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108】

第十二章 跟八大王在一起的日子(22)

第二年春暖花开,我出城办事,路遇一位故人,任你想也想不到,竟然是一起失陷贼营的大才子林子长。

我从背后大呼一声“林山人”,林子长吓得脸色煞白,差点跌坐在地上。原来“林山人”之名,乃是八大王张献忠对他的专用称呼,现在在这里蓦然听到,怎不让他魂飞魄散、心惊肉跳呢?

林山人回头一见是我,才放下心来,两人拱手作揖,相视而笑。我邀请他来到附近一处茶馆,叫跑堂的沏上茶来。我们边品茶边聊天。

我急切地问他:“你是怎么逃出贼营的?”

林山人长叹一声:“咳!八大王潜山一战,损失了数万人马,但他并不服气,过些天收集残军又攻打桐城,结果被黄闯子又打得大败。我趁人马混乱,偷偷在身上裹上毡条,从后山坡滚了下来,一整夜狂奔,逃出了贼营。”

然后他说起九月二十日潜山战败后,张献忠简直气疯了,指着我们这些读书人咆哮着:“这都是些无用之人,留着还有什么用!”于是下令把相公们全部杀光。林子长说到这里,涕泪纵横,顿了一顿接着又说:

“最后只留下我跟桐城的汪公子。汪公子的亲戚曾送来绸缎,我因为是山人,所以没被杀掉。这样看起来,功名富贵有什么用,真是神马都是浮云哪!

“其实汪公子的亲戚倪先生九月初又来过一次,买来的绸缎也很合八大王心意。公子以为这一回必定放他回家,谁知八大王仍不肯放,说送来的织金蟒缎确实好,可惜太少了,不够发放,让倪先生多带银子,再去采购一趟。倪先生没法,只好收起银子走了。汪公子默默无言两行泪,可怜巴巴的瞧着倪先生渐行渐远。”

听了林山人的话,我是又惊骇又伤心又庆幸,如果我不是在潜山早一步逃离贼营,现在尸骨都不知道在哪儿呢。

八大王张献忠是个生性残忍的人,他杀死的人何止千万,被掳走的人又何止万千,而我陷落在贼营中几个月,没有受过一日苦,吃过一毫亏,也算是够庆幸的了。

对于张献忠,我没有一丝好感,作为一个大户人家的贵公子,我几乎被他搞得家破人亡。现在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祈告上天,让这个乱臣贼子尽快遭受天谴。

可张献忠竟然出奇的命硬,潜山一战 ,他不仅没有一蹶不振,反而愈挫愈勇,很快恢复元气,席卷湖北,打出一片更大的天地。听说张献忠渡过长江占领武昌的时候,汪公子还在他的军营,并在黄鹤楼上题诗留念。后来就再没有关于汪公子的消息了。

与张献忠在一起的日子,是我一生中最不堪回首的岁月,因为我看到了太多的苦难和眼泪、杀戮和鲜血。

我之所以含着泪把这段经历写下来,不是为了纪念,而是为了彻底忘却。

(请朋友们继续关注《第十三章 成都,我来了》)

【109】

第十三章 成都,我来了(1)

正像庐州府余瑞紫先生说的那样,张献忠这个人从不气馁,“愈挫愈勇”,连清廷钦定《明史》中都说“献忠虽屡败,气益盛。”

崇祯十六(1643)年五月,张献忠向西发展,一举攻陷武昌,周围二十一个州县全部归附。

在明朝,湖广是一个挺大的省份,以洞庭湖为界,分为湖北、湖南两部分。武昌山青水碧、富庶繁荣,是湖北一带最为重要的军事重镇。

分封在这里的楚王朱华奎已经七十多岁了,为了给他留个全尸,张献忠下令,将朱华奎装进竹笼,沉入长江。

住进楚王府后,张献忠主要办了以下几件事:

第一,自称“西王”,改武昌府为“天授府”,并在楚王府门前树起两面大旗,上写:“天与人归,招贤纳士”八个大字;武昌城九座城门也都竖起旗帜,上写:“天下安静,威震八方”。

第二,设官授职,任命六部尚书、五军都督府、五城兵马司长官,并开科取士,选拔三十余人为进士,派遣担任二十一个州县的地方官。

第三,强征二十岁以下、十五岁以上的男人当兵,招降陈、柯二姓兵马。陈、柯二姓是元朝末年与太祖朱元璋争夺天下的汉王陈友谅的旧部,勇猛凶悍,盘踞在湖广兴国一带,三百年间一直反抗着朱明王朝的统治。

另外,张献忠还下令:打开楚王府库,赈济饥民。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张献忠已经不想再做“流寇”,他要在这里守土理民,建立政权。

可就在此时,有人报告:闯王李自成听说我们打下武昌,特派使者前来祝贺。张献忠打开祝贺信,见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

“老回回已降,曹操、革里眼、左金王被杀,下一个该轮到你了。”

老回回(原名马守应,回族)、曹操(罗汝才)、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他们几个,都是明末农民军的著名头领。

张献忠不禁倒吸一口冷气:这哪里是来祝贺,分明是来恫吓!

说起来,八大王张献忠与闯王李自成还是老乡,都是陕北人,李自成的老家米脂和张献忠的老家延安,相隔仅有二百公里。更巧的是,他们两人都生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

虽然同乡加同龄,又在一起并肩战斗过,但李自成与张献忠关系并不融洽。

崇祯八年(1635),他俩随老闯王高迎祥进攻明朝的中都凤阳,挖了明太祖朱元璋的祖坟,放火烧了朱元璋同志故居(皇觉寺)。张献忠还活捉了一班子擅长鼓吹的小太监,每天吹拉弹唱,好不惬意。

李自成听说了,向张献忠索要这几个小太监演奏家,张献忠不给,李自成一怒之下,劝说高迎祥立马回了陕西老家,留下张献忠一支孤军向东进攻庐州。

崇祯十四年(1641)八月,张献忠在河南信阳被明将左良玉打败,几乎全军覆没(“众散且尽”),只好带着几百名小兵投奔李自成,可李自成却暗藏杀机,容不下张献忠。

多亏跟李自成合兵一处的另一位农民军领袖罗汝才(绰号“曹操”)劝谏了一句话:“留下张献忠,可以让他去扰乱汉南,牵制官军的兵力”,并偷偷资助他五百骑兵,催他连夜逃走。

张献忠一路收编了一斗谷、瓦罐子等地方上的几伙造反武装,躲进地势险要的英霍山区(即现在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地带的大别山区),这才又逐渐强盛起来。但表面上还是尊崇李自成做盟主。

如今,李自成的势力越来越大,已经占据湖北襄阳,杀掉了足智多谋的罗汝才,并自称“新顺王”,他怎能容忍同在湖北、相距不过几百里的张献忠建立政权,与他分庭抗礼呢?

正是由于李自成在北方攻洛阳、打开封、战襄阳,把明军主力都吸引到自己身边,才使得张献忠如此轻易的占领了武昌。所以一听到张献忠占领武昌的消息,李自成气得简直一蹦三尺高。他不仅写信恐吓,而且号令全军:

“有能擒献忠来献者,赏千金。”

大顺悲歌(『明末那些事儿』第一部)》小说在线阅读_第6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赤脚踏沧浪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顺悲歌(『明末那些事儿』第一部)第6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