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118.

围城

隋大业十一年八月,此时,李密还没有上瓦岗,李渊没有来到太原,杨广也没有搬到扬州。

雁门山脚。

秋风早已经光临这座被称为天下九塞之首的名山险隘,今天来的风除了凉意似乎还带着萧杀之气。

响箭划破长空,百里边疆笼罩在一片飞尘之下。一队骑兵从乱尘中出中。最前面,一个可汗模样的人翻身下马,仔细观察着眼前的一切。

大道上脚印凌乱,各种物资丢弃一地。显然,刚有一支队伍从这里经过。

此人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皮帽之下,深遂的眼睛因为眯着眼望向前方,显得更细了。

杨广,你就在前面吧。一定要等我。

翻身上马,一声低沉的嘶吼声响起。

走,随我去抓隋朝的天子去!

连破三十九城后,突厥人终于在雁门城围住了他们的目标。

119.

雁门城。

就在数天前,杨广刚逃进了城,他的一生还没有这么狼狈过,包括上次从辽东撤退。

大意了,没想到一向顺从的突厥人竟然敢他的宗主国发起袭击。

就在这个月初,杨广来到塞外,巡视关防,这样的工作式旅游杨广经常干,检查边区工作之余,深入漠北,体会一下圣人可汗的优越感也是必须的。可刚视察了没两天,他就收到一位内线的密报,突厥的可汗正率十万精骑前来袭击他的乘舆。

惊慌之下,杨广的动作还是很快,迅速撤到了雁门城。

紧接着,杨广就见到了前来袭击他的人。突厥的新可汗始毕可汗,启民可汗之子。

始毕很快就发起了进攻,他率领的十万大军是突厥的精锐,长于奔袭,善于野战,但攻城就差了点,因为祖先光顾打铁去了,没有好好钻研木工活,一下搞不出足够的攻城器具,只好在城外放箭。

飞箭像蝗虫一般飞进城内,有一支竟然直接射到了杨广陛下的跟前,着实惊了圣驾,杨广不顾形象,当场抱着儿子哭了起来,将两只眼睛哭肿得像红灯笼。

杨广陛下一生流泪无数,但大多属表演性质,像这样悲从心来的真情流露,据我所知,还是第一次。史官发现了这个历史性时刻,躲着箭雨忠实记录下这一幕,让后人得已了解气吞河山的杨广大帝也有懦弱的时候。

但战场是不相信眼泪的。哭完之后,杨广终于打起精神,布置了防守,又发出了江湖救急令,号令天下兵马速来雁门救驾。

问题是,雁门城已经被围得大雁都飞不出去,密信是怎么送出去?

在保命这个关键时刻,杨广还是有智慧的,他将诏书系在木头上,然后投到汾河中,送出了这些鸡毛信(可能没插鸡毛)。

120.

听说自己的皇帝被人家围殴了,天下兵马闻风而动,纷纷前来勤王,史书记载里,有两路特别引人注意。

一路是王世充率领的江淮劲卒,他是从江都开始出发的,这个距离之远相信大家都算得到,但重点不是王世充不远万里来救难,重点是王世充在这次救难中表现了仅次于李渊的表演天赋。

得知皇帝被围后,王世充召集了所有的江淮兵马,连老弱病残也在征调之列,此去不在战斗力,而在声势。

一路上,王世充先生表现得比他亲爹被围了还心急,脸也不洗,头发也不梳,衣服也不换,搞得丐帮不收他都不好意思。到了晚上,王世充找块草堆就躺下合两眼。

如果有人问起来原因,他会告诉对方,皇帝正蒙难,臣子怎可贪图安逸。

王世充并没有赶到雁门,但史书里大笔书写了他救难一事,而真正抵达雁门的隋朝大将却泯没在历史当中。可见会做事的不一定能比得了会表演的。

但会表演也不是最历害的,最历害的是掌握着史笔的。

121.

史书记载还有一路勤王之兵。上面言之凿凿的表示,成功解雁门之围的人是一位十六岁 少年。

这位少年是李世民。

李世民大概也捡了一块杨广放得漂流瓶,当时,他正在雁门郡当兵。

于是,李世民找到了长官,提出了一个解围的方法:

“始毕可汗举国而来,敢于围攻我天子,是算到我们仓促之间,无法救援。我们要取胜,必须先打破敌人这个想法。”

长官对这个提议很有兴趣。示意李世民接着说下去。

“我们大张旗鼓地向雁门城挺进,白天就张旗数十里,晚上就打鼓。对方一定以为我救兵云集,然后望尘而遁!”

据说,长官采纳他的方法,向雁门进军,果然如计划所说,始毕可汗惊慌之下,仓促退兵。

这段记录表现了唐太宗同志少年机智的特性,说明大唐皇朝在这样的天子带领下,开创出一个盛世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故事很美好,但并不全是真的,李世民可能真提了这个建议,但并没有得到实施。

当时,李世民就在雁门郡的崞县当兵,而崞县跟雁门城,是雁门郡仅存的没有被突厥人攻破的城池。

雁门城外有突厥人,崞县外也有。大家保住崞县,就是帮忙了,那里还冲得出去救皇帝陛下。

也就是说,李世民提出这个方案后,领导夸奖了他:你说得很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122.

事实上,一个月后,突厥人的确从雁门城外撤走了,但救杨广陛下的不是王世充的精彩表演,也不是李世民的机智。

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是突厥可贺敦(相当于皇后),隋朝义成公主。

十五年前,隋文帝杨坚为了拉扰启民可汗,分化突厥,将宗室之女封为义成公主,嫁给了启民。现在,启民可汗已经去世了,启民的儿子成了新的大可汗:始毕可汗。下一代登基后,义成公主并没有退居二线当皇太后,她再接再励又干了一界皇后。

没错,不是太后,而是皇后,她能做到这一点,跟突厥人的习俗有关。在突厥,儿子除了可以继承父亲的财产外,还可以迎娶父亲的妻妾(非亲生)。

中原跟塞外通婚由来已久,前有昭君出塞,后有文成公主入藏,这两位都为世界和平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义成公主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位和亲公主,她甚至给中原皇朝带来了更彻底更长久的安定,只不过,她用的是另一种特殊的方式。

那还是以后的事情,当下,她就救了中原皇朝一次。

始毕可汗前脚刚出汗廷,义成公主的密信就被送往了杨广的车驾,提前得到消息的杨广才逃脱了始毕的偷袭。又是义成公主给始毕写信,谎称有人进攻老家(北边有急),才让始毕从雁门撤走。

杨广躲过一劫,但隋朝跟突厥之间关系彻底决裂了,不久后,杨广就搬到了扬州,有人说杨广是去扬州游玩,有人说他是去平定江淮的反叛,但也许,在杨广的记忆深处,藏着那些射到他跟前的利箭吧。

123.

狼头纛

回到公元六一七年夏天的太原,突厥人撤走时。

隋唐不演义----历史中真实的隋唐英雄们》小说在线阅读_第4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小马连环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隋唐不演义----历史中真实的隋唐英雄们第4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