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39】

第七章血战山海关

据说,登上月亮回望我们居住的地球,能够清晰可辨的人文景观只有埃及的金字塔和中国的万里长城。

也许,当年秦始皇修建的万里长城真的都被孟姜女哭倒了,今天我们见到的长城,都是明朝初年重新修缮的。开始是用来抵御蒙古兵南下,因为蒙古人不甘心自己的失败,时时想反攻中原;后来则被用来抵挡满清的八旗军入侵,因为他们亡我大明之心一直不死。

万里长城宛如一条飞腾的巨龙,借助崇山峻岭,蜿蜒起伏,绵延东来,一直将头伸向渤海之滨,畅饮着万顷巨浪。这就是长城的最东端,俗称“老龙头”。

由老龙头沿长城南行八华里,矗立着一座雄关,虎踞龙盘,巍峨壮丽,它北依层峦叠嶂的燕山山脉,南临碧波汹涌的渤海,故名山海关(一边是大海,一边是高山)。

山海关恰巧处于狭长的辽西走廊西端咽喉之地,就像一把大锁,牢牢地锁住了从东北进入华北的陆上通道。难怪前人称颂它是“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这里的“两京”指的是清朝的盛京(即沈阳)和明朝的燕京(即北京),把山海关比作盛京和燕京之间的“锁钥”,真绝了!

山海关其实就是“关里”与“关外”的分界线,按照方位,关外即山海关以东的地方。人们把在中原混不下去,逃奔东北谋生的人叫做“闯关东”或“耍关外”。抗日战争时期,侵占我国东北的小日本鬼子也被称作“关东军”。

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朝大将徐达率军北征,将蒙古军队赶出长城,然后开始修筑山海城。其后,戚继光、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等军事奇才又不断的为它添砖加瓦,最终构成了这道严密牢靠、不可逾越的边塞防线。

山海城呈四方形,周长约八华里,城高十四米,墙厚七米,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它共有四座城门,东门面对辽东,称“镇东门”;西门面向京城,称“迎恩门”;南门俯瞰大海,称“望洋门”,北门面对群山,称“威远门”。

四座城门之中,最雄伟的是东门。从严格意义上说,所谓山海关即是指山海城的东城门——镇东门。在“镇东门”门楼上,“天下第一关”的匾额,每个字都高一米半,笔力苍劲浑厚,气势磅礴。相传匾额的最后一笔,不是写上去的,而是书法家将毛笔饱蘸浓墨抛向空中点上去的。

山海关的作用,主要是抵御从东方入侵的敌人。在镇东门五里外的欢喜岭上,还建有一座用于军事瞭望的高台,名叫威远堡。

山海城并不是一座荒凉的孤城,它的周围还修筑了四座小城,像众星捧月般拱卫着中心主城。山海城西门外,有西罗城;东门外,有东罗城;南门外,是南翼城;北门外,是北翼城。它们与山海城互为犄角,不拿下这四座卫星城,就休想接近中心主城。

野心勃勃的努尔哈赤、皇太极一直在窥视山海关,一心想得到它,只因其易守难攻,坚不可摧,只好望关兴叹三十年。每次入侵明朝,都不怕跑路,绕道内蒙古,从中协或西协找处防守薄弱的地方如蓟州、密云进入长城。

在西罗城的西边,有一条宽阔的河流,水流清澈,涉水可渡。它从燕山谷底流出,南入大海。因水中遍布着大大小小的鹅卵石,人们叫它“石河”。石河两岸,不见一棵树,没有一个土丘,地势开阔,满目苍凉,这正是非常适宜作战的地方。

这里,就是山海关大战的主战场。

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已布置两万同仇敌忾的关宁在石河东岸严阵以待,他们占据着战略要地,挖坑道,修工事,做好了一切战斗的准备。

山海关城头上,从前面对关外的三尊红衣大炮已经掉转方向,将黑魆魆的炮口瞄准了石河西岸。

吴三桂心中既忐忑不安又兴奋难耐。

【40】

第七章血战山海关(2)

★★如意算盘

打发杨坤、郭云龙前往盛京请兵出发后,吴三桂就扳着指头计算二人的归期。

这天,吴三桂坐在山海关城楼上,做着战败李自成的美梦。他确信,多尔衮一定会出兵,因为满洲人是不会坐视李自成盘踞京城、坐稳江山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也许很快,八旗兵就会按照约定,从中协或西协进入长城,直奔京城,跟闯贼拼个你死我活。我们正好坐山观虎斗!

等他们两败俱伤,我就从山海关起兵,跟八旗军前后夹击,让李自成全军覆没。最好是把李自成、刘宗敏生擒活捉,抽筋剥皮,碎尸万段,方解我心头之恨。

也许在混乱中,我还能将太子、老爹、还有宝贝圆圆抢救出来。到那时,拥立太子朱慈烺登基,我也能像多尔衮一样当个摄政王。

当年唐朝的汾阳王郭子仪借来回纥大兵十五万,打败了安史叛军,挽救了大唐的命运,成为名垂青史的中兴功臣。今天的吴三桂,难道不就是明朝的郭子仪?

想着想着,吴三桂不觉笑出声来。

忽然,由远而近传来一阵脚步声。卫兵报告:郭将军回来了。

游击将军郭云龙几步走到吴三桂面前,面容憔悴,神情不安。他双手呈上多尔衮的回信,并告诉吴三桂:摄政王多尔衮率领八旗兵很快就会抵达山海关。

正沉浸在美梦中的吴三桂大吃一惊。他急忙打开多尔衮的回信。这哪里是一封礼尚往来的书信,分明就是一封招降书。虽然多尔衮语言客气,并表示立即出兵,帮助吴三桂消灭流贼,但书信的最后一句话却直刺吴三桂的心底:

“若平西伯率众来归,必封以故土,晋为藩王,一则国仇可报,一则身家可保,世世子孙长享富贵,如河山之永也。”

要不是郭云龙站在面前,吴三桂真想破口大骂。大唐中兴名臣郭子仪的形象在眼前消失了,他仿佛看到五代时期卖国求荣的“儿皇帝”石敬瑭正向他招手。

怎么办?

现在李自成的二十万大军已越过三河(今属河北省廊坊市),正;来势汹汹,步步逼近山海关。这个时候,我能拿出什么理由拒绝多尔衮入关!

哎!狡猾的多尔衮!

山海关固若金汤,八旗兵每次出兵都望而却步,只好绕道蒙古,从中协或西协进入长城。现在他们准备不动一枪一刀就进入山海关,长驱直入中原。可多尔衮的理由又是如此冠冕堂皇,来帮助我们消灭贼寇李自成。如果我的关宁军能抵挡住人多势众的大顺军,我还有什么必要向大清朝借兵呢!

沉默了好久,吴三桂好像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他冲郭云龙摆摆手,有气无力的说:“管不了那么多了,现在打败李自成才是关键。请多尔衮来山海关吧,我们走一步说一步,见机行事。”

★★大战序曲

在三河,李自成遇到了吴三桂派来的六位诈降的乡绅。这六个读书人,表情真诚,巧舌如簧,说得李自成半信半疑。

闯王李自成本人就是诈降高手,当年车厢峡一战,农民军陷入绝境,随时都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李自成玩了一把诈降的把戏,骗取了官军的信任,才使农民军绝地逢生,转危为安。

今天,李自成不是不怀疑,但自从占领了北京,他就变成了和平主义者。李自成是太不想打这一场恶仗了!

他看了一眼跟在身后的明太子朱慈琅和头发花白的吴襄,又觉得招降吴三桂不是毫无希望。

大顺军的行军速度明显变慢了。

从京城到山海关一共七百华里,按正常行军速度,五天就能到达,但大顺军却足足走了八天。这关键的八天时间,给吴三桂留出了请兵、备战的时间,从而改变了敌对双方的力量对比,也彻底改变了大顺朝李自成的命运。

四月二十日黄昏,李自成的大顺军逼近山海关城,仅仅比多尔衮的八旗军提前到达了一天。

迎接李自成的,没有吴三桂下马请降的谦恭的笑容,而是几万弯弓搭箭、冷眼怒对、严陈以待的关宁战士,和山海关城头上黑魆魆的吓人的炮口。

一切都明白了。李自成回过头来用阴冷的目光死死盯着吴三桂派来的那六名文质彬彬的乡绅。六名诈降者吓得面如土色,瑟瑟发抖,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快跑!”六个读书人像在赛场上突然听到起跑口令一样,没命的向前狂奔。

李自成冷笑一声,一声令下,数十名大顺军战士高举刀枪,将四名跑得稍慢的乡绅当场砍为两段,对跑得飞快的两位则一阵乱箭,一名乡绅当即毙命,另一位乡绅异常顽强,身中三箭,速度竟然不减,眨眼间跑进了关宁铁骑的营垒。

招降的希望又一次破灭了,唯有战斗能解决问题。

四月二十一日清晨,石河两岸突然鼓声大作,山海关战役打响了。

大顺悲歌(『明末那些事儿』第一部)》小说在线阅读_第2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赤脚踏沧浪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顺悲歌(『明末那些事儿』第一部)第2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