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No.101

孙权家族生活在今日的浙江。他们的政权占据了今天浙江、江西、福建、湖广等地。从遥远的商代到东汉,这里一直是欠发达地区。此时之所以得到开发,最大的原因,乃是北方的战乱。第一帝国从守成期(两汉)转变到离散期,北方乱战持续多年,大量官民死亡或南迁——总不能北迁、西迁或者东迁吧。通过比如屯田之类的措施,孙氏政权稳定下来。

南方也第一次出现了区域性的政治中心,即孙氏政权的首都建业。四大古都,今日的西安、洛阳,在前面的历史中已经上台、谢幕数次。现在的帝都北京开始发力,要等到第三帝国时期。最后一大古都,唯一位于南方者,正是彼时建业,今日南京。

No.102

第二十四章三国梦短,八王乱长

三大军阀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少遗产。经济上的遗产是南方的开发。政治上,“九品官人法”(也叫“九品中正制”)是公务员的选拔方式,很有(当时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详见下文。军事上,官渡、赤壁两场大战(分别在200、208年),都是以弱胜强,有看头。文化上,曹操及其二子曹丕、曹植都是大师。

然而,三大军阀转变成为“三国”之后,存在时间不长。

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禅位,自己做了皇帝,国号是“魏”。汉朝,无论长、短,至此正式结束。说长,前202年,刘邦称帝,算到220年,四百多年了。说短,王莽另起炉灶、刘秀旧瓶新酒、董卓曹操“垂帘听政”,都是折扣,甚至是羊头狗肉。所以,400仅供YY,其实可疑。

221年,刘备称帝。他的帝国,根据其“某某联播”,是刘皇叔重建汉政权——这话自然没有人相信。它自称“汉”,大家却称呼为“蜀”或“蜀汉”。咦,刘备和刘秀的情形有区别吗?没有吗?有吗?东汉之于西汉、后汉之于前汉,实在只是友情合作而已,真正有意义的血统上的关联,不多。

No.103

229年,孙权称帝。比起前二者,晚了一些,不过,名称毕竟只是浮云。三国鼎立,可以说在208年赤壁大战结束之后,就开始了。

这场战争,由于《三国演义》和电影电视剧导演甲乙丙丁的宣传,名气响亮。自然,不要忘记了,东坡大师的歌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浪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确实豪迈,但是,由于《三国演义》以刘备为正统(投胎技术,很重要啊),人们又容易同情弱者,所以,往往认同刘备、孙权这一边儿,屌丝逆袭嘛。可是,转念想想,如果曹操取胜,第一帝国的离散期,很可能就要减少300多年啊。

再转一念,就难免丧气了。帝国的创制期、守成期(曲折期)和离散期,看起来差别大啊大。对于草民,则仅仅是“乱世人”或“太平犬”的小小区别(小吗?不小吗?)。很多选择,不在好与更好之中,却是差与更差……

No.104

三国鼎立未久,最强大的魏国内乱。仿佛历史重演,曹氏天子被挟,世家大族司马氏掌握实权,后来废掉魏国,建国曰晋。

蜀、吴更惨。刘备、孙权曾经英雄风光,但是晚节相当差,继承人更是一个不如一个。263年,蜀即被魏消灭。280年,晋灭吴。竟然又统一了。

这次统一,绝无仅有,曰离散期的统一。第一、第二帝国的离散期分别有3、4百年,其中的全国统一,只有晋的这么一小段儿。当然啦,仔细研究起来,“全国”是怎么个范围?统一对老百姓一定有好处吗?这都是问题。这次统一,时间确实也短,不到30年。

No.105

为什么这么短?原因有三:统治者的锻炼不够;常见病发作;异族凶猛。

如前所述(第十九章),一个团队要想长期执政,必要条件之一,是长期的改朝换代战争的洗礼。晋朝统治者没有种过这个牛痘,后天不足也。

当然,司马氏能够取代曹氏,不是靠运气,而是货真价实的辛苦工作的结果。

司马懿(179-251)在《三国演义》里面灰头土脸的,被诸葛亮(181-234)一虐再虐。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司马懿也许打仗的pose不如诸葛潇洒,但是,毕竟以比诸葛亮稍长的年龄熬了个全胜——诸葛死在前线,战略进攻收获为零。司马懿的战略防御,损失为零。其子司马昭更是灭蜀的总指挥。

政治上,司马懿、司马昭完成了专权到夺权的重大进展,昭子司马炎以丞相(请回忆当年的曹丞相)身份废魏主,轻松地自立为帝。这是265年,司马炎即晋武帝。都城是洛阳。

这祖孙三个,怎么看都算是强人吧——可是锻炼得仍然不够。常见病一发作,马上倒地。

中华帝国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2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huayuan2847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中华帝国史第2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