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希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帕普哥斯将军立即将其他军区的部队调至希阿边境一线,这使得希腊军队的兵力猛增至15个师。

意大利的部队不再占据数量上的优势。希意战争爆发后,由于英国在1939年曾经为了防止意大利继续在巴尔干扩张而向希腊提出军事保证。

丘吉尔决定借着这个机会插手希意战争,他打算在希腊领土上建立几个航空基地,以便朝着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仕蒂油田丢炸弹。

英国人最先给予希腊的援助是4个空军中队,这些英国飞机的加入,令意大利军队的空中优势丧失一空,局势开始对希腊军队有利。

11月3日,希军在沃武萨地区粉碎意军的攻势,夺回战场主动权。随后,帕普哥斯集中兵力,在英国空军的掩护下,于14日那天,一举击溃意大利第11集团军,并攻入阿尔巴尼亚境内。

21日,希军攻占阿尔巴尼亚城市科尔察。至年底,希军推进至波格拉德茨和希马拉一线。

没有什么意外,意大利军队的精彩表现再一次令世界瞠目。心怀不满的法国人在意大利的法国边界处,特地树上一块儿写有:“希腊人止步,这里已经是法国”的标识牌,来讽刺无能的意大利人。

受到羞辱的墨索里尼勃然大怒,他立即从本土派兵增援阿尔巴尼亚。1941年1月,意军向科尔察发动攻势,企图收复“失地”,但未能如愿。

2月初,希军推进至发罗拉以南地区。这时,天气突然变得极为寒冷,希军的后勤不济,不得不中止攻势,就地固守。

3月,墨索里尼为了赶在德国发兵干预之前,独自解决希腊问题,以免希特勒染指希腊,他决定再次发动攻势,结果还是以失败收场。

这样,德国就不得不介入希意战争,帮一帮不争气的意大利人。而丘吉尔则打算好好利用这场战争,开辟一个“第二战场”。

丘吉尔认为,希腊对于英国极为重要,它位处地中海东端,南面就是埃及和苏伊士运河。要是希腊落入轴心国之手,轴心国可以把希腊当作海空军基地,天天派飞机和军舰威胁埃及和苏伊士运河,所以在丘吉尔看来,希腊不容有失。

而如果包括南斯拉夫在内的巴尔干半岛国家全部落入德军之手,土耳其在莫大的压力之下,可能会允许德军使用它的铁路和机场,使德军得到一条直扑中东的通道。

上面的设想如果全部实现,苏联会认为反抗德国的事业毫无胜算,那么英国的抵抗事业铁定完蛋。

为了避免上述悲剧的发生,丘吉尔试图在巴尔干建立一个由英国、希腊、土耳其和南斯拉夫共同组成反德同盟,将德军的主力部队调动至巴尔干地区决战。

由于巴尔干地区大多是山地地形,德军纵横无敌的装甲部队没有用武之地,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皇家空军会越战越强,完全可以抵消德国空军的优势。

到时候,只要德军久战之下出现疲态,也许可以将苏联拉入同盟国。苏军发兵攻击德军后背,盟军反攻,德军必败。

丘吉尔的设想看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他能够拉拢的坚定盟友,仅仅只有希腊,土耳其和南斯拉夫畏惧德国,不敢加入盟军。

这就导致巴尔干反德同无法建立起来,此外南斯拉夫对局外中立抱有幻想,它的政府首脑西莫维奇打算两头讨好德国和英国,这就导致南斯拉夫既没有与英国结盟,也没有认真布置防务。

希腊军队的指挥官帕普哥斯将军将南斯拉夫视为潜在的反德盟友,他想当然地认为南斯拉夫最终必然会加入盟国,因此他并未在南斯拉夫和希腊交界处部署足够的防守部队。这一失误带来的后果,将在随后的希腊战役中充分暴露出来。

好,说完希意战争的背景,我们接着看,为了应付即将到来的德军,希腊和英国会作出什么部署。

1941年4月初,德军即将向希腊和南斯拉夫下手之前,希腊和英国的布防情况如下:

希腊军军的部队一共有25个师,其中14个师在阿尔巴尼亚欺负意大利人,仅有7个半师被部署在希腊和保加利亚的国界线上,另外,由于南斯拉夫和希腊是传统友邦,希腊人在希南边境上几乎不设防。

被部署在希腊和保加利亚边界线上的那7个半师,共计7万人马,守卫着梅塔克萨斯防线。这条所谓的梅塔克萨斯防线本来是希腊修建起来,防备保加利亚的。

十分好笑的是,现在这条防线防备的主要敌人不再是宿敌保加利亚人,而是更加厉害的德国人。

英国派驻希腊的远征军一共有2个师和一个旅,它们分别是英国第1装甲师、澳大利亚第6师和新西兰旅。

本来,丘吉尔还打算派遣1个波兰旅和第7澳大利亚师前往希腊,但因为要招呼隆美尔,不得不把他们放在北非。

所有上述英联邦部队,都由英国的亨利.梅特兰.威尔逊将军统一指挥。

这场即将在希腊开打的保卫战,由于希腊人是主场作战,所以希腊和英国政府一致同意英希联军的总指挥权由希腊人帕普哥斯将军掌握。

好,说到这里,我先来介绍一下希腊的地形,这有利于我们理解随后的战争进程。

希腊是个多山的国家,它四分之三的国土是山地,剩下的四分之一是平原地带,它们分布在海岸线附近,以及山峦之间。

其中与本次希腊战役有关的山脉有以下一些:

罗多彼山脉,是希腊和保加利亚的分界线。希腊军队依托着这条山脉,修筑有梅塔克萨斯防线。希腊人认为,这条防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就算是德国人来进攻,在不能使用坦克的情况下,也很难攻克。

伊皮鲁斯山脉和班都斯山脉,位于希腊与阿尔巴利亚边境线以南地区。这两条山脉,山地高大,道路难行,非常有利于防守。

当意大利军队进攻希腊时,希军正是凭借着这些山脉的地势之利,才得以抵挡住意大利的攻势。

奥林匹斯山脉,位于希腊的中部,它由西北往东南延伸,将希腊的北部和南部分隔开。

沿海的铁路线,从东北部的萨洛尼卡开始,沿着海岸线向南,穿过卡泰里尼,以及这座山脉以及位于它东南方的奥萨山脉之间,皮尼斯河穿行而过的坦姆培大峡谷,直到希腊中部的交通枢纽拉里萨,一直到雅典。

看完我的介绍,相信你已经知道,希腊人的运气不错,他们的国家多山,非常有利于防守。

正是由于希腊有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布置防线时,英希联军司令帕普哥斯认为梅塔克萨斯防线固若金汤,完全可以抵挡住德军,所以他不愿意撤回在阿尔巴尼亚的部队,他将主力都放在阿尔巴尼亚,却把较为次要的兵力放在最危险的希保边界上。

当威尔逊对帕普哥斯的安排表达不满时,帕普哥斯给出的解释是,在希腊军队取得大胜的时候撤退,实在是损伤士气,而且希腊也缺乏足够的运输工具,把大批部队从阿尔巴比亚的连绵群山中转移到希南和希保边界。

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小说在线阅读_第11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修武兴国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第11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