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南斯拉夫成立之初,由于感激英法帮助其完成统一,与英法的感情相当好,它在一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法国的铁杆盟友,担负着围堵德国的任务。

当希特勒领导着德国崛起以后,尤其是德国吞并奥地利与捷克斯洛伐克之后,南斯拉夫对德国怀有相当大的戒心。因为,德国此时吞并的基本上就是奥匈帝国原来的地盘,南斯拉夫很担心希特勒打斯洛文利亚和克罗地亚的主意。

二战爆发后,南斯拉夫虽然同情反法西斯同盟国,但是鉴于自身实力有限,不敢轻易开罪德国,所以,它保持中立。

再后来,法国败亡,英国被德国飞机炸得千疮百孔,南斯拉夫更加不敢造次,它小心翼翼地应付着德国,继续严守中立。

我认为,在当时的欧洲,南斯拉夫严守中立的做法的确是一招妙策,如果意大利不去招惹希腊,那么南斯拉夫和希腊也许可以在这场战争中置身事外,就像瑞士和瑞典那样保全自己。

只可惜意大利偏偏要去招惹希腊,而且活儿还干的不利索,意大利军队不仅没有打败希腊军队,反而被希腊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连新占领的阿尔巴尼亚都有可能保不住。

这使得希特勒不得不拉墨索里尼一把,准备发兵进攻希腊,而英国人则赶紧抓住机会,大力援助希腊,准备在巴尔干跟德国人掰掰手腕儿。

如此情况下,与希腊接壤,且与德国最看重罗马尼亚也接壤的南斯拉夫瞬间变得价值连城,希特勒和丘吉尔都想把南斯拉夫拉进自己的阵营。

英德之间在南斯拉夫的外交博弈就此拉开序幕!

在介绍英国和德国围绕着南斯拉夫所展开的一系列外交行动之前,我想先介绍一下南斯拉夫国内的情况,这对我们理解南斯拉夫人的抉择很有帮助。

南斯拉夫的主要民族为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和斯洛文利亚族,少数民族有意大利人、日耳曼人和阿尔巴尼亚人。

作为统治民族的塞尔维亚人多少有点儿大塞尔维亚主义的意思,这个民族的地位就像清朝时期的满族人一样,非常有优越性,这自然令其他民族有些不满。

比如,克罗地亚人在奥匈帝国时期,拥有高度的自治权,而在南斯拉夫,他们却不得不服从塞尔维亚人的统治。所以,克罗地亚人比较怀念哈布斯堡王朝,为了重新获得自治权,一些极端的克罗地亚人在意大利和匈牙利的支持下,一直在秘密谋划将克罗地亚从南斯拉夫分离出去,建立独立的克罗地亚国家。

而日耳曼人自然希望回到德国的怀抱,意大利人希望回到意大利,阿尔巴尼亚人希望回到阿尔巴尼亚。

除了民族问题之外,宗教问题也困扰着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各个民族的宗教信仰各不相同,比如,受奥匈帝国影响较大的斯洛文利亚人信奉天主教,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信奉东正教,部分波黑人和科索沃地区的人信奉伊斯兰教。这就带来了宗教矛盾。

我们知道,在普遍信奉宗教的欧洲,宗教信仰不同,肯定会带来麻烦。比如,伊斯兰教就和东正教和天主教无法兼容,穆斯林的离心倾向就非常大,他们非常希望建立属于自己的伊斯兰教国家。

那么总的来说,南斯拉夫这个国家,除了塞尔维亚人拥护统一之外,其他民族的离心倾向特别大。而敌视德国,对英法有好感的只是塞尔维亚人,其他民族对德国并不反感,克罗地亚人甚至还对德国非常有好感。

在充分了解这些背景以后,我们再来看英国人和德国人的策略。

时间来到1941年时,轴心国在欧洲的势力达到顶峰,南斯拉夫几乎被德国及其盟国完全包围。大批德军陈列在南斯拉夫边境地区,使南斯拉夫政府颇感压力山大。

1941年1月底,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前往南斯拉夫,一心求见南斯拉夫的摄政王保罗亲王以及其他内阁大臣,他试图劝说南斯拉夫政要支持盟国的反法西斯事业,但几乎是四处碰壁。

唯有一个名叫西莫维奇的空军将官例外,此人是个坚定的民族主义分子,对德国的武力压迫非常不满,他积极与艾登接触,打算在南斯拉夫政府倒向轴心国时发动政变,推翻政府。

2月14日,南斯拉夫首相茨维特科维奇和外交大臣马科维奇应希特勒的召唤,前往贝希特斯加登商讨南斯拉夫加入轴心国事宜。

元首按照惯例,对两位南斯拉夫客人施以威胁。他表示,德国在欧洲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有反对德国的国家,要么被完全消灭,要么就在苟延残喘,希望南斯拉夫认清形势,不要妄想跟英国人沆瀣一气,反对德国。如果南斯拉夫胆敢反对德国,挪威就是榜样。

随后,元首宽宏大量地表示,如果南斯拉夫同意加入轴心国,那么,德军将不会进驻南斯拉夫,而只使用南斯拉夫的铁路和公路为进攻希腊的德军运送物资。

两位大臣听完希特勒的威逼利诱,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贝尔格莱德。从他们的本心来讲,他们不愿意加入轴心国,但是他们觉得,如果反抗德国,在巴尔干地区唯一可能的盟友只有希腊,只可惜它实力不济,且正受到德军入侵的威胁,而英国人尽管愿意支持南斯拉夫,却不太可能提供实际的帮助。

思来想去,茨维特科维奇和马科维奇决定同意加入轴心国,他们随即把这个意思上报给保罗亲王,让他定夺。

毫无疑问,南斯拉夫人作抉择的时间到了!1941年3月4日,保罗亲王应希特勒的邀请,秘密访问贝希特斯加登。

双方会谈时,希特勒先大肆吹嘘德国的赫赫武功,然后对着地图给保罗亲王讲德军已经包围南斯拉夫,如果德军想要消灭南斯拉夫,绝对是分分钟的事。

说完威胁,接着是利诱,希特勒表示,如果南斯拉夫加入轴心国,德军不会进驻南斯拉夫,而且打下希腊之后,南斯拉夫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得到萨洛尼卡地区。

元首说完这些话,就急不可耐地要求保罗亲王表态。

保罗亲王回复说,要做出决定是非常困难的,这里存在着几个私人方面的问题。第一,他的夫人有希腊血统,她本人又是个亲英派;第二,他个人对墨索尼里很不感冒。

另外,保罗亲王还说,结盟问题是国家大政,他即便是摄政王也不可能独自做主,他必须回去跟大臣和王室商量一下才行。

希特勒理解保罗亲王,他表示他可以等几天,于是,会谈就此结束,保罗亲王返回贝尔格莱德。

3天后,保罗亲王致电希特勒,他表示,如果南斯拉夫无需提供军事援助,并且德国保证德军不从南斯拉夫过境,他就同意加入轴心国。元首觉得这些要求不算过分,全部同意。

3月20日,南斯拉夫政府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加入轴心国的问题。会上,大多数现实主义者都同意做德国的盟友,只有西莫维奇将军和3个部长反对。

反对的理由是,目前的这场战争胜负未分,美国,甚至还有苏联都有可能与英国结盟反对德国,要是南斯拉夫冒冒失失地参战,而最终又战败,南斯拉夫极有可能像从前的奥匈帝国一样,被拆分掉。

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小说在线阅读_第11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修武兴国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第11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