,沿着铁路线,南下攻击奥林匹斯山防线,企图攻克拉里萨,切断希腊中北部英希联军的退路。

威尔逊将部队配属在奥林匹斯山顶上,铁路线必经的隧洞上,以及奥萨山山顶,用以守卫铁路线和坦姆培大峡谷,阻挡德军。

德军装甲部队兵分两路,右翼部队打算从北面绕过奥林匹斯山,进攻拉里萨西北部的埃拉松,左翼部队打算顺着奥利匹斯山,沿着临海的铁路线南下,两路部队同时进攻,夹击拉里萨。

在德军坦克部队前进时,由于道路实在是过于狭窄,路况极差,以及道路上还遍布着地雷,再加上遭到奥林匹斯山山顶和奥萨山山顶的英军炮火袭击,行动极为迟缓。

不过,德国第2装甲师左翼部队的士兵们并未被这些困难险阻所吓倒,他们发扬风格,工兵不辞辛劳,连续作业,为坦克开辟道路。随行机械化步兵干脆丢下寸步难行的轮式车辆,一路跋山涉水,将自己完全化身为攀岩专家,终于顺利攻下英军在铁路线隧洞上修筑的工事。

而德军第6山地师也不甘示弱,他们在德国俯冲式轰炸机的鼎力协助下,一举拿下奥林匹斯山上的英军阵地。

14日,德国第40装甲军第9装甲师突破英军的防守,突进至科扎尼,这就意味着阿尔巴尼亚希腊军队全部被包了饺子,他们的后路被完全切断。

16日,威尔逊与帕普哥斯在拉米亚会谈,英国人劝告帕普哥斯,希腊中部的局势非常糟糕,拉里萨肯定是守不住的,为今之计是放弃希腊中部和北部,退守塞莫皮莱防线,固守希腊南部地区。帕普哥斯此时不再嘴硬,他不得不同意。

4月17日,德国第2装甲师的右翼部队穿过英军布防的铁路隧洞,推进至坦姆培大峡谷的东谷口。

这条大峡谷的中间是皮尼斯河,北岸是通向拉里萨的铁路线,南岸是一条公路。显然,德军坦克更愿意走公路。

既然德军坦克想过河,就必须架设浮桥,但是他们缺乏架设浮桥的器材。当德军指挥官巴尔克向指挥部申请渡河器材时,他得到的答复是他必须等待很长时间,才能得到他想要的器材。这是因为希腊糟糕透顶的道路,给德军后勤部门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当时,德军前线部队甚至连燃料和弹药都无法得到充分的补充,至于渡河器材,还是算了吧!

巴尔克知道兵贵神速,如果他就在这里等着后勤部门送浮桥来,估计英军早就把防线经营得更加稳固,他决定让坦克涉水过河,打英军一个措手不及。

还好皮尼斯河是一条小河,当时又是枯水时节,水位不高。巴尔克带着手下们在河岸边寻寻觅觅,终于找到一个适合涉水而过的浅滩。

巴尔克当即命令手下的坦克直接下水,开到南岸。与坦克一同过河的还有工兵部队,他们先行探路,清楚地雷,并为坦克开辟道路。

威尔逊得知巴尔克的坦克开进坦姆培大峡谷后,吃惊不小,他急忙命令炮兵猛轰峡谷,但收效甚微。

与此同时,德军第6山地师越过奥林匹斯山,从中路朝着拉里萨逼近,德国第2装甲师的右翼战斗群也逐渐逼近埃拉松,威尔逊的防线全面告急,拉里萨危在旦夕。

威尔逊收缩兵力,要求前线部队务必坚守至4月19日,为大部队撤退争取时间。

4月19日,巴尔克的坦克部队超强度行军,于当天拂晓进入拉里萨。威尔逊率领他的部队仓皇撤往希腊南部。

德国第18山地军利用英希联军遗留下来的物资,以及德国空军运送来的物资,一路追击,英希联军狼狈撤退。

4月20日,由于德军成功封闭伊皮鲁斯山脉和班都斯山脉所有道路,还在阿尔巴尼亚作战的希腊军队再也无法成建制撤退。他们不得不宣布投降。

21日,中东英军总司令阿奇博尔德·珀西瓦尔·韦维尔将军询问希腊国王,希腊军队的情形如何,还能否为塞莫皮莱防线的左翼提供掩护。

国王说,在敌军能够发动进攻以前,已经来不及派遣任何有组织的希腊部队去支援英军的左翼。

韦维尔说,既然如此,他感到自己有责任立刻采取步骤,使剩余的英军部队以及其他部队能够登船撤退。

国王完全同意,而且看起来他似乎早有此意,韦维尔的话完全是正中下怀。他表示,他使英军陷入这样的境地,他深以为憾。

韦维尔跟国王客气几句,就说撤退的事务必要保密,以免军心立刻崩溃,他还需要一些部队殿后,为大部队撤退赢得时间。

随后的事情,完全是敦刻尔克大撤退的重演,英军和希腊军队挤在希腊狭窄的海滩上,眼巴巴地等着英国的船只来接他们。

英国地中海舰队司令安德鲁·布朗·坎宁安把他手上包括6艘巡洋舰和19艘驱逐舰在内的轻型舰队全部派出去,连同11艘运输船和袭击舰,以及其它小型船只,于4月24日夜间在希腊南部的小港和海滩开始营救工作。

这次撤退的规模赶不上敦刻尔克,但是也涉及到将5万人运走,难度不小,而且敦刻尔克撤退时,英军多少还掌握着一点儿制空权,而此次撤退,制空权完全掌握在德国人手里。

完全掌握着制空权的德国空军时常光顾海滩,狂轰滥炸,英国人不得不把撤退的时间选定在晚上。

4月25日,希腊国王乔治二世及其政府离开希腊本土,前往克里特岛避难。27日,德军进入雅典。

到此为止,希腊战役进行了一半。在这场陆上战争中,希腊人的态度极为端正,与南斯拉夫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论是德国人还是英国人都认为希腊军队的战士都是硬汉,值得佩服。

说到这里,顺便提一下,当驻扎在阿尔巴尼亚的希腊军队要投降时,希腊军队司令乔治·措拉格鲁将军由于看不起意大利人,特地跟德国指挥官泽普·迪特里希取得联系,他表示希腊军队只愿意单独向德军投降,绝不向意大利军队投降。

迪特里希打心眼里瞧不起意大利人,他同意希腊人的要求。但墨索里尼被这个事情所触怒,他命令意大利军队发动进攻,跟希腊人一点儿颜色瞧瞧。

可惜啊,意大利军队的成色太差,居然搞不定穷途末路的希腊人,墨索里尼心知凭借战场的表现,他无法得到接受希腊人投降的机会。

意大利领袖干脆作弊,他与希特勒取得联系,要求希腊军队也向意大利投降,不然他的在阿尔巴尼亚艰苦作战的手下们会极为不爽。

元首其实是发自内心的支持迪特里希的决定的,但是他碍于盟友的面子,不得不电令迪特里希,让意大利派代表出席希腊人的投降仪式。

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小说在线阅读_第12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修武兴国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第12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