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看上去,这是一封洋溢着奴才气息的奏章,主要内容是劝伟大的皇帝陛下不要太把臣子当人看。但实际上,这是一把锋利的剑,它准确击向了一个名字并未在奏章里出现的人。
中剑的人是裴寂。
事实上,唐朝的皇帝普通比较和谒,自称名字并不是什么怪现象,比如史书记载,李世民同志就经常对臣子说:世民对某某事搞不清状态,还请某某某教我。但要注意的是,不是每个大臣都能享受这种待遇,李世民请教的某某某多半是魏征,而李渊自称名字时,谈话对象多半是裴寂。
李渊不但在裴寂面前自称名,称呼裴寂都不带名字,还是用以前的老称呼:裴宫监。这个就太亲切了,跟叫人乳名是一个意思,大概咱们老交情了,虽然我现在当了皇帝,你也升了大官,但你永远是我的裴宫监。
上班时,裴寂跟李渊坐在一张床上,下班时,李渊还把裴寂叫到自己的卧室内,我就不知道了,下了班不跟老婆呆在一起,却把裴寂叫到卧内去干什么。
每天,李渊特别交待御厨房,饭菜给裴宫监留一份,特别的赏赐也总是给特别的裴寂。
刘文静大概一次也没坐过李渊的龙床,也没有到李渊的卧室参观过,要不然,他也不会跑去跟李渊讲什么太阳系运行规律了。
算起来,李渊登基后,大封当年的起事老班底,刘文静官居纳言,门下省的最高长官,正二品,裴寂为右仆射,从二品。都是二品大员,差别咋这么大呢。论起来,刘文静确实比裴寂有才,功劳也大,当年太原起事,刘文静出力不少,出使突厥,又出色完成了任务。另外补充一下,在李渊进攻长安时,刘文静负责断后,并成功迫降河中的屈突通,现在屈突通正在唐朝当兵部尚书。
史书告诉我们,存在就是合理。刘文静有一万个理由站在裴寂前面,但裴寂只有一个理由就站在了刘文静的上面。
这个原因是裴寂是李渊的老朋友,这个原因也不仅仅是李渊的老朋友,还因为刘文静只是李世民的老朋友。通俗点说,裴寂是李渊的人,而刘文静是李世民的人,裴寂跟大唐皇帝李渊是单线联系,而刘文静跟李渊是间接联系。刘文静出谋划策,东征西战,而裴寂也没白拿工资,陪李渊喝酒之余,还经常办一些李渊不好出面办的事情,比如气气李密之类的,刘文静的事情堂堂正正,史册有记,裴寂干得那些事情,不太好往史书里写,但却容易写到领导的心里去。正所谓,陪领导干一百件好事,不如陪领导干一件坏事。
终上所述,与其说这封奏章奴味十足,不如说醋味十足。
241.
看完这封酸掉大牙的奏章,李渊有些莫名其妙,咱们老朋友交情好,关你什么事了,用你拐着弯来说我们。
李渊马上写出了批复,由于刘文静在奏章晨引用了东晋名臣王导的名言:若太阳俯同万物,使群生何以仰照!李渊就专门找了东汉刘秀的典故:
昔汉光武与严子陵共寝,子陵加足于帝腹。今诸公皆名德旧齿,平生亲友,宿昔之欢,何可忘也。公勿以为嫌!
翻译过来就是,当年严子陵还跟光武帝刘秀一起睡过觉,严子陵把大腿压到刘秀的腹部上,刘秀都没说什么。所以,咱跟裴寂的事,你就别操心。
刘文静同学,洗洗睡了吧,人家两人的事,真是羡慕不来,嫉妒不上。
刘文静的奏章被兜头打了回来,但要让老刘接受现实那是不现实的,含沙射影的批评没起到效果,刘文静干脆扯开闹了。
从此以后,只要裴寂发达意见,刘文静总能找到砒漏,然后大打批判,找不到砒漏,那就制造砒漏,进行批判。这就是所谓的为反对而反对。
公开唱反调往往意味着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党争。当然,牵扯到王族,那就不是党争,而是宫斗了。
平心而论,刘文静干的这些事,很难说是李世民在背后指使,因为就算李世民不指使,刘文静跟裴寂唱反调也合于逻辑,所有的症结都可以归为羡慕发酵成妒忌,妨忌霉变成恨。
当年大家在太原,你长嘘短叹惶惶不可终日,是我鼓励你。当日你搞不清状况,是我让李世民输钱给你,让你上了起事的大船,我为李家四处招兵买马时,你在跟李渊喝花酒,我出使契丹时,你还在喝花酒,我大血屈突通时,你仍然在喝花酒。现在你竟然爬到我的头上去了。这世界还有没有天理?!
从此,刘文静下定决心,决定一天必找裴寂一处茬,不然睡不着觉,但很快,刘文静连茬也找不上了,因为他下岗了。
因为浅水原一战为李世民背了黑锅,刘文静被削职为民,连班都上不了,自然无法跟裴寂抬杠,当然,刘文静并不着急,毕竟他是为领导背的黑锅,为领导背黑锅,总有平反的一天。果然,第三次大战,唐军反败为胜,刘文静欢天喜地回到长安,拿出箱子里的官服,认真洗了一下,准备明天好去上班。
官复原职是必须的,搞不好,还能混点别的赏赐。
命令下来后,刘文静不平静了。因为李渊给了他一个民部尚书的官。简单介绍一下唐朝的政府机构分为三省六部,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跟尚书省。尚书省分为六部,民部尚书就是其一,后面为了避李世民的民字改成吏部,这个官说少不少,正三品,说大也不大,人家刘文静下岗以前可是门下省的长官正二品的纳言啊。
人家都进步了,就老刘退步了。
更让刘文静愤怒的是,李渊太不厚道,不能官复原职还罢了,在中书省安排个三品的侍郎也行,或者在门下省安排个三品常侍或者四品谏议大夫也行啊,偏安排去当吏部尚书,这不能不说是个比较刻薄的安排,至于刻薄在那里,还是请尚书省的长官右仆射裴寂来说明一下。
小刘,以后你可是我的部下了,上班时间不要给我找不自在,不然,一堆小鞋等着你。
242.
刘文静彻底失去了冷静,说实话,他确实有才,但上帝是公平的,他给你一样优点,必定搭配另一件缺点。
有才的人往往持才自傲。
被裴寂压一头的委屈实在难以发泄,现在,跟人抬杠也不在一个层次了,刘文静只有借酒消愁。消愁还罢了,醉酒之后,刘文静做出了一件耸人听闻的事情来.
有一天,刘文静喝了酒,突然抽出腰刀,对着家里的柱子就砍了起来,其表情十分类似于天轿下摆摊打小人的老太婆。边砍,刘文静恶狠狠地说道:
“总有一天我要砍下裴寂的脑袋!”
堂堂民部尚书,竟然公开威胁顶头上司,还喊打喊杀,这成何体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