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了关节,希特勒就告知佛朗哥,粮食和物资可以先借给西班牙使用,但必须在一个规定的时间内归还。当元首要求佛朗哥给出一个明确的归还日期时,这位西班牙独裁者这样说道:“这是一个将理想和物质相混淆的问题”,他的这句话说得直白点儿就是德国给的物资西班牙全部笑纳,且有借无还。
希特勒听了这个回答,当时气得七窍生烟,他私下里对佛朗哥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他像个渺小的犹太人似的,为人类最神圣的东西讨价还价。”
发完了火之后,希特勒告知佛朗哥,他将在访问法国后,与他(佛朗哥)来一次面对面的会谈,把西班牙参战问题给定下来。佛朗哥完全同意。
1940年10月4日,希特勒造访意大利,与墨索尼里会晤。
提到这里,我想说一下,其实希特勒对于意大利这个所谓的盟友,是比较鄙视的,因为意大利人实在不是办大事的材料:他们在战争爆发时保持中立,令人作呕;在法国战败、抢夺胜利果实的时候表现拙劣,连穷途末路的法军都打不赢,十分丢脸;在北非的表现近乎弱智,还得德国派出隆美尔去收拾残局。但是,尽管希特勒觉得意大利实在是不上档次,但欧洲的地界上也就意大利还算“强国”,且跟德国的价值观相同,他不得不多多倚仗啊!
所以,为了增进友谊,里宾特洛甫在9月底的时候还促成了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之间《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在这个条约里,这三个国家对它们各自的侵略行为相互认可,并抱成团来对抗可能给他们带来威胁的苏联和美国。
对于这个条约,美英方面的看法是,亚洲和欧洲的3个“强盗”国家业已勾结在一起,企图征服世界。而苏联人也对这个条约感到忧虑,因为这个红色帝国的东面和西面边界受到了两个始终敌视它的结盟国家的威胁。
为了缓解苏联人的紧张情绪,里宾特洛甫先是信誓旦旦地对莫洛托夫说,这个条约完全是针对美国的某些战争贩子(比如罗斯福总统)而签订的。然后,他又建议道:“为何不将它变成“四国同盟条约”呢?”
莫洛托夫未料到里宾特洛甫有此一招,他一时呆住,不明白里宾特洛甫是在开玩笑,还是认真的?
事实证明,里宾特洛甫好像是认真的,他给斯大林写了一封长信,来推销“四国同盟条约”,他在信中写到:“四国——苏联、德国、日本的意大利——历史任务是制定一项长期的政策,规定四国人民各自的长远利益,将其未来的发展引入正常渠道。”这个官样文章说的全是场面话,实际点来说就是,这个世界需要新的体系,世界上的地皮应该由苏德意日四国重新分配。
实用主义者斯大林看完了里宾特洛甫的长信,觉得还有点儿意思,他命令莫洛托夫试着跟德国人谈一谈,看看这个条约有没有签订的可能性,他需要和平,至少现在需要。于是,莫洛托夫又去和里宾特洛甫打嘴仗去了。
好,言归正传,接着来看希特勒的意大利之旅。10月4日,在勃伦纳山口,希特勒与墨索尼里进行了一次会谈。
会谈中,希特勒先是对前段时间的大不列颠空战做了点评,他说道:“战争已经打赢了,其余的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当墨索尼里表示他对元首的说法持怀疑态度时,希特勒话锋一转,说他承认德国空军并未取得空中霸权,但空袭仍在继续,英国飞机正在以三比一的比例被德国飞机击落。
说到这里,希特勒开始批评英国人脑子不好使,他对墨索尼里抱怨说,不知是出于何种原因,尽管军事形势已经无望,但英国仍在负隅顽抗。英国人民正在受到非人道的待遇。
希特勒有些不能理解的询问墨索尼里:“英国为何要顽抗呢?”在墨索尼里还没来得及给出他的意见之前,希特勒自顾自的回答道:“英国人必然是希望得到美国或者苏联的帮助。”
元首以嘲笑的口吻说英国人就是爱幻想,因为“三国条约”已经在懦夫般的美国领导人身上产生了“令人沮丧的效果”,而部署在东线的40个德国师则会令俄国人丧胆,不敢出面干预。
在陈述英国人内外交困、已经必败无疑之后,希特勒才说出了重点,他说给大英帝国致命一击的时机到了,他要夺取直布罗陀要塞。他问墨索尼里能否为这个军事行动提供帮助,墨索尼里爽快地答应了。
见墨索尼里如此够意思,希特勒不免想起了佛朗哥。元首于是大肆吹捧了墨索尼里一番,然后又无情地抨击了不够意思的佛朗哥。
等希特勒骂完了西班牙人,他便与他亲密的意大利伙伴道别,然后他回到贝希特斯加登的别墅里,开始思考如何才能使佛朗哥钻进他的战车,一同对付英国人。
这显然是一个很费脑细胞的工作,元首时而在伯格霍夫的房间里走来走去,时而到上萨尔茨堡的山坡上作长距离散步来进行思考。有时,他会跟身边的人讲讲他的想法。最后,他终于拿定了主意,他要去会见佛朗哥,不过,在此之前,他想先试探一下法国人的口风。
10月12日,希特勒乘专列离开德国,当晚便抵达法国中西部的蒙特瓦尔。在这里,维希法国政府的亲德派副总理赖伐尔在火车上与元首进行了简短的会谈,主要内容是为两天后与贝当元帅的会晤作出安排。
在安排完了会议之后,希特勒试探性地询问赖伐尔,维希法国是否愿意跟德国结成反对英国的同盟。当赖伐尔听到这个问题时,他并未立即表示不愿意,而是略有沉吟。于是元首急忙开出价码,他说维希法国可以得到英国崩溃之后留下的殖民地财产,而至于到底能得到多少,就要视维希法国政府的贡献而定。
赖伐尔听说打英国有赚头,似乎略有动心,但是,他只是副总理,并无拍板的权力。于是,他告知希特勒,是否对英国宣战需要由总理贝当元帅来决定。
对于赖伐尔的回复,希特勒完全可以理解,于是会谈到此结束。元首的下一个会谈对象是西班牙的独裁者佛朗哥。
希特勒与佛朗哥约定的会面时间是10月13日下午14点,地点是位于法国西南部的一个疗养胜地——昂代。为了赶上开会的时间,希特勒的专列连夜从蒙特瓦尔出发,直奔昂代。
等希特勒的专列按时抵达昂代时,本应同时出现的西班牙专列却仙踪渺然,根本没来。对于西班牙人居然胆敢迟到这件事,元首非常罕见的居然没有发火,因为他本来就没有对办事拖拖踏踏的拉丁懒汉们能够守时抱有多大的期望。
一个小时以后,也就是下午15点钟,西班牙人的火车才终于出现在横跨比达索阿河的国际大桥上。这次西班牙人迟到并非是拉丁人天生懒惰,不愿守时,而是佛朗哥有意如此的。
在跟希特勒会晤前,佛朗哥跟他的一个副官这样说道:“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会晤,我必须设法用计,我要让希特勒等我,这会在心理上使他处于不利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