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除了地理上的战略位置重要之外,挪威还与支撑德国战争机器的一种重要物资——钢铁——息息相关。

德国每年要进口1500万吨铁矿石,其中1100万吨来自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只要是瑞典,其次是挪威。

这些至关重要的铁矿石夏季从瑞典港口经波罗的海运往德国,到了冬季波罗的海封冻之后,铁矿石就改由挪威北部港口纳尔维克经挪威水道运往德国,而冬季航线占了铁矿石运输总量的41%。

开战之初,希特勒本指望挪威能够保持中立,但是事态的发展却与他的愿望背道而驰。

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在开战后不久便向内阁提交了一份备忘录,备忘录中指出要想发挥英国海军的优势,给予德国比较显著的打击,只有中止德国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进口铁矿石和截断其通往大西洋的航路。丘吉尔认为只需要控制挪威,就可以达到上述目的,所以他强烈地呼吁对挪威采取军事行动。

几乎也就是在丘吉尔打算进攻挪威时,一个绝好的借口出现了,这个借口就是援助正被红色帝国苏联侵略的芬兰。

1940年2月5日,英法联军最高军事委员会决定以3个或者4个英国师和法国师占领纳尔维克,然后打着援助芬兰的旗号,让顺道经过的军队直接占领瑞典北部的矿山,如此一举掐断德国铁矿石供应,让德国的兵工厂去喝西北风。

在制定进攻计划的同时,英国外交部长还向挪威和瑞典驻英国大使发出照会,宣布了英法将禁止铁矿石运往德国的意图。

通过德国情报部门的努力,英法想对挪威动手的消息传到了希特勒的耳中,德国元首接到报告后,当时半信半疑,并不完全相信英法会对挪威动手。后来,“阿尔特马克”事件发生后,希特勒的想法才有所改变。

“阿尔特马克”号是德国袖珍战列舰“施佩伯爵”号的补给舰,在拉普拉塔河口海战前夕,它给“施佩伯爵”号补充了燃料、弹药、食品和药品,接着装载着被俘获的300名英国船员在南大西洋隐蔽了将近两个月。

1940年2月16日,它试图冲过封锁线返回德国,却被一支一个锅驱逐舰分舰队堵在了挪威领海的约星峡湾。该舰队的指挥官在接到丘吉尔登船检查的命令后,根本就不顾在场挪威炮艇的阻止,强行登上了“阿尔特马克”号进行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由于德国船员很不友好,极不配合,英德两国船员爆发了激烈的肉搏战。英国水兵仗着人多势众,成功地揍翻了德国水兵,控制了整艘船,并解救了英国的被俘人员。

这一事件发生后,引起了德国的强烈不满,希特勒发现英国人根本就无视挪威的中立立场,而挪威政府表现地很暧昧,颇很有些拉偏架的嫌疑,据此,他开始怀疑挪威是想跟英法合作,共同对付德国。

等到希特勒听说英国打算在挪威水道布设水雷,而挪威政府居然一点儿反对意见也没有提的时候,德国元首终于确信挪威已然倒向英法,挪威的中立只不过是一个假象罢了。希特勒怒了,他决定抢在英法进军挪威之前,先下手为强,占领挪威。

希特勒是个行动派,他说干就干!1940年3月1日,德国海军司令部接到德国最高统帅部执行“威悉河演习”行动,也就是入侵丹麦和挪威的最后命令。

毫无疑问,这将是一场德国海军挑大梁的战役,因为德国海军必须将德国陆军运送到挪威沿海的港口,然后掩护德国陆军登陆,占领挪威。

刚接到命令时,德国海军司令雷德尔的信心严重不足,因为他觉得就凭德国海军手里那点儿货,绝对不是英国海军的对手。雷德尔预计德国海军必然会遭到英国海军的痛打,一半的舰艇将有去无回。

虽然雷德尔认为德国海军此去挪威凶险万分,但是军令如山倒,作为德国军人,他坚决服从命令,而不是摆困难,畏战避战。

在雷德尔的带领下,德国海军司令部迅速为“威悉河演习”行动制定了相应的计划,并且做了相应的部署。

雷德尔为这次战役组建了5个海军战斗群:

第1战斗群由刚服役的“沙恩霍斯特”号、“格莱森瑙”号战列巡洋舰、10艘驱逐舰以及2000名士兵组成,目标纳尔维克;

第2战斗群由“希佩尔海军上将号”重型巡洋舰、4艘驱逐舰以及17000名士兵组成,目标特隆赫姆;

第3战斗群由“科隆”号、“柯尼斯堡”号轻型巡洋舰,“牛虻”号旧式训练巡洋舰,2艘驱逐舰,7艘鱼雷艇以及900名官兵组成,目标卑尔根;

第4战斗群由由“卡尔斯鲁厄”号轻型巡洋舰、3艘驱逐舰、7艘鱼雷艇以及1400名官兵组成,目标克里斯蒂安森和阿伦达尔;

第5战斗群由“布吕歇尔”号重型巡洋舰、“吕佐夫”号袖珍战列舰、“艾姆登”号轻型巡洋舰、3艘驱逐舰、8艘鱼雷艇以及2000名士兵组成,目标挪威首都奥斯陆。

此次北方战役,德军的总计划是以空地海一体化突击的方式占领挪威,具体点说是这样一个意思,按照闪电战流程,德国空军出击将挪威空军以及非常有可能出现的英国空军一网打尽,取得空中优势,接着就利用空降和海上登陆相结合的战术,内外夹攻,拿下各个港口。

与以往一样,这次战役走的仍然是突然袭击的路子。德军的全面进攻将于4月9日凌晨发起,到时候,德国海军将运送德国陆军在挪威从北至南的各个港口登陆。陆军部队突击上陆站稳脚跟之后,海军部队必须马上建立起一条海上补给线,将物资由海上通过卡特加特海峡或者斯卡格拉克海峡运至挪威南部港口奥斯陆。

为了确保后勤补给线的畅通,德国统帅部决定拿下中立国丹麦。不得不说,丹麦实在是遭受了无妄之灾,本来德国的目标只是挪威而已,但是丹麦的地理位置过于重要,而希特勒又生怕丹麦也跟挪威一样,表面上中立,实际上胳膊肘却朝着英法那边拐,暗中算计德国。所以德国元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决定派兵把丹麦和挪威一块儿剁了,如此,整个北方再无后顾之忧。

丹麦位于欧洲大陆的国土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与德国接壤的日德兰半岛,另外一部分则是波罗的海与北海交界处的一些岛屿。根据丹麦的地理特点,与德国接壤的日德兰半岛由德国陆军负责攻占,而岛屿则由德国海军负责攻占。

正当德国这边厉兵秣马,打算将丹麦和挪威收入囊中之际,英国那边也在拟定入侵挪威的计划。关于英国人制定的作战计划,我想说真是有特点!

英德双方制定的作战计划简直就跟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一样,他们的目标完全一致,采取的进攻方式也雷同,就连时间都撞在了一起,如果它们不是敌对关系,当真算得上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我前面说过,英国为了阻止德国使用挪威水道运输铁矿石,其海军部打算在纳尔维克沿海布设密密麻麻的水雷,让德国运输船寸步难行,这个布雷计划原定于4月6日夜里进行。

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小说在线阅读_第6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修武兴国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只要还有一个德国人活下来,战争就将继续——德意志第三帝国第6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