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3,现隶属于B集团军群的第4集团军改由A集团军群指挥,以使该集团军群在向索姆河下游突击时有必要的机动余地。

4,本次进攻的主要攻击任务将由A集团军群担负,其突击方向是沿阿登森林地区前进,突破敌军色当防线,并直趋海峡沿岸,以便切断比利时境内联军之退路。

5,B集团军群仍然保留3个集团军,以使其维系表面上的强大攻势,使敌军误以为我军之主攻方向在比利时境内,从而诱使敌军主力自法比边境进入比利时境内。

【镰割计划】

希特勒看了看新的作战计划,非常满意,于是马上签字批准,并命令德军按此计划进行部署,哈尔德领命而去。

2月24日,德国统帅部发布正式命令,宣布采纳“镰割计划”,并晓谕全军务必在3月7日以前重新部署好各自的部队。

在发布了这个进军令之后,希特勒出于对这个冒险计划有些信心不足使然,就决定把A集团军群的主要将领们召集在一起,好好讨论一下“镰割计划”。这个所谓的讨论会,就元首的本意来看,是想从将领们那里获得心理上的支持,但是令他失望的是,除了曼施坦因的坚定支持者古德里安之外,其他德国将领并不信任“镰割计划”。

会议开始后,每个将领先是阐明了自己所部担负的任务,然后着重表达了他们将如何完成任务。

最后一个发言的人是古德里安,他是公认的坦克战专家,也支持曼施坦因的观点,所以希特勒对他的发言尤为看重。

古德里安说,在接到进军令之后,他将带领自己的部队越过卢森堡的国界,经过比利时南部,一直到色当,渡过马斯河,并在那里建立一个桥头堡,以掩护后续的步兵渡河。

说完了总的计划,古德里安又把具体的进军计划说了一遍,他说:

在经过卢森堡和比利时两国时,他会将部队分为3个纵队前进,然后,第一天即到达比利时边境,并于当天突破比利时军队的防线;第二天抵达纳沙托;第三天到达布永,并渡过瑟姆瓦河;第四天即可抵达马斯河岸边;第五天渡河,在第五天的下午建立桥头堡。

把上述计划说完,古德里安就止住发言,示意他说完了。听到这里,希特勒似乎有些疑问,于是,他就问古德里安道:“那么之后你又准备做些什么呢?”

闻听希特勒有此一问,古德里安显然十分意外,因为要知道,到现在为止,元首是第一个问他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而不是问他装甲军团能否渡过如何马斯河的人。

他非常愉快地回答道:“除非我已接到其他的命令,否则第二天我就会继续向西推行。最高统帅部应该决定我的目标是亚眠还是巴黎。照我个人的看法,正确的路线应该是过亚眠,直向英吉利海峡进发。”

希特勒听完了古德里安的计划,似乎比较满意,他点了点头,并未说什么。

就在希特勒埋头研究地图,思考问题之际,对“镰割计划”深表怀疑的反对派们又发难了。

只见布施将军第一个站出来,问出了古德里安一听就头痛的问题,他问道:“关于你的计划,首先,第一点,我完全不相信你可以渡得过马斯河!”

布施将军话音一落,包括希特勒在内,所有人都齐刷刷地盯着古德里安,且看他如何回话。

古德里安在此之前必然已经被问过很多次这类问题,这一会,他决定做出点儿积极的姿态给参会的一众人等,尤其是元首看看,他非常笃定地说:“无论如何,总不需要你来代劳嘛!”

古德里安这句话的意思相当明确,那就是能否渡过、怎样渡过马斯河是老子的事,与你布施甚相干,多事!

也许是古德里安的淡定与从容感染了希特勒,元首多少从古德里安那里得到了一点儿信心,他决定豪赌一把,将“镰割计划”进行到底。

综上所述,除了希特勒、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冒险味儿十足的“镰割计划”并未得到其他德国将领们的认可。

不过,换个方向来想,就连德国人自己都觉得“镰割计划”十足意外,那么法国人岂不是更加意外,所谓奇袭,不就是要达到这个效果嘛!

好,到此为止,既然作战计划已经敲定,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就是积攒力量,给予盟军雷霆一击。

为了进攻西方盟国,德军一共集结了136个师(战略预备队27个师),其中包括10个装甲师。

武器方面,德军拥有装甲车辆2800辆,作战飞机(战斗机和轰炸机)3700架,运输机(运送空降兵和物资)600架。

兵力配置方面,中路A集团军群实力最为雄厚,拥有64个师,由伦德施泰特上将指挥,担负突破阿登山区直扑英吉利海峡的任务;北线,也就是右翼的B集团军群有28个师,由博克上将指挥,担负进攻比利时和荷兰,诱使英法联军主力进入比利时的任务;南线,也就是左翼的C集团军群有17个师,由勒布上将指挥,其任务是佯攻马其诺防线,以拖住防线内的法军,使其不能北上增援。

反观盟军方面!

为了应对德军的进攻,盟军一共集结了135个师,3469辆坦克,2000架飞机,并可以利用驻防在英伦三岛的1000多架飞机进行支援,单纯从数据上来看,盟军的陆军总兵力与德军相当,坦克甚至比德军的还要多一些,且火力和装甲更强一些,只是飞机方面,德军才略有优势,盟军暂处下风。

兵力配置方面,在北线,英法联军主力驻守在法比边境地区,准备随时进入比利时作战;在南线,法军重兵云集在马其诺防线里面;在中路阿登地区,盟军自恃有山林阻挡和马斯河天然屏障,认为德军绝对不可能自此处进攻,所以只在该地区部署了战斗力较弱的部队驻守。

好,到此为止,盟军和德军庙堂上谋算就介绍到这里。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德军是如何发动“镰割计划”,将盟军割了个干干净净的!

第二节诱敌深入

自1939年11月开始,英法两国、比利时以及荷兰等西方盟国就不断收到德国即将发起进攻的消息。

最开始,听到德国将要进攻的消息时,盟国很是紧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预想中的德军攻势却迟迟未曾到来,这使盟军误以为所谓德军的攻势只不过是希特勒那小子在虚张声势罢了,所以当再次传来什么德军即将发动攻势之类的消息时,盟军并未对之足够重视。

这样的效果是远在希特勒意料之外的,本来按照他个人的意思,他恨不能在39年的11月就着手发动针对西方盟国的攻势,但是,他手下的将军们阳奉阴违、一拖再拖,就连天气也站在盟军一边,不给德国空军出击的机会,这让元首不得不将他的进攻时间一改再改。

改来改去,就改到了40年的5月份,这个时候,就连计划之外的挪威都被打下来了,西线那里还是没有半点儿动静。如此的情况,就让西方盟国放松了警惕,以为德国不会很快进攻。

对于西方盟国非常天真的想法,希特勒马上就用实际行动告诉了他们,他说话绝对算数,说打就打,绝不含糊。

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小说在线阅读_第8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修武兴国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第8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