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大顺军杰出的宣传鼓动家李岩编写的这几句朗朗上口的歌谣,具有蛊惑人心的神奇魔力,很快传遍大河南北。

伴着这通俗的歌谣,李自成的队伍迅速壮大,势不可挡,攻洛阳、打开封、取襄阳、占西安直至进军北京,李自成的麾下,已经有了浩浩荡荡的百万大军(骑兵六十万,步兵四十万)。他们所到之处,老百姓杀牛宰羊,箪食壶浆,远接近迎。

【15】

第三章按既定方针办(2)

★★李自成的将军们

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李自成控制了河南和湖广北部(即湖北),开始在襄阳“顺从天意”,正式称王——“新顺王”。这时的李自成拥兵百万,战将千员,其中最著名的是“五营二十二将”。

五营就是大顺军的五大野战军,分为左营、右营、前营、后营和中营。

当然人数最多、力量最强的是中营,直接由勇猛善战的权将军刘宗敏统领,副帅是文武双全的制将军李岩,下辖六员虎将:果毅将军谷英、任继荣、吴汝义,威武将军李双喜、辛思宗、李友。

其他四营:前营大帅袁宗第(制将军),后营大帅李过(制将军),左营大帅刘芳亮(制将军),右营大帅刘希尧(制将军),每营还配备两员能打硬仗的上将。李自成的妻弟,大将高一功,则掌握着李自成的亲兵卫队。

另外,大顺军中还有一位战功卓著的权将军田见秀,为人宽厚,深得人心,经常留守大本营。

以上二十二员大将,抛头颅,洒热血,跟随李自成浴血奋战,都建立下赫赫功勋,最受李自成器重。如果不是李自成很快败亡,这二十二人就是大顺朝的开国功臣,名标凌烟阁,万古流芳。

至于后世人们熟知的郝摇旗、苗人凤等将领(《雪山飞狐》的主角之一),这时还都是大顺军中的二流角色(中下级军官),地位无法同“五营二十二将”相比。

李自成兵精粮足,踌躇满志,大顺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

【16】

第三章 按既定方针办(3)

★★ 迎闯王不纳粮

公元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农业税。这是中国***人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的丰硕成果。而这一政策制定的前提是:我国的商品经济已经发展到一个较高阶段。

而在360多年前,李自成的大顺朝,就已经提出了“均田免粮”的惠民政策,在占领区全部免除农业税。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老百姓大踏步跑进了社会主义社会。上中学时听历史老师讲到这一节,我顿时热血沸腾,兴奋难耐,觉得“均田免粮”是天底下最最革命、最最振奋人心的口号。

直到有一天,我想到一个实际问题——商品经济不发达、小农经济一统天下的明末,老百姓都不纳粮,不交税,整个国家机器如何运转,大顺朝庞大的军费如何筹集?

那可是整整一百万军队呀!

但这没有难倒天不怕地不怕的大顺军,他们找到了自认为聪明的高招——抢官府、吃大户。反正大明王朝哪里都不缺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他们的钱财都是通过贪赃枉法、巧取豪夺得来的。

他们给这种做法取了个好听的名字——“追赃助饷”,追出赃款,解决军饷。因此每攻下一座城池,他们就抓官绅,抢富户,毒打、砍头,不交出粮食、钱财誓不罢休。

李自成觉得这样做并无不妥。革命就是一个阶级革掉另一个阶级的命。要夺走你的财产,就必须先革掉你的性命。

进入北京后,满眼那么多腰缠万贯的高官显宦、商贾大户,大顺军将士不禁头晕目眩、口水直流。

李自成迫不及待的打开内库,却不禁大吃一惊,内库里空荡荡的,只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堆放着可怜的十七万两黄金和十三万两白银。这就是大明国库里的全部积蓄啊!

当年打下洛阳,处死福王,缴获的金银财宝堆积如山,仓库里的粮食足够大顺军吃十年。去年占领西安,将富甲天下的秦王打翻在地,秦王府库中的金银也是“不下千百万”。

而今天,北京,京城北京,却只有一个空架子。原计划登基称帝时,拿出大量金银财宝赏赐功臣,可现在怎么办呢?

看来,只有找那些脑满肠肥的达官贵人们想办法了。

李自成打心眼里瞧不上这些不忠不义、贪生怕死的明朝大臣,他知道这些人肯定不会痛痛快快把家产拿出来。有的人在京城被攻占前,就偷偷把贵重物品转移了,甚至埋于地下。

为此,李自成成立了一个专门机关——“比饷镇抚司”。

“追赃助饷”,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比饷镇抚司”应该交给最得力的人主持。李自成首先想到了刘宗敏。刘宗敏革命性最坚决,威望最高,最不讲情面,而且雷厉风行,是大顺朝公认的二当家的。

像崇祯皇帝一样,李自成、刘宗敏也给大明旧臣明码标价:内阁大学士(总理级)白银10万两,尚书、京堂、大太监(部委级)7万两,科道、员外郎(司厅级)5万两,翰林1万到3万,小官几千两不等。皇亲国戚、王侯贵族没有定数,非人财两尽不罢休。

凡在京的旧臣,都捐银助饷。被大顺朝任用的官员分派的数额少,允许他们自动上缴;不被任用的官员分派的数额多,稍一迟疑就大刑伺候。

听着骨头碎裂的声音和凄厉的哀嚎,刘宗敏像听着仙乐,非常受用。很多明朝旧臣当场被夹死,有的死而复苏又死去。大臣们受不了酷刑折磨,趁看守的士兵不注意,有的撞墙,有的上吊,有的绝食。有一个官员痛极之下,突然夺过看守的腰刀,向自己的脖子上用力一抹,鲜血淌了一地。

有一个官员叫王都,被夹棍夹一次交一次银子,第三次夹完刚一松开,人就没气了。刑部尚书张忻倒是没被上刑,但让他瞅着妻子儿女受刑。最倒霉的是言官顾鋐,受刑后一迭声答应马上交银子。到家后却发现值钱的东西全让下人偷走了,气得刘宗敏把他一刀挥为两段。

刘宗敏的府邸成了名符其实的人间地狱。

【17】

第三章 按既定方针办(4)

看着白花花的银子,大顺军将士两眼都红了。他们手揣麻绳,走上街头,看到当官的或有钱的,将绳索套上脖子就牵走,甚至在大街上摁倒便打,反正不拿出金银不罢手。

有的官员实在拿不出更多的钱财,大顺军就押着去正阳门(前门)两侧的店铺借贷,债券上写着“某官同妻某氏,借救命钱若干”,店主根本不认识这个官员,但一瞅大顺军士兵那阴冷的目光,又不敢不借给。

农民军士兵认为大明官绅的家产都来路不正,怀着一种“仇官”、“仇富”的报复心理以折磨他们为乐。当然在“追赃助饷”的名义下,他们也顺手牵羊,把自己的腰包塞得鼓鼓囊囊。

大顺悲歌(『明末那些事儿』第一部)》小说在线阅读_第1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赤脚踏沧浪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大顺悲歌(『明末那些事儿』第一部)第1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