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俨率领京畿的军士三千多人包围了皇宫。高纬大惊失色,派刘桃枝率领八十名禁兵去召唤高俨。刘桃枝是“御用杀手”,专门在皇宫中搞暗杀一类的活动。这次高俨带了这么多人,黑压压的一片,刘桃枝哪见过这种阵势。他离高俨还很远时就惶恐地施礼,高俨下令把他反绑起来,他带来的禁兵们一时四散逃走。
高纬又派冯子琮去召高俨,高俨推辞说:“和士开的罪行实在是应该万死,他图谋废掉天子,臣这才假托陛下的诏命将他杀死。兄长陛下如果要杀臣,臣不敢逃避罪责。如果陛下能宽恕臣,希望可以派乳母来迎接,臣这就去见陛下。”乳母就是陆令萱,高俨想骗她出来杀死她。陆令萱此时正躲在高纬背后,听到高俨的要求吓得浑身发抖。
高纬又派韩长鸾去召高俨,高俨准备去见高纬,刘辟强拉住他的衣服劝说道:“如果皇上不杀掉穆提婆母子俩,殿下不能去。”
这时广宁王高孝珩(高澄第二子)、安德王高延宗不知从哪冒了出来,估计是来看热闹的。他们推波助澜、唯恐天下不乱,问道:“你们为什么不打进去?”刘辟强回答说:“人太少。”高延宗环顾周围,应该有不少于三千多人,攻打皇宫绰绰有余。他说:“孝昭皇帝(高演)杀杨愔时只有八十人。现在你们有几千人,怎么能说人少?”
高孝珩、高延宗看没什么搞头,摇着头走了。
眼看高俨弟弟似乎想要自己的性命,高纬吓得不行,他哭着对胡太后说:“如果还有缘份今后仍可与母后相见;没有缘份就和母后永别了!”还是胡太后有经验,她急忙叫人把斛律光召来。
这时高俨也派人来传召斛律光。斛律光听说高俨杀了和士开,并没有露出吃惊的表情,反而拍手大笑说:“这真是龙子的作为,果然不像一般人!”名将就是名将,连见解都与常人不同,也许高俨的所作所为让斛律光看到了高家爷们久违了的果断与决绝。
作为忠诚正直的大臣,斛律光当然站在皇帝高纬这边,更何况他还是高纬的丈人。高纬把在宫中宿卫的侍卫四百人全部交给斛律光,让他准备出战。斛律光说:“小孩子们动干戈,刚一交手就会乱了阵脚。俗话说:‘奴仆见主人,心里就沮丧。’陛下应该亲自去千秋门,琅邪王他们一定不敢动弹。”高纬这时哪有主见,斛律光说什么就是什么。
斛律光走在前面做前导,派人喊道:“天子来了。”高俨一伙听说斛律光来了,吓得纷纷散去,在名将斛律光面他们都是乌合之众。高纬在桥上勒住马远远地招呼高俨他们,高俨站在原地不敢靠前。斛律光走过去对高俨说:“天子的兄弟杀一个人,有什么可害怕的!”说完斛律光走过去抓住高俨的手,硬拉着他向前,对高纬说:“琅邪王年轻,脑满肠肥,行为轻率,等到年龄大了自然不会这样。希望皇上能宽恕他的罪过。”
一场本来可能血流成河的政变就这样被斛律光如行云流水般轻易地化解。
高纬现在牛逼起来了,他拔出高俨所带的佩刀,用刀环对高俨的头乱凿,打了很久才放了他。
高纬收禁了库狄伏连、高舍洛、王子宜、刘辟强等人,将他们肢解以泄心头之恨,然后在都城的大街上暴尸示众。库狄伏连真是冤枉,比窦娥还冤,完全是被人拖下水的。
高纬打算把高俨府里的文武官员全部杀死,斛律光劝说道:“这些人都是达官贵人的子弟,杀掉他们恐怕会引起人心不安。”赵彦深也说:“《春秋》里说军队不听从命令,责任在领兵的将帅。”高纬这才区别情况对他们加以判罪。
冯子琮在政变中不动声色,他还想浑水摸鱼,躲过一劫,可天底下哪有这种好事。事后胡太后责问高俨为什么要杀死“吾爱的亲爱的可爱的”和大人,高俨回答说:“是冯子琮教我这样做的。”胡太后大怒,立即派人用弓弦将冯子琮绞死,然后用车拉上尸体送到妹妹家里去。妹夫在情夫面前绝对是一文不值。
不过胡太后母子之情还是有的,这一点比北魏胡太后要强。从此以后胡太后一直把高俨安置在自己宫中,每次吃饭都亲自先尝一尝,生怕高纬要毒死高俨。
因为之前高俨差一点杀了陆令萱,所以陆令萱一直想报复。一个奶妈居然敢对王爷下手,这也是在北齐才会有的怪事。陆令萱在高纬面前不断挑拨:“人称琅邪王聪明勇敢、当今无敌,看他的相貌几乎不是臣下,自从他独断专行杀死和士开以来常常怀有不臣之心,皇上应该及早作出打算。”何洪珍等人也奏请高纬杀掉高俨。
高纬犹豫不决,就把祖珽秘密找来征询他的意见。祖珽举出“周公诛杀管叔,季友毒死庆父”这两个例子劝高纬下手。看来学好历史还是很有用的,至少可以引用典故劝说别人。
高纬被说动了,派右卫大将军赵元侃诱捕高俨。赵元侃还算有良心,他说:“臣以前侍奉先帝时看到先帝很喜欢琅邪王,现在我宁愿被杀也不忍心做这种事。”高纬很郁闷,没想到天底下居然还有这么不识时务的人,他将赵元侃贬为豫州刺史。赵元侃不肯动手,想动手的人多了去了,谁不愿意在皇上面前立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