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范蠡也认为都城是立国之根,但认为靠山建都不如选择四通八达的地形,因为都城的建设不仅是防御,更需要为将来的扩张作准备,最好在会稽筑一大一小、水陆兼备的城池,小城在内,供君臣议政用;大城三面环围,围城二十余里,利于守卫。勾践赞同,不过也担心吴国以为越国要反叛。范蠡说,大王不必担忧,臣已经想好了,就在新城的西北方向设一个通道,不设城门,并主动向吴国说明,这样做是为了随时朝贡吴国,也随时欢迎吴国君臣来视察。勾践又皱起眉头,说咱们的敌人只有吴国,这样做不正是方便吴国进攻我国了吗?范蠡笑道,事物总有其两面性,这样做也有利于将来我们出兵攻打吴国。越吴之争不在城池,而在于国力和方略。勾践大喜,命范蠡全权负责。

勾践向范蠡请教治国的方略。范蠡认为,为君者必须起到带头作用,君主的一言一行都牵动着国人的心。于是勾践放弃豪华的宫殿不住,在陋室中铺柴草当席,每天起床时都要尝尝挂在门边的苦胆,提醒自己不忘国耻,并按照范蠡的方略,规定男丁二十岁、女子十七岁不结婚有罪,生了孩子的家庭受到政府的照顾,生三胎以上的政府不仅补助还派专门的保姆帮助抚养,男孩子从小就接受秘密的军事训练,凡是参军者家庭都受到优待。

本来,勾践欲请范蠡主持国政,但范蠡推辞说:治理国家、凝聚民心这些事,我不如文种;但行军打仗、出谋划策这些事,文种不如我。文种的任务是使国家强盛起来,臣的任务是训习精勇的锐士,以图一击成功。于是勾践任命范蠡为上将军,让文种主持国政。

应该说,范蠡与文种这哥俩的分工是明细的,范蠡也不像后世那些高参们什么都大包大揽,排挤同僚,而是不断把文种推向台前。在这种情况下,文种向勾践献了七条克制吴国的计谋,主要是继续以顺服的态度迷惑吴国,派良工巧匠到吴国为夫差建姑苏台等供他玩乐的设施,选送美女以消磨夫差的意志并打探消息,鼓励吴国北上征伐以消耗其国力。

这样过了六年,勾践觉得越国恢复了元气,就蠢蠢欲动了。他找范蠡商议,是不是可以伐吴了。范蠡说时机还没到,伍子胥仍然主持国政,吴国在人事上并没有出现太多的失误。勾践就不高兴,说你看这些年我们的民众这么辛苦,将血汗都贡献给了吴国,实在太亏了。范蠡劝说道,大王不必担心,所有的财物不过是先放在吴国那里,等战胜了吴国就全都回来了。

公元前484年,夫差要发兵攻打齐国,伍子胥拦阻,说吴国的后面是越国,不彻底铲除越国却要劳师远征,没有实际的意义。夫差不听,亲率大军北上,打败了齐国。归国后夫差得意洋洋地把伍子胥找来庆宴,伍老头翘着胡子说,大王高兴过早了!夫差大怒,当众训斥老头。老头子想自杀,夫差想起他的功劳,就制止了,但从心头已经不喜欢这个多事的老头儿。

吴国打败齐国向天下人示强,而越国在范蠡、文种的谋划下要向吴国示弱,就通过伯嚭向夫差诉苦,说是这些年越国把财物都贡献给吴国了,越人饭都吃不起,想请求吴国借粮给越国让苦难的人们吊命,借六千石,还一万石。伍子胥知道后,力劝夫差不要借粮。夫差不听,就按越国说的数目借了粮。伍子胥叹道:大王不听老臣的规劝,吴国必成废墟!伯嚭赶紧把这话告诉夫差,添油加醋说了几箩筐坏话,说伍子胥必反。夫差不太相信。伯嚭就说,大王您不妨试试这伍老头,他对您降伏齐国很不满,您就派他出使齐国,再观察他的言行。夫差依言。

伍子胥去了齐国,把儿子留在哪里,认为将来吴国灭亡,老伍家还能留一根苗。但此举坐实了他的谋反企图,在伯嚭的谗言下,夫差怒不可遏,派人给伍子胥送了一把剑。伍子胥明白这是君王赐死,大笑着对手下人说:当初我助先王称霸,先王想分半个吴国给我我都没有接受,如今大王却要杀我,可见吴国离亡国不远了!我死后,你们把我的眼珠抠出来挂在东门,我要看着有一天越国大军从那里入城。

消息传到越国,勾践找范蠡问道:伍子胥死了,吴人人事崩坏,这下可以进攻了吧?范蠡说,夫差杀害忠良,会伤仁人志士之心,但吴国还没有堕落到混乱不堪的地步,此时出击没有必胜的把握。大王隐忍多年,不出战则可,出战必胜,否则再也没有回旋余地了。

又过了一年,吴国遇到大灾,百姓饥饿,有吃树皮草根的。勾践大喜,找来范蠡兴奋地说,上天已经为越国创造了条件,你把平时隐藏在民间的精兵召集起来,一举平定吴国以雪前耻。范蠡说,天时已经对吴国不利,但人事方面还没有出现危机,大王再等等吧。

勾践忍不住发了脾气:究竟是时机不到?还是你妄言欺我?寡人与你谈人事,你说天时不到;寡人与你谈天时,你说人事不灵!说来说去都是你有理,你当寡人是一个二货吗?

范蠡耐心地解释:请大王息怒,臣谨慎处事,都是为了大王,为了越国,并不是固执己见。人事必须与天时、地利相合,才能百战百胜。现在吴国百姓虽然遇灾,但吴国这些年积累了丰富的财富,一旦这时候攻打吴国,夫差就会开仓放粮,那么百姓就会拼死保卫吴国,我们的进攻反而会促使本来已君臣离心的吴国重新凝聚力量。在这个时候,大王不但不能轻举妄动,还要制造纵情声色、疏于国政的假象,让夫差对您完全放心。对于如何利用这次吴国饥荒的事,文种大夫比臣有办法。

勾践便把文种叫来。文种施了一条毒计:把要归还吴国的一万石粮食蒸熟再晒干,派人去对夫差说,听说上国遇灾,下国在百姓中挑选了最好的粮食归还。夫差正为百姓闹着要开仓放粮的事情恼火,就让官吏把这一万石粮食发到民间。吴人见子粒肥大,以为是优良的种子,就把自家的种子吃了,用这批粮食作种。结果,来年颗粒无收。

三国是谋士的鼎盛时期,牛人太多,楼上说的这些都是牛人。还没写到那,让他们先歇一会儿~~

个人认为,诸葛亮是创业型人才,手头有商业计划书,但实施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而且,他在军事上并没有小说《三国演义》中那么神,打仗是他的软肋,治理反而是他的强项。但也没有现在很多人说的那么不堪,对后世的影响也最大。

荀氏家族是世族,谋略家成堆,也有忠于汉室的思想,用的是“大谋”,即无形之谋,就像房玄龄那样虽然干了很多事,反而无迹可寻。这是大道,以我的功力尚不能深谈。

三国还有一位被低估的谋士,就是鲁肃。他的《榻上策》早于《隆中对》,高瞻远瞩,在战略上,是特能打仗的周瑜、吕蒙等不及的。没有他就没有三足鼎立。然而演义中他被刻画成跟班,傻乎乎地看着孔明耍个人秀,就像电视剧狄仁杰中的李元芳。

司马懿是值得详细研究的人物,此人亦正亦邪,不按常规出牌,是“司马八达”中最厉害的。以后将重点捋捋他的招数。

三国中毒眼很多,曹操、刘备、孙权都是相人高手,鉴别人才的眼力入骨三分。当然他们是老板级的人物,与本文主题不合,只作为副线描述。

人的一生中,看人太重要了。看不对人,可能一生连家庭都经营不好。很多大事业也是毁于识人不明。所以三国是个富矿,永远挖掘不完。

智谋观止:史上高参那些招儿》小说在线阅读_第2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怀旧船长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智谋观止:史上高参那些招儿第2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