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七年(1627)二月,郑芝龙集合属下商议:
“如今各项事务都已就绪,不宜安坐以老其师。我准备率战船十只,快艇三只,前往金门、厦门一带转转,一是侦察大陆的海防情况,二是掠取更多粮饷。诸位意下如何?”
众位兄弟齐声叫好,个个擦拳磨掌,跃跃欲试,都表现得异常兴奋。郑芝龙留下一半兄弟防守大本营,与芝虎、芝豹等亲率八百水军,穿过澎湖列岛,进犯门、厦门二岛。
当时闽浙一带承平日久,边防松弛,各卫所虽有百户、千户、把总、游击等军官,但都不是靠军功提拔的,根本不懂军事,属下的士兵也有名无实,从不操练,每天点卯充数而已。所以郑芝龙的部队一登岸,明朝官军立刻四散奔逃,根本组织不起有效地抵抗。金门、厦门一带被抢掠殆尽。好在郑芝龙军纪比较严明,禁止捕猎妇女、屠戮百姓、焚烧房屋、糟蹋庄稼,给老百姓尚能留下一线生机。
消息飞报福建巡抚朱钦相,朱巡抚除传令沿海戒严外,束手无策,一筹莫展。有人查到郑芝龙是泉州府库吏郑绍祖之子,七岁时曾受知府蔡善继“掷石不责”之恩,于是起用蔡善继为泉州巡海道(官名),派他前去招安郑芝龙。
蔡善继到任后,绞尽脑汁修书一封,派人送给郑芝龙。郑芝龙拆信一看,不由沉吟起来,因为招降信是过去的恩人写来的,情真意切,说的也在理。芝龙心有所动,于是召集各位兄弟征求意见说:“我等兄弟飘摇海外,虚度年华,终非了局。今蔡大人亲自写信招抚,劝我们卖刀买牛,坐享太平,不知诸位心意如何?”
看来,郑芝龙也像当年水泊梁山上的大头领宋江一样,希望早日结束这在刀尖上讨生活的日子,要带兄弟们走出一条明路,成就一番正果。对于郑芝龙的想法,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认为官府人心叵测,若日后借端罗织罪名,又该怎么办?嘉靖年间威震海上的海盗界老大汪直和徐海就是因为听信了朝廷的招安宣传,被官府骗上岸去干掉的。这可是前车之鉴啊!
对于持不同意见的兄弟,郑芝龙没有为难,而是拨给他们大小船只六艘,装满粮饷薪蔬、布帛器械,让他们起航回归台湾;自己则同芝虎、芝豹等人率军驶入泉州港,来到辕门前,去掉外衣,脱下帽子,跪倒在台阶下。
蔡善继大人闻报,忙走出辕门把郑芝龙搀扶起来,安慰说:“你原是我部下良民,相貌堂堂,一表不俗,不想漂流海外,误入歧途,今既幡然悔悟,改过自新,我当请求上司赦免你们,将来功名不可限量。”
郑芝龙等人叩头拜谢。后人作诗评论此事说:
“昔日高牙剑戟尊,今朝低首叩辕门。
一书非是能饶舌,欲报当年抛石恩。”
蔡善继上报福建巡抚朱钦相,朱巡抚却并没有授予郑芝龙官职,只下令统计郑芝龙所带之人的家庭籍贯,准备分散安插到福建各地,船只军械另行造册上报。
郑芝虎感觉情形不对,悄悄对大哥郑芝龙说:“虎不可失威,人不可失势,今日官府的举动,不过是要遣散我们的党羽。党羽一散,将来的祸福,实属难定。不如趁今夜潮退,扬帆远去。”
小弟郑芝豹也附和说:“二哥所言在理,千万不可错过,悔之晚矣。”
其实,郑芝龙也有些失落。他没有想到,明朝政府竟然吝啬到连一官半职都不肯施舍。也许在福建的朱巡抚看来,郑芝龙不过是个弃暗投明的海盗,不追究已往犯下的罪行,就已经天恩浩荡了,还敢要什么封赏。于是郑芝龙暗传号令,收拾行装,于当夜三更,神不知鬼不觉,随着潮水的回落悄然扬帆而去。
蔡善继闻报,知郑芝龙等人逃逸,气愤地说:“这辈小人,反复无常,真难让人信任。既然不受招抚,那就自取灭亡吧。”随即行文发往各府、县、卫、所加强防御,同时向朱巡抚请示,速派精兵剿灭海贼。
▲▲称雄海上
从崇祯元年(1628)正月开始,针对郑芝龙的船队,明朝官军在闽(福建)、浙(浙江)沿海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首先派来征剿郑芝龙的是都指挥使洪先春。他调集精兵五千从三个方向包抄郑芝龙的船队。郑芝龙也把船队分作三路迎击。
两军在铜山(即今福建漳州市东山岛)附近水域相遇,先是炮击,后是相互撞击,大战一直从清晨持续到日落,胜负未分。突然狂风骤起,潮水泛滥,洪先春有一路部队属于逆流作战,难以成队,首先败下阵去。
洪先春见局势不利,无法支持,无奈退入旧镇(属漳州府漳浦县),调集附近沿海乡勇(民兵)速来增援。郑芝龙将计就计,挑选二百士兵穿上乡勇的衣服,黄昏登岸,混入乡勇的营寨。
第二天激战时,洪先春氺营首先起火,只见烈焰冲天,官军大乱,自相残杀。郑芝龙大军里应外合,将洪先春一举击败。洪先春驾起一只小艇急驶金门,投奔驻守在那里的游击将军卢毓(yu)英。
卢毓英是一员老将,善使大刀,射箭百步穿杨,少年时随戚继光平灭倭寇,屡建奇功,由一名普通小兵成长为游击将军,威震海疆。
他已经接到朱巡抚的命令,正准备出征,听洪先春哭诉完战况后,慨然说道:“洪将军请放宽心,量此游魂小丑,不难平定。”随即整顿本部舟师,偕洪先春一同进剿。
卢毓英的舰队正行驶间,前方影影绰绰出现了几个小黑点,越来越近,原来是几艘小船,船上挂着“飞黄将军”字样的大旗,迎风招展。卢毓英自负昔日威名,根本没把郑芝龙放在眼里;他望见郑芝龙所带船少,立即挥军前冲。
郑芝龙且战且退。他的小船快,卢毓英的大船慢,当追到镇海东碇岛附近的港汊之间时,郑芝龙的小船忽然不见了。这时,日落西山,霞光万道,几多小渔船,一边唱渔歌,一边撒网,把白花花的活鱼打捞起来。远处的捕鱼船也在络绎不绝地回港,慢慢靠近了卢毓英的指挥舰。
卢毓英高声问:“你们看到海盗船没有?”话音未落,只听一声号炮,周围渔船上的飞箭像下雨一般向旗舰上射来。旗舰上的官军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几名身手矫健的“渔夫”如狼似虎,一跃跳上卢毓英的船头,直扑卢毓英。卢毓英猝不及防,被按倒在地,捆绑起来。原来这几个“渔夫”是郑芝虎等人装扮的。
其他官军见陷入重围,不敢抵抗,纷纷跳水逃命。郑芝龙下令不必追杀。卢毓英被生擒活捉后,郑芝虎把他推到大哥面前。郑芝龙敬重抗倭老将,喝令芝虎“休得无礼”,亲自上前给卢毓英松绑,并作揖道歉说:“舍弟卤莽,误犯威颜,望老将军恕罪。”
卢毓英深感意外,忙回答:“败将唯有一死,将军何必加礼?”
“老将军乃朝廷命官,芝龙岂敢不敬。所以抗拒老将军者,实出于不得已耳!”
卢毓英问:“曾闻将军业已招安,而又逃走。今将军不杀老朽,意欲何为?”
郑芝龙长叹一声:“咳,我之受招安,实念蔡善继大人昔日之恩,但朝廷招抚之意,甚为叵测,部下失望,故此逃遁。今若授以官职,归顺之意犹未绝;如果能够赐予爵位,则誓为朝廷效力,东南半壁可高枕无忧也。”
卢毓英拍拍胸脯表示:“老朽不才,愿为将军举荐,使将军为国出力。”
郑芝龙于是下令各船敲锣击鼓,为卢老将军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