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
这一天,王世充又来找杨侗了,他本人没来,来的是他的随从。
王世充给杨侗送来了宝剑跟一个印。杨侗收下这些东西,然后望着随从,他相信王世充不会没事跑来送一把破剑。
果然,随从堆着笑脸,向杨侗报告了一件喜事。
最近洛河的水清了许多。
什么?
洛河的水清了许多!
随从就在这里打住,但杨侗马上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在古代人看来,河水清不清跟环保排污没有太大的关系,河水清跟政治是否清明有很大关系。
王世充,你是想说洛河水因你的贤明而变清吧。
杨侗有些慌乱,他茫然的朝殿外望去。在大殿飞檐间,他似乎看到了自己悲惨的未来。
杨侗的精神处在了紧崩的边缘,时刻准备倾听王世充给他敲的边鼓。可突然听到一个消息,王世充拉着队伍,出洛阳进攻唐朝的城池去了。
难道王太尉准备痛改前非,做一个忠臣?
指望王世充突然端正思想是不现实的,事实上,这是一次旅游会议,议题是讨论改天换地的可行性以及操作方案。考虑到在洛阳城内开这样的会议有些招摇,王世充特地组织了这次旅游”
在这次旅游当中,王世充找到了附已者,当然,对于表示这样干不合适的同志,王世充认真听取了他的意见,认同对方说得对,自己一定慎重考虑。没多久,提过反对意见的人被调离到本职岗位,送到外围打仗去了。
团结了同志,统一了认识的王世充回到洛阳城,接下来当然是狠抓落实会议精神。
266
王世充的第二波攻击马上就来了。
这一回上阵的不是连名字都没留下的使者,纳言段达亲自披舌上阵,向杨侗陛下汇报工作,并提出了一个请求:
鉴于王世充同志工作努力,成绩突出,德高望重,请求陛下加王太尉九锡。
所谓九锡,是指车马、衣服、乐、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鬯九种礼器,这些礼器通常是皇帝专用。特殊情况下,才会赏赐给大臣,曹操,王莽,司马昭等人曾经就是九锡的固定用户。
杨侗自然明白赐九锡意味着什么,于是,他马上否决了这个提议,表示王世充刚拜太尉,马上就加九锡有点操之过急,还是以后再说。
官位批发商不同意,事情也就算完了,但段达先生是个负责任的人。
段达向前一步,说出了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
“太尉欲之!”
你给最好,不给也得给,因为王世充要。
杨侗的双手颤抖,他握紧双拳,努力克制着不让自己拍案而起,许久之后,杨侗从齿间挤出了他的答复:
“随便你们怎么办!”
笑意在王世充的脸上荡漾开来。他很快成为了相国,郑王。朝着帝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到了此时,该搞点封建迷信了。
267.
东都的一个叫桓法嗣的道士献了一本叫孔子闭房记的书。据说孔子先生在教书育人之余,把自己关在房里写了一本预言类的书,还是图文并茂版的。孔子他老人家到底有没有写过这本书就不知道了,但显然孔子老师的名号还是管用的。在推背图出来以前,此书一直占据预言类销售排行第一,论文引征量第一位。
大概是因为泄露天机太多,此书被列为禁书,桓道长不知道从那里搞来一本,还发现里面有一副画。
这副画里有一个人拿着一根杆子赶羊,经过解读,羊者,隋杨也,一根干子,就是王字,王在羊后,显然,孔老师这是告诉我们,王世充将代隋称帝。
在将孔子请出来背书后,桓老道又经过研究,发现另一位圣人庄子写过《人间世》、《德充符》,上篇有世字,下篇有充字。
这正是王相国您的名字啊!
乌呼哀哉,当年庄子先生宁愿住破巷子,编草鞋过日子也不愿出来当官。却没想到被徒子徒孙抬出来为王世充开道。要是庄子先生泉下有知,只要要气活过来清理门户。
桓法嗣为王世充称帝找到了充分的理由依据,在桓道长的带领下,洛阳城内掀起了一股寻找天意的热潮,通过对星星运动轨迹、野鸟活动、野兽出没等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大家都得出一个靠谱的结论。
王世充再不称帝,就是逆天而行。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步了。
杨侗该写一个让位的文件。
268.
最后这一步碰到了一个小小的问题,杨侗不配合。
在听到百官要求他写禅让书时,杨侗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怒火,当场表示王世充要么老老实实做他的臣子,要么弑君夺位。
王世充,你要要我的帝位吗?那就踩着我的尸体前进吧!
事情搞到这一步实在有点难堪,接下来,杨侗很快发现自己出不了大门了。而他在房里绝望得踱步时,以他的名义写就的禅让书送到了王世充的面前。
如果王相国一看,马上笑哈哈表示兄弟你这么客气把帝位让给我,我就却之不恭了。那说明,王世充外行了。
王世充马上板起了脸,义正言词表示自已何德何能接受圣上的让位,这个禅让书还请还给圣上。
当然,让位书又送了过来,“杨侗”十分诚恳的劝王世充担起重任来。王世充原封不动,又送了回去。
如此反复三次,这个动作叫三让。
有人可能觉得奇怪,明明喊着抢着要当皇帝,还让来让去,多浪费资源。有这个困惑的人大概是不了解中国历史。在中国,越是假的东西,越要办得像那么一回事。
三让之后,公元六一九年的四月初七,王世充进宫,正式称帝,国号郑。
269
王世充终于坐上了杨侗的位子,他望着臣服在自己的膝下的百官,心中涌起强烈的满足感。
这都是我应得的,经过禅让,我已经正式成为了一位帝王。现在,还有人来质疑吗?
的确,中国的改朝换代者常用禅让来完成夺位的流程,比如李渊就是这么干的,但禅让说到底,只是一种形式,形式决定不了实持,走完禅让的流程,只不过刚迈出了成为帝王的第一步。
伟大的先贤孟子先生曾经专门就禅让发表过论文,在文章里,他指出,真正能将天下禅让给人的,不是前任君王,也不是老天,而是天下人。这便是孟子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君权民授。
皇帝不是谁都可以当的
这一天,王世充的儿子王玄恕出门了,迈出大门时,手上拎了一块腊肉。
王公子准备去拜师,他找的师傅是国子助教陆德明。
这位陆德明是教育界的老前辈了,专门给高干子弟上课,陈朝的著名亡国皇帝陈叔宝,以及杨侗在当皇帝之前都曾经是他的学生。
王世充当上了皇帝,他的儿子当然应该由陆老师来教。
到了陆德明的家门口,王公子被告知,陆老师生病了,还请改日再来。
改日,腊肉都臭了,王公子不走,表示今天一定要见到老师,行过礼,定下师生名份。
门人露出了为难的表情,但最终没有坚持,让王公子进了去。
陆德师诚不欺我,果然生病了,此时,还躺在床上。
装病这一招也太老套了吧。
王公子决定霸王硬上弓,径直走到床前,推金山,倒玉柱,扑通一声跪在了床边,准备趁陆老师身体虚,就此拜师。
正要行礼,王公子的眉头皱了起来,然后屏住了呼吸,慌不迭的从床边站了起来,掩鼻转身逃之夭夭。
陆老师大便失禁了。
在这之前,陆德明老师吃了一些巴豆,现在来看,巴豆的质量很好。
王公子从此有了心理阴影,再没来拜师,顺便提一句,陆德明后来成为了唐朝秦王府的十八学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