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这个问题丝毫也没有难倒靠海军吃饭的英国人,英国人认为既然不能用大船一次性接走很多人,那就用小船分很多次,每次接走一部分人,所谓少量多次,积少成多是也!

于是,一支约由900艘船只组成的船队,从英国的10多个港口出发,前往敦刻尔克接人。这支船队中的船五花八门、多种多样,有吃水浅的战舰,有帆船,有渔船,有私人游艇,还有奇形怪状的荷兰船只。操作这些船只的有职业军官、渔民、拖船船夫、业余航海专家,以及出海从未超过3海里的业余水手等等!此时,英国人的期望值并不高,他们仅仅指望能够从德国人手里救出4.5万人。

这些英国小船就像搞体育竞赛一样,来回穿梭在英吉利海峡里,将盟军部队一小批一小批地朝英国运。海峡上这番热闹的景象自然逃不过德军侦察机飞行员的双眼,很快,有关盟军正在利用一些小型船只撤退到英国的消息就传到了德国的最高统帅部。

希特勒对这一消息并不重视,而他的将领们则认为这只不过是敌军的军心瓦解而带来的逃跑现象罢了。比如哈尔德就说,有些人靠着“能够漂浮的东西”逃至英国,但他并不将这种行动看作是有计划的撤退行动,而只将它看做是杂乱无章的溃败。

直到5月29日,德军还在发布这样的战争公报:”在阿托瓦的法军的命运已经决定了,他们终将被消灭,而被迫退入敦刻尔克地区的盟军在我们的集中攻击之下也在走向毁灭。”

事实证明,德国人的战争公报完全错误,盟军并未走向毁灭,而是走向了海洋。5月27日,盟军的船队接走了7700多人,第2天17000多人,第3天47000多人,5月30日54000多人。4天的时间里,总共撤退了12万多人,比英国海军部预计的人数多多了。

到了这个地步,要是德国人再稀里糊涂地搞不清楚溃败和撤退的区别,他们就不用打二战了。5月30中午时分,德国最高统帅部终于搞清楚了盟军是在大规模撤退,而不是小规模溃退,于是急忙命令空军加强轰炸,把盟军的船只全部炸沉,让盟军去海里喂鱼。

然而,就在盟军即将要命丧空袭之手时,天公及时站出来拉了他们一把!一场大雾笼罩了敦刻尔克和德国所有的空军机场——那里停放着3000多架轰炸机。

这下,德国人就没辙了,装甲部队在英国防线面前寸步难行,而空军的战机却由于天气原因出动不了。当时的情况用德军参谋长哈尔德的话来说是这样的:“现在我们只能站在一旁,眼看着成千上万的敌人在我们的鼻尖底下逃到英国去”。

等浓雾散去,德军战机可以出动时,又碰上了英国皇家空军的新型“喷火式”战斗机,这种战斗机虽然数量上少于德国的Bf—109式战斗机,但是它的性能却更为出色。

德国空军的战机常常遭到“喷火式”的拦截,Bf——109战斗机还可以与之一战,但是随行的德国轰炸机却总是被它击落。如此情况下,德军的轰炸机很难开到敦刻尔克港。

只有少数几次,乘着英国飞机下班休息的时机,德国飞机飞到敦刻尔克港上空,对着港区猛丢炸弹,这使得盟军部队不得不转移到海滩上登船。在空袭敦刻尔克港的同时,德国空军也对盟军的船只进行了几次强袭,在近900艘船中,有近250艘沉没,其中的绝大部分是航空炸弹炸沉的,但是这丝毫也没有影响盟军的撤退工作。

6月1日,德国空军进行了规模最大的一次进攻,一共有3艘英国驱逐舰和一些小型运输舰被击沉,德国空军和英国皇家空军各自损失了30架飞机,但是这一天的撤退人数仅次于最高的那一天,一共撤退了约65000人。

到第二天黎明时分,只有4000名英国官兵还处在包围圈中,与他们作伴的是10万名法军。这时,德国中程火炮已经就位,敦刻尔克港已经处在了德军火炮射程之内,盟军不得不停止了白天的撤退活动,转而改在晚上进行,因为晚上德军的校射飞机不会出动,德军炮兵没法精确射击。

6月2日和3日夜间,剩下的英国远征军官兵和近6万名法军成功地撤回了英国。到6月4日敦刻尔克最终陷落为止,一共有30多万名英法联军士兵撤回了英国,他们虽然丢失了全部的武器装备,但是至少保住了性命,保住了继续战斗下去的本钱。

关于这场敦刻尔克大撤退中希特勒究竟有没有放水的问题,我的看法是他本来不想放水,后来却搞成了放水的格局。希特勒起初是想对英法联军围而不攻,待其弹尽粮绝之后,再迫使其投降,所以他才同意戈林用空军去轰炸。

后来,当希特勒发现轰炸解决不了问题、而博克的步兵又还远在比利时的时候,他才命令装甲部队继续进攻,但此时盟军已经构筑了一条坚固的防线,这条防线不仅防守的部队很多(好几十万人),而且兵器也很多(盟军几乎所有的兵器都集中在敦刻尔克地区),另外英国皇家空军还提供了一定的空中支援(挡住了不少德国轰炸机),所以德军就拱不动盟军的防线了。

当盟军从海上跑路的时候,希特勒不是不想采取办法,而是没办法!当时德国海军的大型水面舰艇统统躺在船坞里面休息,出不了场,而潜艇显然不具备跟英国海军正面交锋的实力,所以德国海军只能对着英国运输船队干瞪眼。

至于德国空军,一来受到天气的影响,行动受到限制;二来,英国皇家空军的“喷火式”战斗机功夫着实了得,也极大地限制了德国空军的行动,所以德国空军也只能对盟军的逃跑船队干瞪眼。

而德国陆军嘛,他们本来觉得应当在敦刻尔克的防务最空虚的时候(5月24日,英法联军尚未组织好防线),让装甲部队攻占敦刻尔克,堵死英法联军的退路,就不会再有什么敦刻尔克大撤退了。而不懂业务的元首却贻误了战机,命令装甲部队停止前进,给了英法联军逃跑的机会,陆军的不少将领因为这个事儿对元首很有看法,极其不爽。

于是,元首就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来安抚德国陆军将领,并且还可以讨好英国人。元首说他是有意放过英国人的,因为盎格鲁——撒克逊人也是高等人,他无意让日耳曼人流血,而且他希望他放过英国远征军让其回家的行为能够显示出他的善意,让英国人心怀感激,从而跟德国谈判。我认为元首的这个说法是真的,因为他一直以来都对英国心怀敬畏,不想与之交战。

元首的这一说法是纯粹从政治上着手的,所以德国的陆军将领们也无法反驳,他们只好勉强接受这一说法,毕竟其实德军将领们在内心深处也不想跟英国人作战。

好,说到这里,我就总结一下吧!1940年5月24日,希特勒非常单纯地出于想保存装甲部队和抓英国俘虏的目的,要求装甲部队和步兵把敦刻尔克给围起来,等着英法联军自己投降。

而为了敦促英法联军投降,希特勒同意德国空军去轰炸,结果英法李联军不仅没投降,反而还加固了防线,打算跟德军死磕,希特勒这才命令德军发起进攻,迫使其最终投降。

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小说在线阅读_第9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修武兴国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第9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