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在演义里,尉迟敬德也在单雄信手下救过李世民,不过,那时外号黑大个的尉迟敬德正在河里搓澡,这个情节安排是合理的,刚从牢里放出来,又被叫到卧室里谈人生谈理想,是应该洗一洗,但在史书里,李世民登上邙山时,尉迟敬德应该就紧紧追随在对方的身后。

在为天下人守门前,他将守卫李世民的安全。

尉迟敬德的杀出,再一次让王世充的美梦落空。单雄信落马坠地,幸亏单二哥手脚麻利,借势逃走了。

尉迟敬德护卫着李世民脱离包围圈子,重整旗鼓,卷土而来,大败王世充。

这是单雄信对李世民的第二枪,也是最后一枪。他将再没有这样的机会。

李世民反击即将来到。

破胆之战

时间来到第二年,武德四年(621)年的二月,洛阳西。

李世民将大军推进到王世充的眼皮底下,为了迎接对方,王世充亲自出城,与李世民隔着谷水对望。

凭心而论,两位都是胜利者,他们都是经历了血战,战胜了强大的对手才站到了这里,区别是,王世充已经到达他的极限。

皇帝已经当了,还求什么呢,能维持这样的生活就足够了。

于是,王世充向对岸喊话,表示现在隋朝已经完蛋了,大家和平共处,唐帝管关中,我帝河南,大家井水不犯河水。我王世充也从来没有西侵过,怎么唐帝举兵而来?这好像有点说不过去吧。

显然,王世充想回到南北朝时期的分裂状态,这是一个不怎么美好的愿望,也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愿望。纵望中国历史,三国演义一句话已经解释至极: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天下已经分裂了三百多年,大分裂的时代已经走到了尽头,一统天下的时代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而身处最后黑暗的枭雄唯一可以争取的就是成为大统一时代的唯一胜者。

这是一场必须决出胜负的竞赛,这场残酷的竞赛只给最后的胜者发放金牌,第二名跟第三名得到的不是银牌,也不是铜牌,而是棺材。

李世民笑了,他不明白凭这样的觉悟,王世充是怎么掌控住洛阳的。他也不是第一天参与这个游戏,应该知道这个游戏里没有平局,只有胜利者跟失败者,胜利者拥有一切,失败的人一无所有。

李世民断然拒绝了王世充递出的橄榄枝,告诉对方,此次奉诏取东都,上面不让讲好,你要谈,就跟我爹谈去。

这就是打太极了。

王世充先生,别天真的了,求情是没有用的,正如你一路走来,求情,妥协何曾起过作用,在乱世里,只有实力才能决定生存。

觉醒的王世充终于抛弃掉了幻想,并对李世民的拒绝迅速做出了回应

280.

十三日,洛阳,早晨。城门大开,从里面杀出二万兵马来,因为跟唐军打了大半年,兵力损耗严重,这两万兵马也算王世充倾城而出了。

此时,李世民正在洛阳城西的青城宫扎营,因为初来乍到,还处在修安置房的阶段,营房的壁垒还没有完工。

二万兵马冲到谷水,摆出了渡水袭击的阵势。

唐营开始骚动。史书记载,诸将皆惧。

这是王世充的机会,但王世充做出了一个奇怪的举动,他并没有下令马上攻击,而就在岸边鼓嗓。

王大爷啊,这可不是漓江对歌,喊是喊不死对方的。

让王世充做出这个决定的是他的胆怯,此时的战场用一句歇后语表示应该是恰当的:麦杆打狼--两头害怕。

两方对峙在江水边,直到有一股狼烟升起。

就在王世充的二万大军在谷水边叫阵时,对岸的邙山上,一支骑兵登上了山头。

李世民望着对面的郑军。

对方既然来了,为什么又不攻击呢?

观察一阵后,李世民终于洞察到了王世充的内心。

这是王世充的最后出击,因为是最后一击,所以老王心情负担大,想赢怕输的思想很重,这才出现杀到一半就停步不前,指望唐军被吓退,好趁机偷袭。

好吧,如果这是王世充最后的侥幸,那就彻底击溃他。让他从此再不敢从洛阳城里冒头出来。

李世民叫来了屈突通,嘱咐他率五千步兵渡河发起攻击,并特别指示,只要一交兵,就放狼烟。

步兵,狼烟,渡河先击。

这是李世民的惯用套路。

在兵法上,有一对重要的概念叫正奇,所谓正就是堂堂正正的用兵,奇则是用诡计奇计。但如果大家就此区别正奇那就大错特错了,在军事家们看来,正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跟阴阳一样,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变,正可以为奇,奇可以为正。真正的名将可以将正奇运用如神,正亦为奇,奇亦为正,正奇进入到无形的境界,从而变化莫测。

提起李世民,大家多认为是贤明的君王,事实上,他也是一位将正奇运用自如的名将。

屈突通的五千步兵渡过谷水,冲向了王世充的二万大军,这是唐军的以正合。

狼烟点起之时,唐军祭出了以奇胜。

一千余精骑从邙山直奔而来,这是李世民的玄甲军,所有的骑兵全部黑甲黑衣,由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敬德、翟长孙分别统率,前三位大家都熟,后一位是李世民收编的原薛仁果部将。

这支玄甲军将成为唐初最为善战的骑兵,它的威名甚至影响了三百多年后。唐亡之时,李世民的一位粉丝也组织了一支黑衣军,也曾经横扫中原,所向无敌。那是后唐李克用的黑鸦军。

灰色的狼烟跟黑色的玄甲军很快混在了一片,突然杀出的骑兵开始主宰这场战斗。

冲到谷水对岸后,李世民做了一个出其不意的决定。

他率领数十骑径直冲开了王世充的军阵,一路杀一路跑,竟然冲穿了对方的军阵,杀到了对方的身后。史书记载,李世民是嫌刚才在山上看得不清楚,这回亲自以身为尺来量一下王世充大军的厚度。

这是一个冒险的举动,在击穿对方的军阵后,李世民发现已经跟随从走散,而自己来到了一条长堤边,往前是河水,往后是郑兵。而坐骑已经中箭。

李世民骑的依然是那匹飒露紫。

紫色的大马渐渐放慢了飞奔的脚步,一只箭深深刺在它的胸前。它曾经与他的主人出生入死,让对手望尘未及,但此刻,它无法再驼着自己的主人杀出重围。

郑军已经靠近长堤。

秦叔宝不在,程咬金不在,尉迟敬德不在,翟长孙也不在,但总算还有一把刀在。

一位大将回马,面对郑军连发数箭,紧追不舍的郑兵放慢了脚步。此人翻身下马,将马让给了李世民,自己一手牵住了飒露紫,一手提起了大刀。

此人,唐将丘行恭。

怒吼声在长堤边炸响,丘行恭挥舞大刀,护卫李世民冲出了重围。

回到军营之后,丘行恭扶住马头,慢慢拔出了飒露紫胸前的一箭。于他来说,这匹战马就如同战友一般。

箭出之后,这匹征战沙场的宝马倒在了营前。

此情此景后来被雕刻成右像,立于李世民的昭陵之前。现在大家想看原物不太容易,这幅雕像现藏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281.

李世民没有亲自去拔箭,因为他需要的是复仇。

回到大军的李世民重新组织了进攻,应该说交战双方都体现了大无畏的精神,没有人胆怯逃跑。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这是决定胜负的一战,所有人的前程,性命就跟此战联系在一起。

从早上开始交战,到了中午的时候,胜负终于分出,王世充下达了退兵的命令,开始退入城内。而李世民剩胜追到了洛阳城下。并趁机将洛阳城围了起来。

现在终于可以确定,王世充再不会出城袭击自己,但最终的胜利并没有来到,事实上,真正的挑战才真正开始。

李世民将就要面对的是战场上最为残酷的战斗:攻城战。

十余天后,李世民向洛阳城发起了攻击,他自信已经击破王世充的胆气,只要发动攻击,洛阳城指日可下。

在攻城的一开始,他并没有意识到,为什么雄霸中原的李密艰苦奋斗数年,还没有拿下洛阳。

洛阳并不易攻,事实上,任何一座城池都会成为名将的滑铁卢。

连下七十城的战国名将乐毅最后的胜利却被阻止在莒城和即墨两座残破的小城外。北魏太武帝拓拔焘率五十万大军乘胜南下,却被阻在了仅有数千士兵的盱眙城。赵匡胤数围太原,始终不得其入,岳飞在幽州城下,仰天长叹幽州如山般高的城墙。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动用了最精锐的军队,也被阻在襄阳达三十八年。。。。

隋唐不演义----历史中真实的隋唐英雄们》小说在线阅读_第8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小马连环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隋唐不演义----历史中真实的隋唐英雄们第8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