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战事激烈,名将已然身死,情况继续恶化。很快陈国攻克了合州和仁州,北齐派兵二万救援齐昌,和陈国西阳太守周炅相遇。周炅故意留下身体瘦弱的士兵迷惑北齐军队,自己率领精锐部队从小路阻击北齐军队的背后,大败齐军。吴明彻也攻克了峡口,防守的北齐士兵全部弃城逃走,北齐淮北、绛城和谷阳的百姓纷纷杀死驻防军队的长官献城投降。
何洪珍因为经常向高纬上书奏报国家财政的收支而大受高纬的信任,高纬常常叫他“博士”。国子祭酒张雕是高纬的老师,高纬对他也很器重。张雕和何洪珍结成官场同盟,何洪珍推荐张雕为侍中,加开府仪同三司,与穆提婆、韩长鸾等人成了对头。张雕认为自己出身贫贱,能做到朝中重臣完全是因为皇恩浩荡,所以张雕一心想要报答皇上,把澄清朝政作为己任。
张雕节约宫廷中不需要的开支,约束骄横放纵的大臣,还常常规劝责备宠臣权贵们。看来张雕真是不识时务,朝政混乱到这个地步了了还想着要励精图治,他还自认为自己是一片忠心,对别人的议论褒贬毫无顾忌。权贵和宠臣们都对张雕恨之入骨,穆提婆、韩长鸾哪里容得下他。
尚书左丞封孝琰是封隆之的侄儿,和侍中崔季舒都曾受到祖珽的厚待。封孝琰曾经对祖珽说:“大人您是衣冠宰相,和别人不一样。”封孝琰的话倒也不错,祖珽虽然是奸臣,但却是有文化的奸臣,跟不学无术的穆提婆、韩长鸾确实不一样。所以要多念一点书,哪怕成了坏人,那也是有文化的坏人。不过穆提婆、韩长鸾等听到这话后却大为嫉恨,祖珽是衣冠宰相,那岂不是说他们是禽兽宰相。
高纬准备动身前往晋阳,崔季舒和张雕商议后认为寿阳现在被围困,前线的消息都应该及时向皇上禀告。况且皇上一走人们就会互相惊恐,以为皇上去晋阳是躲避南方的敌人,如果不向皇上启奏劝阻只怕引起人心惊慌浮动,于是崔季舒和随驾的文官联名进谏劝阻高纬去晋阳。
韩长鸾想借此机会扳倒崔季舒,对高纬说:“那些汉人官员联名上书规劝皇上驾临并州,其实他们的目的是想造反,应当把他们全部杀了。”
高纬对韩长鸾言听计从,马上在含章殿召集在奏疏上署了名的官员,将崔季舒、张雕和封孝琰等为首的一批人全部杀死在殿庭之中,韩长鸾还下令将他们弃尸于漳水。
为什么高纬对韩长鸾如此信任,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实在是不一般。韩长鸾年轻时聪明伶俐,臂力很强,善于骑射射箭,渐渐升职为都督。高纬当太子时年纪还小,高湛挑选了二十多个都督送进东宫做太子侍卫,韩长鸾也在其中。高纬见到这批人,走到他们中间,拉着韩长鸾的手说:“都督看小孩来了。”小时候的高纬还是蛮可爱的。
韩长鸾和高纬混熟后经常被叫去一起做游戏,陪太子玩就是他最重要的工作。后来韩长鸾被封为昌黎郡王,在晋阳得赐豪宅一栋,他的儿子还娶了公主。公主生下的儿子满月时,高纬亲自临幸韩长鸾家,宴饮了一整天。高纬和韩长鸾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君臣之间的关系,而更像是多年的老朋友。韩长鸾的例子说明想要飞黄腾达最好能提前和下一任领导搞好关系,不过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
本来凡是参预此次签名的人都要予以鞭挞,幸亏赵彦深苦苦哀谏高纬才就此作罢。不过崔季舒他们的家属都被流放到北方边地,妇女配给士兵为妻,男童被阉割,家财被没收,实在是可怜。
崔季舒是高家的老臣,年轻时颇为得志,后来的经历却非常坎坷。当初崔季舒是高澄的心腹,曾经打过孝静帝元善见三拳,还将各种女人送上高澄的床。那个时期勋戚权贵们多有不法,他们都受到了高澄的严惩。朝臣们都认为是崔季舒在背后搞的鬼,非常怨恨他。可惜正当崔季舒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高澄却被人杀了,崔季舒悲痛不已。高澄啊,你怎么这么狠心就丢下我不管了,让我以后依靠哪一个?
高澄遇难后高洋准备赶赴晋阳,黄门郎阳休之劝崔季舒陪同高洋一起前往,他说:“一天不在领导身边,就有可能和领导产生距离。”但崔季舒爱好声色,贪图安逸,没有请求和高洋一起出行,而是留下来恣意行乐,这就不能怪新领导不待见他了。司马子如与崔季舒有矛盾,这样一来他便和其他人一同罗列崔季舒的过失,致使崔季舒被鞭笞二百,流放北边。
高洋称帝后知道崔季舒无罪,追拜其为将作大匠,不久兼尚书左仆射、仪同三司,一时也是大得恩遇。高殷继位后,杨愔依照高洋的遗令罢免了崔季舒的仆射之职。后来崔季舒又起复为光禄勋,兼中兵尚书。再后来崔季舒出朝为齐州刺史,因派人赴南朝互市,加之又贪污受贿,被御史弹劾,遇赦令而未加追究。
高湛当藩王时曾得了重病,高洋下令崔季舒帮高湛治病,崔季舒竭尽全力治好了高湛。高湛登基后感念崔季舒的恩德,追还崔季舒入朝,拜他为度支尚书、开府仪同三司,营建昭阳殿时还敕令崔季舒监造。但好景不长,不久之后崔季舒由于判事的格式不合标准,被胡长仁检举,出为西兖州刺史。后来崔季舒又遭责罚而被免官,再加上他私自前往广宁王高孝珩的宅邸,被鞭打了数十下。
高湛死后朝廷不准崔季舒进入哭泣官员的队列,过了好长时间才让他待诏文林馆,加特进,监修国史。经历了这么多事情的崔季舒已经看淡了功名利禄,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崔季舒一向嗜好图书文籍,晚年更是手不释卷,他推荐人才,奖劝文学,时论称美,远近闻名。
一朝天子一朝臣,自从高澄死后崔季舒就一直磕磕绊绊,光有能力没有后台就像是大海中的一叶扁舟,经不起大风大浪。崔季舒当初是高澄的宠臣,现在却被高纬的宠臣整死了。江山代有权臣出,各领风*若干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