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才有了他的故意延误。在佛朗哥的列车在希特勒的列车旁停靠时,他意识到跟欧洲第一牛人正面交锋的时刻到了,他打算竭尽全力避免卷入欧洲大战,因为他的国家已经不堪重负,连绵的内战使西班牙的经济濒临崩溃,而去年农作物歉收又使他的人民陷入饥荒。他必须拿捏好火候,以免激怒希特勒,召至德军的入侵,他还要得到中立,不管采取何种办法。
在嘹亮的军乐声中,佛朗哥心里劈劈啪啪地打着小算盘,迈着坚定的步伐朝着希特勒的车厢走去。
会谈正式开始,佛朗哥首先发话,他先已极大篇幅谄媚无下限地吹捧希特勒的赫赫武功,然后又说在目前的战争中,西班牙发自内心的想和德国站在一起等等等等。
正当希特勒听得眉开眼笑之际,佛朗哥突然来一个转折,说了个但是,他说西班牙参战存在着很大的困难,比如说粮食不足,他的人民正在饿肚子,而且美国和欧洲的反轴心国分子也在跟西班牙这个可怜的小国制造麻烦。
摆完了困难,佛朗哥又信誓旦旦地说只要能够得到合理的援助,他很乐意让西班牙加入轴心国,就像意大利那样,进行战争。
说到这里,佛朗哥“带着狡猾的表情”问希特勒,西班牙所需要的几十万吨小麦,何时可以发运,他的人民迫不及待地需要这些粮食来充饥。还有,为了抵御英国皇家对海岸发起的进攻,西班牙需要大量的大炮,还有高射机枪,还有直布罗陀必须由西班牙军队自己攻取,就不劳德国陆军费心了。
佛朗哥的讲话,声音单调,很有催眠的效果,但希特勒却睡意全无,他越听越怒,最后竟刷的站起身来,脱口说道,再讲下去也无用。说完,他可能觉得自己略有失礼,于是他又坐下,一个劲地劝佛朗哥签订一个条约,加入轴心国作战。
不得不说,元首还真是有毅力,他反复劝说佛朗哥对英作战,他说只要西班牙参与战争,就可以得到位于非洲的殖民地。对于元首的殷切期望,佛朗哥却根本就视若无睹,他反复强调说只要德国供应粮食和武器,条约当然会签。于是,希特勒和佛朗哥继续兜圈子,直到元首感到厌烦。由于佛朗哥实在是无法沟通,他不得不宣布会谈结束,然后,他气哼哼地走了。
希特勒走后,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和西班牙外长苏涅尔继续谈判。在谈判中,里宾特洛甫继续要求西班牙参战,而苏涅尔干脆提出了更夸张的参战条件,西班牙人要求得到与直布罗陀要塞隔海相望的法属摩洛哥,这令里宾特洛甫大怒,他觉得西班牙人简直不可理喻,他拂袖而去。
晚上,德国人在元首的餐车里举行国宴,招待西班牙人。在吃饭时,佛朗哥一改下午会谈时与希特勒不合作的态度,猛拍希特勒的马屁。而西班牙外长苏涅尔也不甘示弱,他说他对元首的敬仰之情有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又有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这令希特勒很是满意,于是他又把佛朗哥拉到一边说悄悄话,他提了很多重大问题,而佛朗哥始终不愿作出过于有倾向性的表态,他像个泥鳅一样在关键问题上滑不留手。
佛朗哥的态度终于惹火了希特勒,他发出了威胁,但佛朗哥无动于衷。西班牙独裁者反复强调,如果他拿不到10亿公斤小麦小麦,历史(他指的是反对拿破仑的起义)恐怕会重演。希特勒显然不可能拿出这么多粮食,所以会谈就此结束。
元首火冒三丈的离开了餐车。等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他气咻咻地地对普特卡默说道:“佛朗哥只是个小小的少校,根本就不配当元帅。”过了一会儿,他又对林格说:“在德国,那个家伙只能当当上士。”
元首跟佛朗哥的密谈结束后,里宾特洛甫和苏涅尔的会谈也不欢而散。苏涅尔非常坚决的表示西班牙必须立刻得到援助还有法属摩洛哥才能签订加入轴心国的条约,不然一切免谈。里宾特洛甫无法应承这些条件,于是德国外长的外交行动不可避免的失败了。
10月14日,希特勒返程前往蒙特瓦尔,在那里他将会晤法国总理贝当元帅。他是带着怒气走的,因为这一次他败给了佛朗哥。他已猜到佛朗哥其实是想独立,因为西班牙独裁者虽然表面上同意参战,但是却提出了苛刻的参战条件,让德国无法承受的参战条件,所以,至少从道理上他无法责怪西班牙人,因为他们毕竟是因为没有得到德国的援助才不参战的。
在前往蒙特瓦尔的路上,不仅希特勒心情不佳,就连里宾特洛甫也极为不爽,他一路上反复不停地咒骂该死的西班牙人,他一会儿骂西班牙外长苏涅尔是个可恶的“阴谋家”,一会儿又骂佛朗哥是个“忘恩负义的懦夫”。见德国外长如此愤怒,施密特心想他大概是为自己的外交行动失败而沮丧吧!
就这样,精明的佛朗哥略施小计,不仅使西班牙可以独立,还使希特勒无话可说,他赢了。
元首在西班牙人那里碰了钉子以后,就把希望寄托在了法国人身上,他非常希望跟贝当元帅的会晤能够获得突破。于是,他调整了一下心绪,开始思考为如何把法国人拉上他的战车。
维希法国的一把手贝当元帅,穿着一身考究的制服前往蒙特瓦尔,去跟希特勒相见。为迎接这样一位一战时的英雄,凯特尔特地在车站口相迎。贝当元帅对凯特尔回了一礼,接着他挺直腰板,双目注视着前方,检阅了德国的仪仗队。
跟在贝当后边的是里宾特洛甫和赖伐尔,他们默默地沿着月台朝着元首的车厢走去。当贝当从售票厅出来时,早已恭候多时的希特勒伸出一只手,迎着老人家走去。贝当礼貌性地握一握手,接着一众人等进入一个秘密车厢,开始谈业务。
会谈开始后,元首率先发言,施密特负责翻译,贝当笔直地端坐着,静静地听着施密特的译文。希特勒开篇先是以极大篇幅历数法国的罪恶,接着他把他对佛朗哥说过的话又说一遍,他说:“我们已经赢得战争,英国已经战败,它迟早要承认这一点。战争打输了,总得有人为它付出代价,不是英国便是法国。如果这个代价由英国承担,法国便可以在欧洲谋求一个位置,保持其殖民大国的全部地位。为此,法国必须要保护其海外殖民地,使之不受侵犯,那么法国必须充分政府中非殖民地,因为他们已经投靠戴高乐。”
说到这里,希特勒开始说出他此行的核心目的,他委婉地建议法国参与对英国的战争,他还询问贝当,假若英国向在奥兰港和达喀尔一样,继续袭击法国的军舰,法国将怎么办?
贝当说,他不免要承认英国人发动的两次进攻冒犯了大多数法国人,但法国已经无力再发动另一次战争,他转而提出一个更实际的要求,他要求跟德国签订一个终极的和平条约,这样,被德国扣住的200万法军战俘就可以回家跟他们的亲人团聚。
希特勒马上就把这个问题支吾过去,接着又着力要求贝当加入反对英国的战争。对于这个问题,贝当哼哼哈哈,就是不同意。而赖伐尔见贝当没有表态,就只好对希特勒说对英作战这件事还需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