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21】

第三章按既定方针办(8)

☆☆ 劝 进

李自成在西安称王,但并没……

==========

楼主说史还是有偏见的,试想,如果换做是朱元璋当年要称帝时,各方才子这样拍马屁似的劝进的话,楼主还会说他们无耻吗?正因为李自成失败了,所有的一切都被看成是低下的了!

-----------------------------

有这方面的原因。

不过一般而言,缺乏气节的降臣在历史上往往得不到褒扬,包括为大清统治中原立下汗马功劳的洪承畴,最后不也是被乾隆皇帝编进了《贰臣传》。

【41】

第七章血战山海关(3)

四月二十一日清晨,石河两岸突然鼓声大作,山海关战役打响了。

需要说明的是,在战斗正式开始之前,李自成和平之心不死,又做了最后一次劝降努力,将崇祯皇帝的三位皇子和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推到阵前,派人向吴三桂喊话。但回答李自成的是一阵箭雨和隆隆的炮声,吴三桂向对岸开火了。

李自成怒喝一声:“出击!”刘宗敏、李过率领精锐的大顺军骑兵冒着敌人的炮火由西向东冲向敌阵。他们知道:只要冲过石河,跟关宁军短兵相接,山海关城头的大炮就失去威力了。

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毫不示弱,高举战刀迎面而来,猛劈猛砍,血肉相搏。两军在石河两岸展开了拉锯战,战鼓如雷,喊杀声响彻云天,地上死尸狼藉,石河的水流很快变成了血红色。

激战从早晨一直杀到午后,在优势的大顺军强力攻击下,关宁军防线的北段被撕裂了一道口子,数千名大顺军骑兵突破石河,飞奔山海关城前面的西罗城北侧,准备登城。不少关宁军在城下被击毙。

山海关自古防御外敌,西边从没来过敌人,因此西罗城城墙单薄,且无壕沟,基本上算无险可守。

西罗城危在旦夕。

守卫西罗城的吴将又玩起了诈降的花招,他们从城头上挥动白旗,大喊投降,暗中却派遣一位偏将带兵绕到大顺军身后的北山坡,鱼贯而下,偷袭大顺军。

大顺军将士正停止战斗,仰起脸等待西罗城里的守军打开城门,缴械投降,不料想身后突然喊杀声大作,城头上也万箭齐发,吓得大顺兵抱头鼠窜,哭爹喊娘,自相践踏。西罗城下横七竖八躺满了大顺兵的尸体。

这些质朴单纯的农民军啊!

就在西罗城转危为安之际,山海关的北翼城又战事吃紧。

冲过石河防线的大顺军,集中兵力攻击北翼城,希望在这里实现突破,从而占领山海关。他们向北翼城发起了多次冲锋,一批战士倒下了,又一批战士冲上去,拼死搏斗,死战不退。

驻守北翼城的副总兵冷云登,脸色铁青,怒目圆睁,身上已经多处负伤,鲜血浸透了戎衣。城下的大顺军越来越多,他的身边,人却越来越少。

有几名大顺军战士已经攀上北翼城城头,冷云登使出全身力气,将一名登上城头的大顺军士兵狠命拦腰砍为两段。

这时,不远处有一百多名守军忽然打出了白旗,向城下喊话,准备打开城门,放大顺军入城。

身边一名亲兵催促冷云登说:“将军,快撤吧,北翼城守不住了。”

就在这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吴三桂派来的一支生力军赶到了,山海关城头的大炮也轰鸣起来,将大顺军后续的援军拦腰截断。

爬上城头的大顺军战士全部被击落城下,变节叛降的部分守军也被斩杀殆尽。

北翼城暂时安全了。但大顺军就像狂风卷起的波浪,仍源源不断的向北翼城和西罗城奔涌。

【42】

第七章血战山海关(4)

★★不能再回头

经过一天的激战,吴三桂算是领教了大顺军的实力。虽然大顺军死伤众多,但吴三桂也损失了几千人马。照这样消耗下去,关宁军早晚得玩儿完,因为吴三桂就这些人马,死一个少一个;而李自成已经占据了黄河以北大片地方,不愁兵员的补充。

就在几天前,吴三桂还把山海关看做自己的命根子,非常不情愿八旗军到来,现在,他却急切盼望多尔衮快快来到。他站上城头不住的眺望东方,为什么还看不到摄政王多尔衮的影子?现在山海关军心不稳,死伤严重,没有大清兵的帮助,眼看就要支撑不下去了。

天黑的时候,吴三桂得到报告,八旗军已抵达欢喜岭,距山海关只有五里路程。他立即派出使者,催促多尔衮赶快入关。而多尔衮却非常沉得住气,驻扎在欢喜岭就是按兵不动。

救兵如救火,吴三桂急得嗓子眼都冒烟了,连续不断的派人催促,据史书上记载,“三桂遣使者相望于道,凡往返八次”,也没有请来多尔衮的救兵。

吴三桂心中恨恨地说:多尔衮,算你狠!

他明白,多尔衮对自己还有疑虑,特别是双方合作的条件还没有正式谈妥。当初的考虑是不是太天真了,多尔衮的胃口大得很!

生存还是毁灭,这确实是个严峻的问题。不能再等待了,必须给予多尔衮更大的让步,甚至……

吴三桂不敢再想下去了,他要亲自前去欢喜岭,拜见多尔衮,请求大清兵立即进关。

四月二十二日凌晨,吴三桂带领一百多名骑兵飞驰欢喜岭。

距离山海关五里处的欢喜岭,原名凄惶岭,因为有明一代,通过山海关去辽东的主要有三类人:戍边的士卒、充军的犯人和逃荒的难民,他们背井离乡来到此地,回望家乡恋恋难舍,瞻望前途一片茫然,心中自然凄惶、难受。

但有人觉得凄惶岭这个名字不吉利,偏偏愿意称它欢喜岭。因为那些不幸的人们有朝一日时来运转,能够返归故乡时,同样经过此处,登上此岭,山海关近在眼前,又会有举足到家的“欢喜”。

一处山岭,两个名称,正反映出人们复杂矛盾的心理。今日的山海关前,不也正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吗?

今天摄政王多尔衮心情异常兴奋,他的脑海里不知为什么,忽然又浮现出顺治的母亲庄妃那姿色撩人的面容。父兄的遗志即将实现,虽然吴三桂还让人有些疑虑,但我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的!

当然多尔衮也很警惕、谨慎,因为他毕竟率领着大清朝几乎全部家当,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他登上威远堡,瞭望山海关前的战况。他必须进一步考察吴三桂的诚心,也迫切需要了解从未交过手的大顺军的战斗力。

这时忽然有人报告:明朝的平西伯吴三桂求见。多尔衮不仅抚掌大笑:

“天下在我掌中矣!”

平西伯吴三桂不愧职业军人出身,说话一点不拐弯抹角,他向摄政王多尔衮抱拳行礼后,直截了当的提出:

“王爷,请立即发兵,助我剿灭流贼。事成之后,黄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割让给大清。我则寻访先帝的太子,在南京重建大明政权,与大清朝永结盟好。”

对吴三桂开列的条件,多尔衮没有反对。也许这时的多尔衮还没有更大的野心,能够占领黄河以北就已经让他心满意足了;也许多尔衮别有所图,另有打算,故意的不动声色。不管怎样,多尔衮很爽快地答应了吴三桂的请求,并提出与吴三桂歃血盟誓:

“将军为故主复仇,大义可嘉。我今领兵前来,就为成全你的意愿。”

他命人按照满族习俗,杀白马祭天,宰乌牛祭地,并吹响螺号助兴。多尔衮、吴三桂二人手牵着手,面向大海立誓。他们不拜玉皇,不拜佛祖观音,也不拜关老爷,因为山海关面临渤海,因此只拜海中的“煞水神“,求”煞水神“作证:诚心守誓,决不背盟。

多尔衮高兴地说:“昔为敌国,今为一家,我军进关,定会严明军纪,若有人敢动山海关一根草、敢拿一粒米,定以军法处置。望将军通告关内士民,万勿惊慌。请你带关宁军先打头阵,把流贼引出来,我率八旗兵突然杀出,管教李自成猝不及防,一战崩溃”

他仰头想了想,慢悠悠的又说:“不过,你们跟流贼同为汉人,面目服饰一样,恐致误杀,请吴将军和关宁兵都按满俗剃发,以示区别,来不及剃发的士兵,就用白布缠臂,作为记号。“

吴三桂听了不由一怔,脑袋嗡嗡作响,感觉像被绑架了一般。但一想战场上刀枪无眼,多尔衮说的也并非全无道理。

管不了那么多了,先杀败流贼再说!

于是他故作轻松的说:“剃发亦决胜之道,只要能杀败流贼,盟誓剃发无恨。“

很快,吴三桂跟他带来的一百多骑兵的头发被剃掉了,脑后都垂下了一条小辫子。吴三桂面无表情,内心却在滴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他感觉自己已经变成一个不忠不孝的无耻之人。

吴三桂的内心在挣扎:我只是请兵,我不想投降,我是大明崇祯皇帝敕封的平西伯,绝不能留下汉奸卖国贼的千古骂名。李自成、刘宗敏,这可都是你们逼的,你们这伙十恶不赦的反贼!

他并没有意识到,其实从他决定向狡猾的多尔衮借兵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向汉奸卖国贼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走上了这条路,已不能再回头,他也不想再回头。

大顺悲歌(『明末那些事儿』第一部)》小说在线阅读_第2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赤脚踏沧浪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顺悲歌(『明末那些事儿』第一部)第2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