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引 言

第 一 章 那一夜

第 二 章 弯弓射天下

第 三 章 按既定方针办

第 四 章 伤不起

第 五 章 抉择

第 六 章 天上掉下个吴三桂

第 七 章 血战山海关

第 八 章 火烧紫禁城

第 九 章 多尔衮进京

第 十 章 李岩之死

第十一章 九宫山上莫独行

第十二章 与八大王在一起的日子

第十三章 成都,我来了

第十四章 这个领导不靠谱

第十五章 苦斗

第十六章 川人负我

第十七章 敢问路在何方

第十八章 审判

“桥是弓,塔是箭,

弯弓正射承天殿。”

这天,张献忠忙中偷闲,登城巡视,遥望东门外江水奔流,一座拱桥横跨其上,气势雄伟。在桥的旁边,还矗立着一座石塔,足有五六十米高,格外显眼。

张献忠凝望了好半天,突然问身后的右丞相严锡命:

“拱桥何名?”

“锁江桥。”

“石塔何名?”

“回澜塔。”

张献忠不住的摇头,回头对平东将军张可望说:“此塔不利城中啊!赶快派人拆掉。”

张可望领令而去,立即调来一千余名士兵,不一会就把石塔拆毁了。清理走石头和土块,士兵们发现塔基下有一块厚厚的石板,上面字迹斑斑。

张可望赶紧报告张献忠,张献忠走来一瞧,石板上竟然刻着一首诗:

修塔余一龙,拆塔张献忠。

岁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红。

妖运终川北,毒气播川东。

吹箫不用竹,一箭贯当胸。

——炎兴元年诸葛孔明记

张献忠觉得奇怪,就找来成都当地人询问,原来此塔果真是万历年间四川布政使(省长)余一龙所建。

蜀汉丞相诸葛亮真“神”了,竟然能够预知千年以后的事情。今年是甲申年,明年是乙酉年,后年是丙戌年,难道这三年都要流血不断,难以太平?

张献忠虽然不能完全理解诗中的涵义,但明显感觉后面几句不吉利。他怏怏不乐,反复嘟囔着“妖运终川北”这句话。

因为川北,现在正硝烟密布,这些天,张献忠一直在为川北的局势忧心忡忡。(节选自《第十五章 苦斗》)

**** ****

因为驻守保宁时间久,刘进忠的部下大多是川北籍士兵。

由于害怕被杀,成都的大西兵卒很多逃出来投奔到保宁。刘都督知道万岁爷厌恶川兵,而自己收留他们,恐怕招致老万岁的忌恨。

他听说大顺军名将贺珍率主力前去攻打西安了,驻守汉中的马科兵单势弱,就想出兵打一仗,替老万岁拿下汉中。他想证明给老万岁看,川兵并非都怀有二心。

谁料马科已经投降了清军,有清军在背后撑腰,有恃无恐,竟将刘进忠揍得落花流水,大败而归。

退兵朝天关的刘进忠又愧疚又害怕,他担心没有听从老万岁的告诫,擅自出兵,必定会受到责罚,因此每天忐忑不安。

这天,忽然有人报告,老万岁已经来到川北,并且送来了圣旨。刘都督慌忙带领文武官员和乡绅士民到郊外接旨。钦差登上高坛,展开诏书,尖音高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咱老子叫你不要往汉中去,你偏要往汉中去,如今果然折了许多兵马。驴日的,入你妈妈的毬!钦此。”

这真是有史以来最牛的一道圣旨!跪在地上的文武士民听得目瞪口呆、瞠目结舌。他们强忍住笑,听完这令人喷饭的圣旨后,都叩头高呼万岁万万岁退下。

刘进忠却笑不出来,他又羞又恼,方寸大乱,左思右想,折腾了一夜,探知清军主帅肃亲王豪格已经来到汉中,感觉自己在张献忠手下,不会再有什么好果子吃,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带着人马投奔汉中的靖远大将军豪格去了。

刚刚抵达汉中的肃亲王豪格亲自出城迎接。

朝天险关,如铜墙铁壁,不易攻破;剑阁古道,羊肠曲折,行军艰难,肃亲王正愁没有向导,一见刘进忠来归,喜出望外,当即赏赐刘进忠袍服、朝靴、帽子、玉带和马匹,并设宴为刘将军接风洗尘。

在觥筹交错之中,肃亲王豪格询问大西军的虚实及四川各地形势,刘进忠都一一回答。肃亲王又问:

“张献忠现在何处?”

“顺庆府西充县金山铺凤凰山,距离汉中一千四百里。”

“有几日路程?”

“如果急行军,五天五夜便可到达。”

肃亲王更高兴了,拍拍刘进忠肩膀,一字一顿地说:“刘将军,请你偏劳,做我们的向导,明天就发兵凤凰山。”

他转头瞅瞅陪宴的两员大将:“鳌拜、准塔,明天你二人随刘将军同去,率两万精锐,作为先锋,本王统领主力随后跟进。”

满洲猛将鳌拜、准塔赶忙离席单腿点地,齐声接令:

“喳!”

(节选自《第十七章 敢问路在何方》)

大顺悲歌(『明末那些事儿』第一部)》小说在线阅读_第5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赤脚踏沧浪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顺悲歌(『明末那些事儿』第一部)第5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