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东西魏之间已经很久没有交战了,大家都心照不宣一齐向梁国下手。柿子总是拣软的捏,南朝那么软,不捏白不捏。

宇文泰娶了元修的妹妹冯翊公主,生下儿子宇文觉,另一位姚夫人则生了宇文毓。宇文毓在宇文泰的儿子中年纪最长,他娶了大司马独孤信的女儿为妻。宇文泰准备确立继承人,但觉得不好处理。因为独孤信风度弘雅,深得人心,而且功高勋著,宇文泰不得不对其加以防备。

宇文泰对公卿大臣们说:“我想立嫡出的儿子为世子,但又担心大司马对此有疑心,你们说该怎么办好呢?”众大臣都默不作声,这种浑水当然趟不得。只有尚书左仆射李远说:“从来立世子都是看是否嫡出,不看是否年长,立宇文觉为世子有什么可疑虑的呢?如果怕独孤信有意见,为此有顾虑,那么可以先把他杀了!”说完李远就拔出刀做出要动手的样子。

宇文泰连忙站起来阻止道:“何至于要这样!”独孤信也赶紧自我陈述辩解,表示并无异议,李远这才把刀收回去。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了,宇文泰立宇文觉为世子。退朝后李远走出宫廷外拜谢独孤信说:“刚才面临国家大事不得不这样,希望你能谅解。”独孤信也感谢李远说:“今天幸亏有你才把这件大事决定下来。”像李远这样把想法戏剧性的表达出来,有时候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宇文泰同志一心扑在事业上,结婚比较晚,是晚婚晚育的模范。他现在已经行将就木,子女却都还很年幼。所以我奉劝各位还是早点结婚生子为好,这样如果你混得好,你在退休之前还能帮子女找份工作什么的。要不然等你子女长大成人时你已经退休多年,人走茶凉,到时候相帮也帮不了忙。

宇文泰是高欢天生的敌人,两人连寿命都差不多,都活到五十多岁。现在宇文泰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在临死之前传令召见侄子宇文护,对他说:“我几个儿子都年幼,外面的敌人很强大,天下大事就全委托给你了,你要努力以成就我平生的志愿。”

不久宇文泰就去世了。

宇文泰知人善用,能随时听取臣属的劝谏,善于驾驭英雄豪杰,身边从无到有聚集了一帮俊才,人们一见到宇文泰就都愿意为他效力。宇文泰在西魏明显处于劣势的时候挡住了高欢的进攻,撑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后来又趁着侯景之乱攻取梁朝大片土地,使西魏由弱转强,确实是一代英豪。

在我看来宇文泰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创立了一种股份制国家,西魏不是他宇文泰一个人的,也是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等人的,大家都有股份,怎能不拼死效力。

宇文护回到长安后才公布消息,给宇文泰发丧。世子宇文觉继位,当时只有十五岁。

宇文护名望地位一向比较低,虽然被宇文泰所倚重,但各位王公大臣都想掌握大权,谁也不肯服从他。宇文护很着急,向朝中的二号人物于谨请教对策。于谨对他说:“我于谨早就蒙受宇文泰大人非同一般的知遇之恩,这恩情深于骨肉之情。今天之事我一定以命相搏,如果你面对各位王公大臣商讨确定国策时,请一定不要退让。”

于谨倒是挺忠心,只可惜用错了对象。

第二天各位王公大臣聚集在一起议论国家大事,于谨对众人说:“过去孝武帝受到高欢的协迫,魏国帝室陷于倾覆的危险之中,要不是安定公宇文泰迎纳并辅佐了他,国家就没有今天这种局面了。现在安定公突然去世,嗣位的世子虽然幼小,但中山公宇文护接受了安定公的顾命之托,军国大事当然应该归他统一掌握。”于谨讲这番话声音高亢,神色严厉,众位大臣无不感到震动不已。

宇文护接着说:“辅政之事也是我们的家事,我虽然平庸愚昧,但又怎么敢推辞呢?”于谨平时一向处于很高的地位,宇文护从前都常常向他跪拜。这时于谨走过来对宇文护说:“你要是能出面统一管理军国大事,我们这些人就都有所依靠了。”说完他向宇文护跪拜了两次。各位王公大臣迫于于谨的威严,也跟着跪拜了两次,于是宇文护的权威才树立起来。宇文护整顿内外,安抚文武大臣,人心就此安定。于谨这一捧场不要紧,就把宇文泰的儿子给害了,不过这是谁也意料不到的事。

宇文护因为宇文觉年纪还小,想早一点儿让他登基以安定人心。

为了确保宇文家第一大股东的地位,只能让宇文家的人成为终身世袭董事长。宇文护迫使西魏恭帝元廓下诏把政权禅让给宇文觉,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没有惊起太多的波澜,而且没过多久宇文护就弄死了元廓。

赵贵、独孤信过去都位高权重,待到宇文护独掌大权后他们两人都失去了发言权,所以一直怏怏不乐,很不服气。要知道赵贵、独孤信也是大股东,现在新任总经理宇文护却不让他们在董事会上发言,这口气如何咽得下。赵贵谋划要杀掉宇文护,独孤信制止了他,但后来事情却被人告发。赵贵上朝时宇文护把他抓起来杀了,独孤信则因为名望太大,宇文护不愿公开杀他,逼迫他自尽。红颜薄命,蓝颜也同样薄命。

到目前为止宇文护作为顾命大臣,他的所作所为都没有多少让人指责的地方。赵贵、独孤信的事情也是他们自己有错在先,但事情正在慢慢变化。权力就像毒品,让人欲仙欲死,欲罢不能。

仪同三司齐轨对御正中大夫薛善说:“国家的军政大权都应该归天子掌握,怎么可以在权要手中!”朝中有风险,说话需谨慎。齐轨对薛善说这种话是对他很信任,没想到薛善转身把这话报告了宇文护。宇文护杀了齐轨,任命薛善为中外府司马。如果说宇文护杀赵贵是因为他意图谋反在先的话,那么他杀齐轨则是完全为了一己之私,容不下别人批评自己。

若要人不说,除非已莫为。宇文觉性格刚强果决,对宇文护的专权极为反感。司会李植一直就任相府司录参与掌管朝政,军司马孙恒也久居权要之位。宇文护执政后李植、孙恒担心不被宇文护容纳,就与宫伯乙弗凤、贺拔提等人一起在宇文觉那儿说宇文护的坏话。李植、孙恒对宇文觉说:“宇文护自从杀了赵贵以后,权力越来越盛大,功臣宿将都争着去依附他,现在全国政事无论大小都是宇文护一个人说了算。依臣等观察宇文护早晚会不守臣节,图谋纂夺大位。希望陛下能早点作出安排,除掉他以绝后患!”宇文觉认为他们说的很对。

乙弗凤、贺拔提又趁热打铁说:“先王明察秋毫,把朝政委托给李植、孙恒,可见这两个人的才能和品质绝对靠得住。现在如果把除掉宇文护的事托付给这两个人,还怕事情办不成吗?就算宇文护不会行大逆之事,但他常常把自己比成周公,臣等听说周公摄政七年之久,陛下怎么能在七年内都悒悒不乐地屈从宇文护的专权呢?”宇文觉听后愈发信赖他们,从此以后他经常带着一群武士在宫廷后花园练习如何捕捉捆绑人。这有点像康熙擒鳌拜,只不过康熙是自己单干,事先没有任何人知道,而宇文觉却找了一帮不可靠的下属。

政变这种事并不是参与的人越多越好,多一个人知道就会多一份泄露的危险。李植等人又拉宫伯张光洛入伙,而张光洛却把他们的秘谋向宇文护告发。这事做得很隐秘,没有人知道是张光洛告的密。宇文护调李植出任梁州刺史,孙恒出任潼州刺史,想以此来瓦解他们的阴谋。

宇文觉想念李植等人,总是想召见他们。宇文护痛哭流涕地谏阻道:“天下最亲也亲不过兄弟,如果兄弟之间还相互猜疑,别的人还有谁是可以信任的!太祖因为陛下年幼,把后事托付给我,我对圣上的忠诚兼有兄弟之情与君臣之义,实在愿意尽心竭力以效股肱之劳。如果陛下能够亲自察览万机,威权加于四海,那么臣虽死犹生。但是恐怕陛下把我除去之后,奸贼小人趁机得志,非但对陛下不利,也将倾覆社稷、危害国家,使我没有面目见太祖于九泉之下。而且我既然是天子的堂哥,官位也做到了宰相,还有什么可贪求的呢?愿陛下不要相信奸臣的话,疏远抛弃骨肉之亲。”宇文护这一番话说得倒是掏心置肺,但就怕是口里不一。宇文觉听后停止了对李值等人的召见,但心里还是对宇文护有所怀疑。

北齐高家的荒唐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6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清泉流石2013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北齐高家的荒唐史第6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