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纬启禀胡太后说:“孩儿明天准备和高俨一早外出打猎。”望着高纬一脸诚恳的样子胡太后答应了。夜里四更时分高纬悄悄地召见高俨,高俨心怀疑虑,不肯前去。陆令萱对高俨说:“兄长叫你,孩子你为什么不去?”高俨没有办法,只能出来。他走到长巷时刘桃枝猛地将他的双手反绑起来,这是刘桃枝的拿手好戏。高俨大喊道:“让我去见母亲、兄长。”刘桃枝用衣袖塞在高俨嘴里,把他的袍子翻过来蒙住头。很快高俨的鼻血流了满面,他被刘桃枝折断脖子而死,当时才十四岁。刘桃枝将高俨的尸体用席子包起来,埋在室内。
高纬派人把这事启奏胡太后,胡太后到出事地点哭吊,刚哭了十几声就被人簇拥着回到殿中。高俨当时有四个遗腹子,出生后都被囚禁而死。高洋杀兄弟,高湛杀侄子,高纬既杀兄弟又杀侄子,集大成于一身,高家的骨肉相残后继有人。
徐之才极有口才,尤善于文字游戏。王元景嘲笑徐之才的名字,说:“你的名字叫‘之才’有什么讲法?依我看来,叫‘乏才’还差不多。”徐之才听了,不恼不怒,立即嘲弄王元景的姓:“‘王’这个字,左边加上言为‘(同诳)’,靠近犬便成了‘狂’,加上颈足是个‘马’(马),长出角、尾就变成‘羊’。”王元景听了,张口结舌,尴尬万分。
有一次徐之才宴请宾客,有个叫卢元明的在座。徐之才便拿“元
明”二家开玩笑说:“去头则是兀明,出颈则是无明,减半则是无日,变声则是无盲。”
又有一次,徐之才宴请客人,卢元明也在座。席间卢元明戏弄徐之才的姓说:“‘徐’字也就是未入人(未字加上彳和入)。”徐之才当即嘲弄元明的姓卢(繁体为盧)字:“‘盧’这个字,生男成‘虜’(虏)’,配‘馬’(马)成‘驢’(驴)。”直说得卢元明面红耳赤,无言以对,满座人笑得前仰后合。
王元景某日晨起,忽然想一改平日食用素食习惯,对仆人典琴唤道:“解斋。”典琴说:“公又未曾作斋戒,为何说解斋?”王元景轻轻一笑,说:“我未斋戒,就不能说解斋;那么你每天叫典琴,又何处有琴可典呢?”
高欢曾于佛教大斋日设聚会,当时有一高僧大德法师在会上讲经,与会者对佛经有疑滞者,都当场提问,法师当场解答,引经据典,言议深奥。有个叫石董桶的优人最后提问,对法师说:“且问一个小问题:佛常骑什么?”
法师答道:“或坐千叶莲花,或乘六牙白象。”
董桶说:“法师全不读佛经,竟连佛所乘骑之物都不知道?”
法师马上反问道:“施主读佛经,你说佛骑什么?”
董桶回答:“佛骑牛”
法师问:“有何根据?”
董桶答道:“佛经上说:‘世尊甚奇特。’‘特’不就是小牛的意思吗?”在座者听了此言皆哄堂大笑。
世传佛祖释迦牟尼诞生于四月八日,高欢曾于这一天设斋会讲经,优人石董桶当时也在座。会上有位大德法师在高座上讲论,有些人与他辩论经义,争执不下。石董桶便问法师:“今天是什么日子?”
法师答道:“是佛生日。”
董桶立即接过话头说:“既然是佛生的日,那么日即是佛的儿了。”
法师马上改口说:“今日生佛。”
董桶又接着说:“既然是日生的佛,那么佛是日的儿子!”
高欢又曾聚集儒生讨论儒家经典,众人论辩经义,十分热烈。石董桶最后到场,问一个在场的博士官:“先生,天姓什么?”
博士答道:“天姓高。”
董桶说:“皇上姓高,天必姓高,你这是因袭前人的说法,算不上新义。经书上自有天姓,先生可以引用儒经之文,不须借用旧说。”
博士问:“不知哪部经书上讲过天姓?”
动筩道:“看来先生全不读经,连《孝经》也未见过。天本来姓‘也’。先生难道没见到《孝经》上说:‘父子之道,天性也。’这岂不是天的姓?”
高欢曾读《文逊,读到晋人郭璞的《游仙诗》,连连叹息称妙。优人石董桶见状说:“这诗有什么好?若让臣作,能胜他一倍。”
高祖听了不高兴,说:“你是什么人?竟夸口作诗能胜郭璞一倍,岂不该死。”董桶马上说:“您现在就让我作,如果不能胜他一倍,臣甘心受死。”
高欢即令石董桶作诗,动筩说:“郭璞的《游仙诗》说:‘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我作的是:‘青溪二千仞,中有二道士。’岂不胜他一倍?”
高欢放声大笑。
高敖曹曾作《杂诗》三首。其一云:
冢子地握槊,星宿天围棋;
开门屋张口,卷席床剥皮。
其二云:
相送重相送,相送至桥头;
培堆两眼泪,难按满胸愁。
其三云:
桃生毛弹子,瓠长棒槌儿;
墙欹壁亚肚,河冻水生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