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皇帝宇文毓英明果断,宇文护害怕自己失去权势,就指使自己安插的厨子在饼里下毒给宇文毓送去。宇文毓食用之后就明显有所感觉,他在弥留之际赶紧招来大臣,口授遗诏,说:“我的儿子都还年幼,不能负起治国大任。鲁公宇文邕是我的大弟,为人宽仁大度,声望传于海内,将来他一定能弘扬我们宇文家的帝业。”说完不久宇文毓就去世了。
宇文毓当机立断,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让宇文护想要操控幼帝的阴谋没有得逞。
宇文护接连害死了北周两个皇帝,加上之前弄死的西魏皇帝,他一共干掉了三个皇帝。果然是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宇文护的屠龙刀是谁给的呢?自然是宇文泰了。宇文泰向来知人善用,他应该很了解自己这个侄子的人品,相信宇文护曾经也是个忠厚老实的青年。可是宇文泰忘了一点,那就是权力会使人异化。宇文泰自己当初何尝不是想振兴北魏,可到头来还不是视元修、元宝炬如无物。不过好在宇文泰的儿子数量够多,足足有十三个,下面轮到宇文泰最优秀的儿子宇文邕隆重登场。
宇文邕自幼胸怀大志,气度不凡,所以特别受宇文毓的钟爱。凡是朝廷大事宇文毓都与宇文邕商量,但如果宇文毓不发问宇文邕是不会随便说话的。宇文毓常常感慨地说:“这个人要么不说话,一说话就必定有切中事理的精辟见解。”
不久宇文邕即皇帝位,有了两个皇兄的前车之鉴,他只能夹着尾巴做人。宇文邕任命宇文护为都督中外诸军事,事情无论大小都由宇文护先拍板决定再奏闻自己。宇文护不可一世的日子还可以再持续若干年。
让我们再回到北齐。高演考虑到王晞是一介书生,担心他不称手下那帮武将们的意,白天假装不和他说话,晚上偷偷用车载他过来议事。
高演曾经把王晞叫进密室,对他说:“近来王侯及诸位勋贵每每对我进行敦促逼迫,说我违反天意而不即位,很不吉祥。恐怕这样下去会有变乱发生,我想依法治他们鼓吹篡逆之罪,你认为如何?”王晞回答说:“殿下不久前仓诛灭杨愔等人的举动已不是为人臣的所为,现在的局面是芒刺在背,上下互相怀疑,这种情况怎么能长久。殿下谦逊退让,视皇帝的宝座如粪土,其实恐怕反而会违背了上天的旨意,毁坏了先帝留下的基业。”高演说:“你怎么敢说这样的话,我要把你按国法论罪!”王晞说:“天时人意都没有不同,所以我才敢冒犯斧钺诛戮来进言,这怕也是神明所赞许的吧。”高演说:“拯救国家于危难,匡扶时世的事正等待圣哲出现来做,我怎么敢私下僭越?你就别再多说了!”
后来丞相从事中郎陆杳握着王晞的手让他去劝进,王晞把陆杳的话告诉了高演,高演说:“如果朝廷内外都有这种意思,赵彦深早晚都在我身边,为什么他一句话也不说?”
高演很看重赵彦深,自从高演掌权以来朝廷对赵彦深的礼遇不断加重,高演每次召见他时让他坐在御榻上,常常喊他的官职名称而不叫他的名字,凡是选拔人才的事情高演都先让赵彦深铨选确定。赵彦深提携的人物都以品行学业为主要标准,轻浮浅薄的人他根本就看不上。而且赵彦深说话谦逊,从来不曾用骄矜傲慢的态度对待别人,所以他人缘很好。
王晞利用公事的间隙悄悄探问赵彦深的意思,赵彦深说:“我近来也为这种舆论而感到吃惊,每每想把自己的意见加以陈述,但每次临言又不敢说出口。现在你既然说出来了,我也要冒着一死披露一下肝胆之心!”于是他与王晞一起向高演劝进。
高演觉得众意难违,就把群臣劝进的话告诉了娄氏。当时刚好老臣赵道德也在娄氏身边,赵道德说:“王爷你不效法周公辅佐成王,而是想行骨肉相夺之事,难道就不怕后世说你篡逆吗?”
赵道德的话果然充满了道德,娄氏也认为有道理,对高演说:“赵道德说的话是对的。”
第一次出师不利,高演并没有放弃,过一阵子他又去启奏娄氏:“现在天下人心不安定,我担心变乱突然发生,国家必须早日确定名位才行。”娄氏这才答应了高演的请求。
于是娄氏发布敕令,废高殷为济南王,让他搬到别宫去住。娄氏让高演入朝登基,告诫他说:“你可不能让高殷有什么意外!”高演随即在晋阳即皇帝位,娄氏恢复皇太后的称号。李氏则称为文宣皇后,居住在昭信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