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此战结束之后,隆美尔和88毫米高射炮一举成名,前者成为了德国军界的超级明星,后者则成为了反坦克炮中的超级武器,在随后的北非战役和东线战场大放异彩!

5月23日,早已抵达英吉利海峡的古德里安所部,继续向北面进攻,先后攻占了布洛涅和加莱,而莱因哈特的第41装甲军也已经进至艾尔——圣奥梅尔——格拉夫林运河一线。

后续的德军步兵终于赶上了装甲部队的步伐,接管了他们打下来的地盘,然后,克莱斯特的装甲军团、屈希勒尔的第18集团军和莱希瑙麾下的第6集团军合力夹攻,逐渐将盟军的部队压缩到了敦刻尔克地区。

现在,好几十万盟军被压缩在了小小的敦刻尔克地区,前有追兵,背靠大海,已然陷入了绝境,德国最高统帅部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敌军部队一网打尽。

关于如何解决这支已经陷入绝境的庞大盟军部队,希特勒动起了脑筋。我们知道,德军闪电战的精髓是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击破敌军防线的薄弱处,然后包抄敌军的后路,合围敌军。

现在,盟军就在那个小小的敦刻尔克,什么避实击虚、穿插包抄之类的战术都用不上了,德军必须硬碰硬地打一场攻坚战,这样的攻坚战完全没有什么技巧可言,双方就是单纯地比拼武器、战斗力和作战意志而已。

希特勒多少也还知道,克莱斯特的装甲军团所击败的只不过是法军的二流部队罢了,而敦刻尔克地区的英法联军可都是精锐啊,他们的武器装备、作战意志和战斗力都是很强的,反正不会比德军差,要是让德军仅有的几个装甲师去进攻背水而战的英法联军精锐,赢肯定能赢,只是装甲师的损失很难预计。希特勒可还指望着装甲师去进攻法国南部呢,要是把装甲师给打没了,后面的仗还怎么打!

这就样,想来想去,患得患失的希特勒也拿不定主意了。5月24日早晨,元首来到伦德施泰特将军设在查理维尔的A集团军群司令部,询问老将军该如何解决敦刻尔克的敌军。

伦德施泰特想必是受到阿拉斯战役的影响,极言英国远征军的战力不容小觑,若是让装甲部队去跟英国坦克打巷战,也就是直接让英国坦克和德国坦克对战,德国坦克部队只怕是凶多吉少,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让博克将军B集团军群的步兵部队去进攻敦刻尔克(伦德施泰特手下的步兵必须防守色当至英吉利海峡的战线,以防备法军从法国南部发动的进攻)。

希特勒认为伦德施泰特的建议非常好,这样既可以保存他的装甲部队,又可以歼灭敌军,一举两得,很是高明,于是他同意了伦德施泰特的建议,打算让博克将军B集团军群的步兵去解决敦刻尔克的敌军。

而就在这时,德国空军司令戈林也收到了盟军被围的消息,这个好大喜功、虚荣心极强的人觉得法兰西战役胜利的盖世功勋全部都让陆军给抢走了,他的空军部队虽然也出了大力,却只是配角而已,这让他很是不爽,所以他一定要抢夺歼灭英法联军主力这个最后的战功。

戈林知道德国的装甲部队是希特勒心尖上的肉,元首不希望他的装甲部队在收拾盟军的残兵败将时受到不必要的损失,所以他极力向希特勒进言说,他可以利用空军的轰炸让盟军崩溃,进而迫使其投降。另外他还要求德军的坦克和步兵后撤,以免被德国飞机的航空炸弹炸中。

说到这里,我想强调一下,我认为,什么利用空军的轰炸消灭掉盟军的说法是不恰当的,因为航空轰炸不可能把盟军都炸死(除非用原子弹),所以所谓的德国空军利用轰炸消灭盟军应当指的是,利用持续的轰炸摧垮盟军官兵的心理防线,迫使其投降。

希特勒觉得戈林的方案非常合适,这么做一来可以保存德国装甲部队的实力,以便使用它们继续进攻法国中南部。二来可以尽可能多地保存英国人的性命,使德军多抓一些英军俘虏当做人质,方便以后跟英国人谈判时利用这些人质要挟英国政府答应德国的和平条件。这个时候,希特勒认为盟军已经无路可逃,只有投降一条路可以走!

既然这个方案可以做到一箭双雕,希特勒自然会采纳的,他毫不犹豫地大笔一挥,同意了。他于24日晚上正式下令德军装甲部队停止前进,只是将敦刻尔克围住就行了,解决敌军的任务交给戈林的空军来完成。

接到这一命令后,约德尔讽刺地说:“戈林又在那里夸海口了!”然后,他老老实实地与戈林的参谋长通了电话,就陆军如何配合空军行动一事商量了一番,以便他作出相应的安排。

回到空军司令部后,戈林兴高采烈地对米尔契说道:“空军要去消灭海滩上的英国人。我好说歹说才把元首说服,不让陆军干。”米尔契听了戈林的话,不无忧虑地说:“炸弹掉进沙里很深才会爆炸,杀伤力不强。另外,执行这样一个任务,空军的力量是不够的!”

听到此等扫兴的论调,戈林不乐意了,他板着脸,很不高兴地说道:“这不是你的事,留给我干就行了。”

德国陆军的首脑布劳希奇和哈尔德接到元首的命令后,当时极为愤怒,他们认为德军的装甲部队目前连战得胜,士气正旺,完全可以一鼓作气拿下法国北部最后的一个港口,封死盟军逃回英国的退路。但是,就在这个时候,戈林那个死胖子却出于一己私利,竟要让空军去独立完成围歼敌军的任务,这简直是开玩笑,如果仅凭轰炸就可以消灭敌人,还要陆军干什么?

为了让元首收回成命,5月25日,在希特勒召开最高统帅部的作战会议时,布劳希奇和哈尔德“挥舞着拳头”,极言戈林的建议脱离实际,要求元首让陆军去收拾盟军的残余兵力,但元首却装聋作哑,置之不理。

事实证明,布劳希奇和哈尔德等人的观点是对的,德国空军的轰炸并未使盟军部队崩溃投降,而博克将军的B集团军群由于受到比利时军队的阻挡而进展缓慢,要想及时赶到敦刻尔克是不现实的。

所以,5月26日夜间,希特勒取消了停止前进的命令,并同意了这样的意见:由于博克的部队在比利时进展缓慢和海岸附近运输舰活动频繁,装甲部队可以继续向敦刻尔克前进。

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已经太迟了!被围的盟军已经从慌乱中恢复了过来,英国的哥特勋爵利用德军装甲部队停止前进的大好时机,部署3个步兵师,再加上一些重炮,构筑了一条坚固的防线,将德军挡在了敦刻尔克城外,为随后的大撤退争取到了时间。

5月26日晚上7点左右,距离希特勒下令德国的装甲部队恢复进攻没多久,英国海军部下令执行“发电机计划”,这是从海上撤出被围困在敦刻尔克的盟军的计划,这是一个有相当难度的计划。

早在这个计划实施之前,德国空军就已经将敦刻尔克港的港口设施给炸了个稀巴烂。没有了港口设施,使用大型船只一次性接走很多人是不可能的,所以戈林对元首说了这样的话:“只有鱼才能游抵彼岸,我希望英国兵个个都是游泳能手!”

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小说在线阅读_第9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修武兴国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第9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